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車常態化 滴滴入局汽車電商搶占市場
2016/1/17 8:39:5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在2015年“雙12”進行了一次在線售車后,主打一站式出行的滴滴正將關注點越來越多地投入到汽車交易市場。1月6日,試駕戰略發布會上,滴滴出行副總裁、商業事業部在2015年“雙12”進行了一次在線售車后,主打一站式出行的滴滴正將關注點越來越多地投入到汽車交易市場。1月6日,試駕戰略發布會上,滴滴出行副總裁、商業事業部總經理朱磊表示,汽車電商是滴滴下一步的方向之一,“未來滴滴會逐步將這塊業務常態化,推出基于大數據驅動的電商模式。最快將在本月底,用戶有望隨時通過滴滴出行APP購買車輛。”
售車常態化
2012年成立的滴滴盡管已經成為移動出行市場領頭企業,但仍處于燒錢時代,并沒有成熟的盈利模式。試駕及延伸的售車業務是滴滴平臺在汽車垂直領域探索商業化的產品。滴滴希望其擁有的2.5億注冊用戶、過千萬日訂單的平臺流量能夠通過試駕以及汽車銷售業務變現。過去一年,滴滴出行全平臺訂單總量達到14.3億,去年10月上線的試駕業務累計訂單達到了140萬,試駕車型囊括當前主流車型。
打開滴滴出行APP試駕頁面,除了19個汽車品牌93種試駕車型外,別克君越車型在售,比官方指導價優惠5.6萬元。這是繼2015年“雙12”之后滴滴第二次電商活動,為期一周,自1月11日開始。
2015年12月12日,滴滴首次試水電商服務,2小時10分鐘內賣出200輛車。滴滴數據顯示,在100輛豐田車購買者中,90%以上都參加了滴滴的“1元試駕”活動,這說明滴滴平臺用戶試駕和購車行為高度相關,也給了滴滴平臺將售車業務常態化的信心。
與天貓、易車、汽車之家等其他汽車電商相比,滴滴通過試駕切入汽車銷售,解決了汽車電商購車體驗缺失的問題,并且通過龐大的數據支持和平臺打通廠商、經銷商、用戶之間的溝通障礙,實現信息的精準觸達、提升意向群體的購買轉化率。
“購車過程中,用戶面臨著信息決策難、看車代價高、試駕體驗差、用車服務雜亂等問題,體驗普遍不好。而廠商與用戶之間因為時間和空間原因,存在著觸達障礙,無法完整地管理汽車的生命周期,與用戶之間不能直接溝通交流。”朱磊分析了汽車銷售的痛點,“滴滴能根據用戶的歷史出行習慣與消費水平,定向推送試乘試駕服務,并根據其體驗對潛在購車人群與區域市場情況進行分析,實現交易預測。”
在滴滴的規劃中,未來的汽車電商業務還將構建汽車交易模型,實現車輛的實時價格評估,并對接用戶需求與庫存數據,精準分析出不同時間、不同區域的需求預測。
搶占市場
滴滴多名高管都曾透露,在滴滴規劃的商業化版圖中,汽車生態鏈是最重要的市場之一,這是一個收入至少在100億人民幣規模的市場。如此規模的市場,覬覦者當然不止滴滴一家。
在滴滴宣布借試駕在線售車后,中國優步也將業務從出行領域拓展至汽車交易領域。2015年12月22日,中國優步宣布廣汽集團為B輪融資的投資方,并將在汽車銷售、維修保養、二手車、汽車金融等方面進行戰略合作。
與滴滴賣車不同,中國優步售車目前面向的是其合作司機和租賃公司,購買廣汽集團的汽車可以享受優惠。同時,如果這些合作司機和租賃公司想出售二手車,優步也會鼓勵他們到廣汽集團的二手車交易平臺上出售。
中國優步發言人王以超表示,此次與廣汽集團合作賣車只提供一個通道,而不會自己賣車。“優步暫時沒有考慮面向用戶賣車,仍專注做一個連接平臺。至于其他與出行相關的業務,優步的打算是通過尋找合作伙伴的方式建立生態,自己不會涉足出行之外的業務。”
無論滴滴還是優步,涉足汽車銷售都是要為結束燒錢時代、探索盈利模式尋找出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2015年,乘用車銷量2114.63萬輛,同比增長7.3%。盡管中國汽車市場銷量增長放緩,但龐大的市場規模仍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與此同時,滴滴、優步所在的出行領域面臨著盈利壓力。日前,滴滴與優步炮轟對方更燒錢。Uber創始人、首席執行官特拉維斯·卡蘭尼克1月11日稱,滴滴公司每年花40億美元來補貼司機,去年Uber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不斷增加,但用于補貼司機的錢卻比滴滴少。滴滴副總裁陶然回應稱,自己對卡蘭尼克的相關言辭表示“吃驚”,“他應該更知道數據的重要性,尤其是數據準確性的要求。多份第三方報告都表明滴滴專車的訂單量至少是中國優步的7倍,中國優步過去一年補貼達到20億美元之多。”
顯然,探索出一個成功的盈利模式要比打嘴仗更有說服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