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糧食去庫存:對玉米深加工企業進行定向銷售
2016/1/27 13:30:5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015年,我國糧食產量取得“十二連增”,豐收背后,糧食收儲面臨新矛盾。在今年的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16年我省將提高經濟運行調控的精準性,在糧食去2015年,我國糧食產量取得“十二連增”,豐收背后,糧食收儲面臨新矛盾。在今年的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16年我省將提高經濟運行調控的精準性,在糧食去庫存方面,吉林要落實國家消化和轉化庫存政策,支持玉米加工企業脫困,增加糧食加工企業補貼以及增加玉米過腹轉化等。”
那么當前,吉林省應該如何推進糧食“去庫存”?26日,記者就此采訪了幾位吉林省政協委員。委員們建議,應鼓勵農民調整糧食種植結構,同時對糧食加工企業給予適當補貼。
吉林省政協委員梁惟苓:鼓勵農民調整糧食種植結構
吉林省政協委員梁惟苓說,吉林省的糧食庫存主要是指玉米,去庫存的關鍵在于“少生產”和“現有的快速消耗”。
“今年我曾對126戶農民進行過調查,目前,九成以上的農民并沒有明確表示玉米由于收購價格下調調整種植結構。”梁惟苓說,那么這就需要政府去引導農民調整糧食種植結構,降低玉米種植面積,根據農村生產實際,科學規劃品種,合理種植,鼓勵農民去種植一些暢銷的東西,“由政府出面協調,種植一些經濟作物,像藍莓、葡萄,每畝地產值比種糧食還值錢,我們應該對農民進行引導、扶持,保證農民得到可觀收入。”
梁惟苓建議,要在政府指導下將糧食下游產業做活,鼓勵支持玉米深加工企業,將玉米產業鏈加強,政府要給予適當補貼。此外,要建立高效的農業信息傳播渠道,化解供需雙方在不同區域間的信息不對稱困境,從而有效提高農業生產能力以及農產品加工與流通效率。
“加強正確宣傳引導,在政策上穩定玉米價格,讓農民看到希望。鼓勵種糧大戶集約生產,降低種植成本。同時吸收農民到種糧合作社,保證農民得到收入高于心理底線。”梁惟苓說。
吉林省糧食局局長、省政協委員韓福春:對玉米深加工企業進行定向銷售
吉林省糧食局局長、省政協委員韓福春表示,今年我省的“糧食去庫存”措施要配合國家政策做好落實。落實國家消化和轉化庫存政策,從供給端發力,支持玉米加工企業脫困,降低企業財務成本、流通成本,繼續對糧食加工企業給予適當補貼,完善糧食去庫存政策措施;加快畜牧業發展,增加玉米過腹轉化。
韓福春說,我省的糧食去庫存主要有三點:一是做好國家政策性糧食跨省移庫工作,這是解決東北地區新糧收貨后倉容不足問題,保證儲糧安全和確保糧食收購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舉措,也是國家糧食市場宏觀調控重要措施。二是通過吉林糧食交易中心進行競價拍賣,三是對玉米深加工企業進行定向銷售。
此外,吉林省糧食局總經濟師鞠永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為了解決庫存壓力,我省以優惠政策吸引主銷區企業到省里開展糧食收儲業務,將銷區企業投資項目納入省內倉儲設施總體建設規劃,享受國家對本省投資建倉的補助政策;外埠企業儲糧項目建成后,凡符合國家政策性糧食收購條件的,允許承擔國家政策性糧食收購。
(文章來源:東亞經貿新聞,作者:李小丹)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