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2015年中國石油消費持續中低速增長 對外依存度首破60%
2016/1/27 8:49:3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原標題《報告稱2015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首次突破60%》,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酌情修改。)1月26日,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在北京發布2015年度《國內外油氣行(原標題《報告稱2015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首次突破60%》,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酌情修改。)
1月26日,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在北京發布2015年度《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行業報告》).《行業報告》指出,2015年,中國石油消費持續中低速增長,對外依存度首破60%,達到60.6%;中國成品油凈出口量連續三年大幅遞增。
2015 年,世界經濟復蘇依然艱難,新興經濟體經濟發展普遍減速。全球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增長0.7%,約127.6億噸油當量。化石能源比重下降。供應充裕,大宗 商品價格全線下跌。中國一次能源消費估計42.4億噸標煤,增速為-0.5%,是30年來首次出現的負增長,主要原因是經濟增速放緩和結構優化。石油供需 寬松程度加劇,消費中低速增長;天然氣供應總體寬松,但調峰基礎設施不足,以及我國季節性用氣不均衡,造成淡季壓產、旺季緊缺現象明顯。
《行 業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石油消費持續中低速增長,對外依存度首破60%,達到60.6%;成品油凈出口量連續三年大幅遞增。2015年,石油表觀 消費量估計為5.43億噸,比上年增加0.25億噸,剔除新增石油儲備和庫存因素,估計實際石油消費增速為4.4%,較上年增加0.7個百分點。石油凈進 口量3.28億噸,增長6.4%,增速比上年高0.6個百分點。
天然氣消費增速創10年新低,供應總體過剩,淡季壓產冬季供應緊張;氣價改 革持續推進。2015年,天然氣需求增速明顯放緩,估計全年表觀消費量1910億立方米,增長3.7%,創近10年新低。天然氣價格改革提速,國家分別在 2015年4月和11月兩次調整價格,實現了存量氣和增量氣價格并軌,大幅下調非居民用氣門站價格,積極推進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建設,為市場形成價格創造 條件。
對于國際市場,《行業報告》顯示,2015年世界石油供需寬松程度進一步加大,國際油價跌破金融危機低點,WTI和布倫特原油期貨全 年均價分別為48.76美元/桶和53.60美元/桶,同比分別下降47.52%和46.02%。受美國原油出口解禁影響,WTI與布倫特原油價格基本趨 同。在需求側,受低油價對需求刺激和發達國家經濟復蘇影響,世界石油需求大幅提高170萬桶/日,達到9440萬桶/日;在供應側,世界石油供應大增 260萬桶/日,達到9610萬桶/日,其中歐佩克國家堅持保市場份額策略,美國非常規油氣生產展現了較好的韌性,產量并未如預期下跌。
因此,世界石油市場發生新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供應過剩。同時,美元升值加劇了油價的下跌。據經研院相關專家介紹,2015年美元指數升值17%,對以美元計價的國際油價的降幅貢獻超過了三分之一。
世 界天然氣消費增速回升,需求增長驅動由亞太轉向歐美;供需寬松,三大市場氣價明顯下跌。美國亨利中心全年均價為2.62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大跌 39.8%;英國NBP全年均價6.62美元/百萬英熱單位,下跌14%;日本進口LNG全年均價約10.64美元/百萬英熱單位,下跌34.4%,其中 LNG現貨全年均價7.46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大降46.9%。亞洲天然氣市場靈活性增加,目的地限制、照付不議比例、價格公式等長貿合同條款出現松 動,中國、新加坡、日本爭建亞洲天然氣交易市場。
2016年,《行業報告》預測,中國石油需求繼續平穩增長,三大油品供應過剩加劇,凈出口 將突破2500萬噸,中國成品油需求增長繼續呈現“汽快煤高柴低”的特征。價格下調和環保趨嚴將拉動天然氣需求增速回升,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所占 比重達到6.4%。2016年LNG長貿協議陸續進入窗口期,資源增量將超過700萬噸,資源過剩問題突出,國內儲氣調峰能力不足,夏季限產、冬季限供的 問題仍可能發生。
世界石油市場寬松局面難以明顯緩解,寬松的供需基本面決定了國際油價仍將低位徘徊,煉油毛利有望保持較好水平,市場上原油過剩將轉變為成油品過剩。而全球天然氣產能大增,供需寬松程度加劇,價格同樣將低位運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