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個創新藥擬研制 十三五生物醫藥產業有望高速發展
2015/12/23 8:32:4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十三五”期間,我國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產業有望得到發展,非營利性民營醫院發展勢頭向好,醫療信息化將成為重點突破領域。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告訴記“十三五”期間,我國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產業有望得到發展,非營利性民營醫院發展勢頭向好,醫療信息化將成為重點突破領域。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告訴記者,我國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原料藥生產和出口國、第二大OTC藥物市場、第三大醫藥市場。但從中國與全球藥品銷售排名居前的品種看,國外一般都是專利藥,其藥效較為明確,滿足臨床需求,而國內基本是中藥注射劑以及專利過期藥。
“‘十三五’期間擬研制30個左右的重大創新藥。”中國工程院院士桑國衛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根據科技部重大專項辦的部署和要求,新藥專項將納入“十三五”發展戰略及實施計劃。這30個新藥包括5個原創性新藥;20個化學藥及其高端制劑;3-5個新中藥;3-5個新生物藥國際化。同時,研制20-30個臨床亟需重要品種;在重大關鍵技術研究方面,突破10-15項重大核心關鍵技術,發展10-15項前瞻性新技術。
“在化學藥方面,重點開展針對新靶點、新機制創新藥物以及新釋藥系統、新制劑的研究開發;在生物藥方面,重點開展新型抗體藥物、抗體偶聯藥物、新型疫苗、新型免疫治療、基因測序、生物類似藥等研發,以及新佐劑、新輔料等研發。”桑國衛表示。
為支持新藥研發,國務院今年8月以來已發出藥品注冊審評制度改革、仿制藥一致性評價、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試點等三道“金牌”,力圖為新藥研發掃清審評審批路上的障礙。
“國家在新藥方面做出的改革是對我國制藥創新環境的重大改善,對創新藥的支持力度很大,有利于提高國內制藥企業研發創新的積極性,對國內新藥的質量水平提升和上市速度都會有深遠影響。”恒瑞醫藥主管研發的副總經理張連山對這一系列政策贊不絕口。
與藥品相比,國內高端醫療器械的研制水準也與發達國家相去甚遠。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2015年涉及國產醫療設備轉型升級的文件至少有18個,高性能醫療器械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成為了優先發展的領域。目前正在推進的公立醫院改革、分級診療等一系列政策中都提到,要優先使用國產醫療設備。另外,在藥品與醫療器械的審批審評制度改革中,對國產創新醫療器械開辟了特殊審批通道,鼓勵醫療器械研發創新。相關部門還啟動了國產優秀醫療設備遴選,旨在推動國產醫療設備的發展和應用。
民營醫院也是政策重點鼓勵發展的行業,目前該領域推進的主要方向包括:限制公立醫院規模;推動分級診療和轉診制度;改革醫療服務價格。這些政策有利于民營醫院的發展。銀華基金醫藥研究員郭思捷告訴記者,2000年以來國內年診療人次增長超2倍,近年來增速也一直保持在8%-10%左右。考慮到人口老齡化、精神壓力和醫保等原因,醫療行業需求將保持穩定增長。政府提出要把醫療服務行業的市場規模從2萬億提升到8萬億,也就是說每年要增長20%以上,因此行業有巨大增長空間。
此外,醫療信息化這一“新興業態”有望成為重點突破領域。醫療離不開信息化的支撐,目前醫改重點推動的領域幾乎都需要利用信息技術來解決現實問題。如醫保控費,需要在醫院信息系統中嵌入控費信息系統并連接醫保信息系統來達到事前、事中、事后的監管;分級診療的實施、醫聯體的建立及遠程醫療的開展,需要信息系統的建立及互聯互通,才能共享電子病歷及臨床信息;慢病管理探索利用互聯網、移動端設備、遠程醫療系統來管理病患,可降低診療費開支,分流綜合醫院就診壓力;公立醫院逐步降低藥品加成后,醫院的盈利壓力加大,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效率、壓縮成本、提高服務質量的動力將明顯增強。
海虹控股副總經理上官永強認為,“十三五”期間醫療衛生信息化仍會按照“46312”的頂層設計進行建設,全國建成四級衛生信息平臺,依托六大業務平臺進行數據采集和交換;三大數據庫基本覆蓋全國人口并整合共享基層,建立縣、鄉、村三級醫療保障網,以縣級醫院為依托,通過和區域信息平臺及大型三級醫院連接,實現優質醫療資源流動,開展分級診療、遠程會診、雙向轉診等。城市各級醫療機構通過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互聯互通,實現分級診療、遠程醫師多點執業、急病慢病分治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