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油國或難達成減產協議 國際油價連漲后2月1日大幅下跌
2016/2/3 8:53:0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截至當日收盤時,紐約商品交易所2016年3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2美元,收于每桶31.62美元,跌幅為5.95%。4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市場預期產油國難以達成減產協議,國際油價連續4個工作日大漲后1日大幅下跌。
截至當日收盤時,紐約商品交易所2016年3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2美元,收于每桶31.62美元,跌幅為5.95%。4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75美元,收于每桶34.24美元,跌幅為4.86%。
業內認為,造成國際原油價格再次大跌的原因主要:市場認為產油大國難以達成減產協議,減產預期迅速降溫;中國經濟數據下降打壓石油市場氣氛,拖累需求前景;美國經歷了短暫的東部暴風雪后氣候轉暖,取暖需求減少。
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1月28日表示,歐佩克一些成員國建議2月份召開石油出口國會議,俄羅斯將參加,沙特阿拉伯建議各產油國減產5%。但該消息沒有得到歐佩克方面的證實。
華爾街投行高盛1月31日發布的報告指出,歐佩克希望通過低油價迫使高成本的石油生產商出局。該機構預計,歐佩克和俄羅斯等產油國將繼續向供過于求的市場供應原油,產油國協同減產是不可能的。
隆眾石化網分析師李彥表示,之前國際油價四連漲,市場寄希望于OPEC和非OPEC能夠聯手減產,而這最終被證明只是俄羅斯等國的一廂情愿,沙特及OPEC繼續堅持不減產立場。2月1日國際油價再次大跌,再度詮釋了“漲于預期跌于事實”這句原油市場的經典名言。
“減產這一潛在利好難以出現,則供需面利空的壓力隨之再度來襲,油價前景仍不樂觀,下行風險依舊。”李彥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