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市區域分化加劇 一線城市房價五年來上漲46%
2015/12/24 8:36:0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過去幾年來房地產市場的分化態勢,正在房價指標上鮮明體現。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11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有33個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出現環比上漲,比過去幾年來房地產市場的分化態勢,正在房價指標上鮮明體現。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11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有33個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出現環比上漲,比10月增加6個;二手住宅價格上漲的城市有40個,比10月增加2個。房價整體呈現出加速上漲的趨勢。
第一太平戴維斯根據上述數據統計發現,過去五年來,一線城市房價累計上漲45.53%,漲幅明顯。相比之下,二線城市的漲幅僅為10.73%。同期,三四線城市房價同比漲幅不斷遞減。
隨著樓市的區域分化,房價也呈現出分化態勢。多家機構指出,這種趨勢并未終止,未來一線城市的房價仍有上漲動力,二三線城市則會繼續上漲乏力局面。
一線城市房價漲幅4倍于二線
根據城市等級的差別,第一太平戴維斯將納入統計局統計的70個大中城市進行分類,分為4個一線城市,16個二線城市,24個三線城市,其余的列為四線城市和五線城市。
環比來看,不同城市之間的房價變化差距不大,但若拉長時間軸,可見房價分化十分明顯。據統計,今年11月,70個大中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平均同比下降0.37%。其中,一線城市價格上漲19.45%,二線城市僅上漲0.87%。三四五線城市的房價則呈現負增長。
從上述變化可以看出,過去一年來,一線城市房價平均上漲兩成。其余大部分城市的房價出現下跌,只有少部分城市房價微漲。
若以2010年12月的房價為基準,過去五年來,70個大中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平均上漲9.34%。其中,一線城市上漲45.53%,遠高于平均水平。二三四五線城市房價的平均漲幅分別為10.73%、7.01%、5.97%和4.53%。
從變化趨勢上看,不同層級的城市之間,房價分化十分明顯。一線城市的房價漲幅大幅領先于均值,約相當于二線城市的4倍、三線城市的6倍、四線城市的7倍。
分城市來看,過去五年來,深圳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上漲77.2%,為全國之冠。分析認為,深圳的外來人口較多,對房屋需求量大,但由于地理條件等限制,土地和房屋供應相對有限,使得深圳樓市的供需關系極度緊張。
同期,北京新房價格上漲34.8%,上海上漲37.6%,廣州上漲32.5%。在二線城市中,漲幅最大的是廈門,為33.6%。鄭州和南京的房價漲幅也超過兩成。
第一太平戴維斯的報告指出,作為國內最富裕的城市之一,廈門的年人均GDP達到人民幣86831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為人民幣39625元。加之其是處于亞熱帶地區的沿海城市,以及同臺灣的密切往來,廈門得以不斷吸引更多高凈值人士和小型企業前往。
相比之下,社會資本充裕、此前房價上漲迅速的浙江,成為房價下跌“重災區”。過去5年來,溫州的新房價格下降23.9%,位居降幅榜首;杭州、寧波、金華的房價也出現不同程度下跌。此外,海口、泉州、蚌埠、唐山的房價,也在過去5年間出現下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