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地產迎第四次寬松時代 短期內難成經濟推手
2015/12/24 8:36:0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報告中,罕見的用了325個字符,論述房地產去庫存的重要性。業內人士看來,房地產市場即將迎來政策層面史上第四次“大寬松時代”。但各機構的總導讀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報告中,罕見的用了325個字符,論述房地產去庫存的重要性。業內人士看來,房地產市場即將迎來政策層面史上第四次“大寬松時代”。但各機構的總體結論十分一致,即短期內,房地產很難成為宏觀經濟的“增長推手”。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史無前例地大篇幅提及房地產,正在開啟樓市一個新的“大寬松”時代。
業內人士指出,回顧我國房地產調控史,過去曾有三個相對寬松的時代,分別肇始于1992年房改起步之初、1998年全面啟動市場化改革、2008年金融危機后的救市。如今各項政策環境的寬松,意味著房地產業已迎來第四個大寬松時代。
此輪以“供給側改革”為主導的市場寬松,被認為將對房地產市場帶來刺激,并使得市場銷售維持在高位。但由于長期供應過剩的累積,明年的房地產開發投資、新開工等指標恐難有起色。也即,房地產業短期內仍難成為宏觀經濟的推手。
三度迎來寬松環境
“以前歷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房地產的闡述,從未超過300字。而2014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更是只字未提房地產。”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表示,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報告中,罕見的用了325個字符,論述房地產去庫存的重要性。
這種“濃墨重彩”的背后,被認為隱含了監管層對于房地產的一種態度。分析指出,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的口徑,未來還將有細化的房地產政策出臺,可能涉及政府回購商品房用作保障房、農民購房優惠、房貸利息抵個稅等,甚至可能包括下調首付比例。
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房地產市場即將迎來政策層面的“大寬松”。這也是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第四次“大寬松時代”。
第一次大寬松肇始于1992年房改之初。隨著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全面推行,廣州、深圳、海南等城市吹響房地產開發等號角,社會貸款充裕,房地產投資增速加快。但隨著海南房地產泡沫破裂和1993年緊縮性政策等推出,這一時代很快結束。
第二次大寬松始于1998年。福利分房制度全面取消,對商品房價格的管制取消,預示著房地產全面啟動市場化改革。到2002年,隨著央行降息、土地招拍掛制度出臺,政策環境極度寬松。此后雖不斷有政策打壓,但房地產市場始終保持快速發展,直到2008年,金融危機刺破市場過熱的泡沫。
第三次大寬松始于2008年末。為應對市場下行,“降息降稅降首付”等一系列組合拳打出。從2009年到2014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始終保持快速增長,市場規模屢創新高。
2014年下半年“9·30新政”出臺,即被認為是第四次大寬松的開啟。今年3月30日和9月30日,監管層連續發布松綁樓市的政策,預示著房地產政策環境不斷向好。
業內人士指出,與2008年末和2009年初的市場環境相比,當前市場在信貸杠桿、稅費優惠等方面均有下調空間。因此,隨著年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定調,未來房地產市場的環境還將持續寬松。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