-
阿里百度先后縮減陣容 騰訊也宣布暫停外包招聘
2015/10/23 8:33:3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針對百度停止社招,百度副總裁朱光曾說,百度有20%的員工是不需要存在的。他們之所以存在,不是基于業務需要,而是為了完成國家就業率的任務。先是阿里宣布大幅削減應針對百度停止社招,百度副總裁朱光曾說,百度有20%的員工是不需要存在的。他們之所以存在,不是基于業務需要,而是為了完成國家就業率的任務。
先是阿里宣布大幅削減應屆生招聘人數,再到近日傳出百度、騰訊欲大規模裁員,BAT被看作是中國互聯網的急先鋒、領路人,甚至有人將其比作中國的Google、Facebook、Twitter,因此,業界包括媒體似乎還太習慣IT寵兒們的家中出現“裁員”、“縮小招聘規�!边@樣的字眼,然而,不可否認BAT正在面臨一場組織過速鼓脹之后的休整時期,這一時期,人才結構調整,業務分拆、重組都將成為常態。
騰訊一夜無眠尋找消息源
今年9月1日,阿里巴巴校園招聘官網上就曾發布了一則公告,“我們非常抱歉地通知:由于集團人才戰略調整,阿里巴巴2016校招名額確定將要縮減,各崗位將執行更加嚴格的‘擇優錄取’標準,也就是說,按原定名額有很大幾率被錄取的同學,現在不得不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現在看來,阿里的這條人事變動只是給BAT打了個頭陣。
10月21日,疑似騰訊內部員工貼出的一封內部郵件迅速在朋友圈傳開。郵件大體內容為“接到緊急通知給大家:從今天開始,公司所有外包招聘全部暫停。今天總辦會審批15年人力預算,要求公司人力嚴控,外包不讓增,而且存量要盡量降低�!�
針對這一網絡傳聞,《中國企業家》第一時間聯系了騰訊公司,騰訊內部人士回應:“忙了一整夜,就為這不知道哪出來的謠言,我們也在查信息源呢�!�
《中國企業家》記者看到,10月21日,騰訊官微貼出了一篇報道,圖文并茂的展示了騰訊官網在招的1000個社招崗位,并有獵頭代其招聘的截圖,其中大部分為技術類崗位。
10月22日,來自騰訊的最新消息顯示,騰訊過去一年外包人數增長過快,對于外包人員采用新的管控模式,所以目前需要暫停一下從產品、項目等維度進行系統性盤點,等完成盤點后切換到新的管控模式。
百度20%的員工不需存在盯緊尖端人才
其實,就在騰訊將嚴控人力新聞傳出的前一天,10月20日,百度也傳出了內部人事布局的郵件。郵件大致內容為,“各位VPandFreeze:鑒于當前的業務形勢,經公司研究決定,從即日起停止招人,對已經發生的Offer,繼續有效,如有個別極特殊戰略考量需求,需要我和Robin特批后方可招人�!编]件結尾署名Lee。據悉,這個署名是百度人力資源的副總裁劉輝�!吨袊髽I家》向百度核實此信息,百度表示:“對效率的極致追求是互聯網精神的本質,‘小團隊成就大事業’是百度崇尚的人才觀。即日起我們暫時停止大規模的社會人才招聘,以進一步提升組織效率,校園招聘不受影響。”據透露,李彥宏下周一還將出現在復旦大學校招現場與大學生面對面交流。但是,本刊了解到,校園招聘方面,百度已經啟動校企合作,以競賽的方式篩選優質員工,校園招聘門檻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被認為是,百度在人才戰略層面將更聚焦在吸引頂尖社會人才和校招人才的體系內培養。
資料顯示,百度自2000年成立以來,在歷經15年發展后,業務規模不斷擴大,目前百度已經擁有員工五萬多名,快速擴張導致了一定程度的管理混亂。百度副總裁朱光曾說,百度有20%的員工是不需要存在的。
事實上,他們之所以存在,不是基于業務需要,而是為了完成國家就業率的任務。不難想見,在完成任務的基礎上,百度可以爭取到更多的北京市戶口指標,從而啟動千人計劃,招募更多的技術精英,也就是科學家級別的人才。
IT裁員的多米諾骨牌已經倒下
早在今年年初,IT業內的裁員就已經開始。
3月,HTC在面對業績持續下滑的境況時曾表示,將在全球裁員15%,預計將在全球裁掉2250位員工。
8月27日,聯想控股發布2015年中期業績財報,財報顯示聯想集團凈利潤同步下跌51%,隨即宣布將在全球裁員3200人。
IT裁員已經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倒下,因此,不只是中國,國際上很多IT界的百年老店和新興寵兒也未曾幸免。
今年以來,傳統IT企業惠普和微軟已經削減了上千個工作崗位,以重組日益成熟的業務。8月底,英特爾公司在華盛頓一場招聘會上宣布將在當地裁員400人。在此之前,英特爾方面對外宣稱要在美國裁員1155人。
而十月以來,圖片分享軟件Flipgram裁員20%、印度版“大眾點評”Zomato裁員300人、“閱后即焚”聊天軟件Snapchat削減了原創內容部門的崗位;Twitter計劃裁員336人,占其全球雇員總數的8%。據悉,為了削減成本,Twitter還放棄了購買位于舊金山總部街對面的一座10萬平方英尺的辦公樓計劃。
裁員釋放的積極信號
面對IT業界裁員潮,很多人歸咎于不太樂觀的經濟大形勢,其實,看似蓬勃發展的科技企業尤其是互聯網公司,經過十年左右的暴發期,蓬勃發展之余,已經出現了機構復雜、人員冗余、業務市場反映不及時等現象。
三年前就有創業者團隊選創新工廠不選百度的現象,“在百度干了三個月,覺得越來越像大國企�!�
而現在BAT等互聯網老牌企業及傳統IT廠商進行的人員控制、機構調整,更直白的說“裁員、縮減招聘”,也許正在釋放某些積極信號。
裁員等負面消息勢必會影響一線互聯網企業的估值,以往估值過高的企業,現在,給了投資者可以大浪淘沙,事先站位的好機會。
而對于處于事件風暴中的企業而言,面對市場變化,避免過度消耗、精簡優化企業結構,改變企業日漸慵懶的體制,給企業注入更加新鮮的血液,不僅可以縮減運營成本,也能提振投資者信心,增強企業競爭力。
裁員并不可怕,反而是人才市場優勝劣汰,企業遇強愈強的蛻變。很多世界級的大公司早就歷經百戰,如IBM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傳出動轍幾萬人的裁員,也許現在的BAT還不適應外界的猜測與詆毀,但是,這卻是成為一家世界級的大公司必經之路,榮辱過后,屹立百年的蓬勃發展才是最好的正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