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成房企業績首虧 房產業形勢不容樂觀
2016/1/28 8:52:3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對房企而言,2015年是“喜憂參半”。一方面,經歷2014年“斷崖式”下跌的房企在2015年迎來銷售大年,標桿房企紛紛超額完成銷售業務,另一方面,在日前公布的對房企而言,2015年是“喜憂參半”。一方面,經歷2014年“斷崖式”下跌的房企在2015年迎來銷售大年,標桿房企紛紛超額完成銷售業務,另一方面,在日前公布的年報業績預告中,有近三成上市房企出現首虧。這意味著,房企的盈利速度顯著放緩,即便同樣賣力地賣樓,但在各類成本特別是拿地和營銷成本攀升的壓力下,利潤卻難以推動。
“樓市的最大壓力周期可以說接近尾聲,現在回暖跡象是有的,重點是多輪樓市調整政策已經初步見效,市場走出低谷,”方圓地產首席分析師鄧浩志告訴南都記者,房地產行業的優勝劣汰以及資源集中度提高同樣是大勢所趨。整體而言,房地產行業形勢依然不容樂觀,銷售增長放緩,庫存水平改善有限,從而購地積極性不足,開發投資持續走低。
虧損多數為中小房企
截至1月25日,據同花順統計數據顯示,滬深兩市共計50家上市房企公布了2015年年報業績預告,其中,15家房企預告凈利潤虧損。剔除數據公布不全的6家房企后,按照預告凈利潤同比增長下限來看,凈利潤同比下滑企業達23家,占比約五成。其中,13家出現首虧。
雖然上述公布的50家上市房企并不能完全概括A股140多家房企的整體表現,但截至目前,在50家公布2015年度業績預告的企業中,近三成企業首虧,約五成房企凈利潤下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房地產行業整體利潤率下行的現象。
在這50家已經公布2015年年報業績預警的企業中,剔除數據不完全企業,8家業績預增,9家略增,6家扭虧。6家預減,6家略減,1家增虧,13家首虧。14家房企有13家出現首虧的數字尤其受人關注。
其中,預計首虧額度最高的是中華企業,預計虧損24億元至25億元。而嘉凱城凈利潤變動幅度最大,其預告凈利潤變動幅度為-6138.19%。按照預告凈利潤下限來看,招商蛇口預告凈利潤最高,為68.22億元,增長幅度為29.80%左右。
“一些企業過去憑借地方優勢靠土地溢價謀求高利潤的發展模式已經乏力,一線城市土地價格持續攀高,也提高了開發成本,毛利空間縮減顯著。”廣州維森置業董事長張維倫接受南都記者采訪表示,對企業而言,目前要著力于控制成本,同時快速回籠資金。
南都記者梳理有關報告發現,從目前公布年度業績預告的上市房企來看,中小房企占比較大,萬科等千億元級房企尚未公布年報業績預告,從目前數據來看,多數反應了中小房企今年業績變動的水平。
“事實上,中小型房企可能更難以維持盈利能力,凈利潤下降或者虧損的企業其業績變動,都跟大的經濟環境偏弱,以及房地產行業庫存難以消化有關。另外中小房企的融資成本更高,”克而瑞機構廣州研究經理曾英杰告訴南都記者。目前,二、三線城市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使得原本布局于中小城市的房企采取了調整銷售價格等措施,導致發生計提減值準備,增加業績虧損預測數額。
資金成本也侵蝕了房企的利潤空間,尤其長短期債務搭配不合理的房企,短期債務資金成本動輒超過10%。
房企尋找新出路
在經歷上半年遲緩的“爬坡式”增長后,2015年年尾地產行業觸底反彈,實現大幅增長,大部分房企輕松超額完成銷售任務。在中國房地產整體“去庫存”的主基調下,站在“白銀時代”風口的房企們正積極尋找新出路。
根據《2015年中國房地產企業營銷能力TOP20》排行榜發布情況。從房企銷售規模來看,萬科、綠地、恒大三家兩千億房企獲得了該類最高評級,隨后是四家千億房企,這使得“七巨頭”獲得了相當的優勢。從房企銷售效率來看,恒大憑借超過60%的去化率以及明顯高于平均水平的銷售金額增長率、銷售面積增長率獲得了該類的最高評級。做大規模與提高去化似乎成為大部分房企的發展方向。
以房地產起家的萬達集團,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向多元化方向發展。“房地產人才未來只能占萬達總人數的三分之一。根據萬達的計劃,未來萬達將出現在更多領域。”萬達集團有關負責人如是告訴南都記者。
保利集團則將眼光投向社區O2O領域,董事長宋廣菊的一條微博“保利是個P!”正式開啟了“5P戰略”,在全國保利245個社區打造社區O2O,建立標準化、可快速復制的社區商業模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北京商品住宅庫存創3年最低 開發商調高售價預期
- 下一篇:2015年中國十大房企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