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企三季報“寒風凜冽” 全面二孩促產業布局加速
2015/11/5 8:32:3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中國網財經11月4日訊2015年中國乳制品市場注定不平凡,繼上月新《食品安全法》的實施和《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的發布后,“全面二孩”中國網財經11月4日訊2015年中國乳制品市場注定不平凡,繼上月新《食品安全法》的實施和《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的發布后,“全面二孩”政策如一顆紅利炸彈引爆乳業。中國網財經記者日前梳理各大乳企三季報發現,盡管眾多企業業績依舊延續上半年寒冬頹勢,然而面對“二孩”的到來,乳企已紛紛開啟突圍模式自救,業內人士認為,乳業未來將不僅僅是奶粉的市場,”全面二孩”或將加速乳企布局更廣闊的嬰幼兒產業。
三季報“寒風”依舊乳企多舉措“突圍”
作為今年中報業績最差的企業,曾穩坐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第一寶座的貝因美依舊未能擺脫頹勢。2015年三季報顯示,貝因美前三季度凈利虧損2.15億元,同比減少260.47%,相較于上半年1.02億元的虧損額已經翻番。而剛剛經歷在北京市場5年來營收首降的三元,也未能扭轉營收和凈利同比下降的態勢,該公司營收微降2.35%,然而凈利潤同比減少了65.18%,為3881萬元。另外光明乳業發布的三季報顯示,該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31.93%,但是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出現47.3%的下滑,與上半年的3.95%凈利潤同比下滑幅度相比,降幅明顯擴大。
乳業專家宋亮此前指出,乳企表現不盡如人意的原因主要有宏觀消費疲軟、2013年國內市場嚴重奶荒以及2014年國際原料奶價格暴跌導致的企業產能過剩。盡管企業業績不振原因各異,但面對乳業消費終端疲軟、競爭壓力加大的現狀,各乳企已開始發力”突圍”。
數據顯示,2012年光明乳業華北事業部凈利潤虧損6300萬元,2013年虧損擴大至1.02億元,2014年虧損7000萬元,其中北京光明健能乳業有限公司虧損2900萬元。對于虧損的原因,光明乳業履新4個月的新任總裁兼CEO朱航明首次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華北市場尤其是北京市場多年來的虧損,反映的是光明乳業除華東市場外的拓展不力。朱航明表示,產品去同質化以及在高端市場做差異化競爭,將成企業未來發展目標。
仍處在虧損中的貝因美在上周宣布與韓國第二大乳企每日乳業合作,將于2016年在中國設立合資公司,研發包括醫學用途嬰兒配方乳粉、孕產婦奶粉等在內的特殊配方奶粉。此外,正在停牌中的三元也將通過重大資產重組來激發新的活力。據三元此前披露,該公司將兄弟公司北京艾萊發喜食品有限公司納入麾下,冰淇淋品牌八喜也從此歸屬三元。
產能過剩待解“全面二孩”促乳企加速布局
有行業人士指出,中國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將為深陷困境的乳制品生產商帶來商機,二孩全面放開至少會給奶粉行業帶來20%的增長,市場增量至少會達到140億元。這對于配方奶粉市場無疑是重大利好。中信證券業更表示,預計0-3歲嬰幼兒的消費市場將擴容近1000億元。
“20%的增長幅度對比目前GDP的增長幅度是非常高的。”合生元有相關負責人認為,相比單獨二孩,全面二孩更有實際意義。雅士利有關負責人則稱“這是一個極大的利好消息。”美贊臣、多美滋等外資乳企表無示也將密切關注新政策具體內容。
雖然市場巨大,但據記者采訪了解,二孩開放的紅利下,奶粉廠商們已無需在產能上布局。
宋亮在接受采訪時坦言,目前的奶粉產能完全能夠滿足全面二孩的需求。合生元方面曾表示,收購法國ISM并新建的奶粉生產線今年5月正式生產,此前已長沙生產基地經過一年多的運營,產能還未完全釋放。
宋亮認為,鑒于乳業產能問題解決還需時日,不少乳企已開始向嬰幼兒產業其他產品轉型。今年9月17日,合生元以76.67億港元收購澳洲營養保健品巨頭Swisse約83%股權;另外,貝因美也開始銷售兒童奶;而飛鶴乳業則選擇在羊奶粉上下功夫。合生元有關負責人在談及二孩紅利時也表示,未來不僅是奶粉,嬰童行業都將迎來紅利爆發。
澳優乳業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會在配方奶粉以外的市場上布局。對乳品行業來說,未來的市場或許已不再是“奶粉”市場,而是整個嬰幼兒產業鏈的市場,尼爾森大中華區總裁嚴旋在2015第二屆中國嬰幼兒發展論壇上披露,整個嬰兒用品行業在過去一年增長了18%,達1028億元,遠超于快消品的增長率,“未來五年將迎來第四次嬰兒潮,嬰幼兒產業黃金時期將要到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