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加速推動新能源汽車:享補貼/號源增/不限號等
2015/10/28 8:34:4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國務院常務會議9月底確定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措施。這些政策措施,既事關產業發展、環境保護,又事關千家萬戶的消費和出行,實行限購的首都怎么做,成為輿論關國務院常務會議9月底確定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措施。這些政策措施,既事關產業發展、環境保護,又事關千家萬戶的消費和出行,實行限購的首都怎么做,成為輿論關注焦點。
10月26日,北京新一輪搖號揭曉,與以往不同,本輪新能源車指標無需搖號,全部直接配置。“北京取消新能源汽車搖號”成為不少媒體的打眼新聞。不少讀者問:北京全面放開新能源車是不是真的?
本期搖號是對以前閑置資源的集中配置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牽頭負責新能源汽車發展,針對讀者的問題,科委負責人明確表態:本次搖號對新能源車指標直接配置,是對前一階段閑置資源的集中配置,下一步如何執行好新措施,正在進行政策研究。
業內專家對此進行了解讀:從北京汽車總量看,新能源車面向個人長期、全面放開的可能性不大。“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是此次輿論的一個焦點,考慮到北京全市機動車保有量已達557.5萬輛,是新加坡全國機動車總量的5倍、香港全市的8倍,而北京作為一座超大型城市,又是首都,環境、交通等方面面臨的矛盾和難題頗為特殊。北京市通常會向國務院進行專項匯報,根據實際情況和領導指示,再擬具體執行方案。
控制機動車增量,是北京不得已而為之的長期措施。但在總的增量中,新能源車不斷提升比重,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北京市近日提出,要舉全市之力,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要求各相關部門、單位要以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精神,加快新能源公交車的應用。
據介紹,到2017年,北京市液化天然氣和電動公交車的比例將達65%,五環內公交車氣、油、電能源比將達到5∶3∶2,公交行業油耗由此將減少四成,污染物排放減少一半。
北京已成為國內最大的純電動汽車市場
來自北京市發改委的資料顯示,目前全市已推廣純電動車2.3萬輛,累計建成5座大型換電站及1.3萬根充電樁,已成為國內最大的純電動汽車市場。
制約電動車使用的最大問題就是充電,為了緩解電動汽車用戶出行的“里程焦慮”,目前,在私人自用領域,北京已累計建成6400余根自用充電樁,主要安裝在居民小區內的個人停車位上,為電動汽車用戶提供了基本充電保障;在社會公用領域,已建成3000余根公用充電樁,今年四季度將有大量在建充電設施陸續投運;在公交、環衛、出租等公共專用領域,已建成充換電場站234座(其中含換電場站5座),充電樁約3700根,能夠較好滿足當前示范運行車輛的用電需求。
此外,北京市民對新能源車的使用抱有極大熱情。本期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指標申請個人共有17150個有效編碼,相比上一期的9448個,申請人數大幅增長。
鼓勵創新,政府與市場形成合力
北京通過補貼、搖號、出行等利好新政策,催熱了新能源車市:購買新能源汽車享受國家和北京市政府兩級補貼,同時減免車輛購置稅、免征車船稅。搖號中簽率遠大于燃油汽車,號源逐年遞增,2014年分配指標2萬個,2015年分配指標3萬個,2016、2017年分配6萬個。從今年6月1日起,新能源車出行不限行。
把發展新能源汽車視為汽車產業“彎道超車”的突破口,北京力求在質量安全、行業標準訂立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以搶占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制高點。截至9月底,13家國內外主流車企的29款新能源車型均在京銷售。
鼓勵商業模式創新,一方面考慮不同層次群體的購買需求,提供差別化的服務;另一方面加快實現車輛、充電樁、租賃網點的互聯互通,將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打造成公共交通的一部分,以進一步推動綠色出行。目前,北京市電動汽車智能服務平臺已可為用戶提供充電樁位置查詢和預約充電等在線便利服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