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大新能源國企上書發改委直指棄風限電問題
2016/2/17 8:50:2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016年1月15日,一份由五大國字頭新能源企業聯署的意見函被遞交到了國家發改委。《中國新聞周刊》獲悉,五大新能源國企上書國家發改委反映的主要內容是:對2012016年1月15日,一份由五大國字頭新能源企業聯署的意見函被遞交到了國家發改委。
《中國新聞周刊》獲悉,五大新能源國企上書國家發改委反映的主要內容是:對2016年甘肅新能源企業參與電量直接交易意見及建議。
該意見直陳:2016年甘肅省給新能源的發電量僅有50億千瓦時,其余的發電量,全靠與大用戶簽訂直購電量,或者與各企業的自備電廠簽訂發電權置換交易完成。這種政策在2015年已有所實施,在已進行的交易中,新能源企業將區域標桿電價全部讓出,僅得國家補貼,方可獲得部分發電權,“形成國家補貼新能源、新能源讓出電價,清潔能源補貼污染企業、高耗能企業的怪圈”。
“就這么說吧,相當于一年下來,企業連貸款利息都還不上,”上述一家新能源企業負責人向《中國新聞周刊》解釋稱,“這樣下去,以后誰還會再投資新能源建設?”
據《中國新聞周刊》調查了解,這五大國有新能源公司聯名上書國家發改委的背后,牽扯到的是中國風電業的一個陳年舊疴——棄風限電。
逐年攀升的棄風率
所謂棄風限電是指在風機設備狀態正常、風也很大的情況下,由于電網消納等原因,不讓風電場發電。
實際上,棄風問題是伴隨著中國風電企業的發展愈演愈烈。而據業內人士透露,2015年棄風率無疑是最嚴重的一年。
甘肅一家新能源公司負責人向《中國新聞周刊》透露,2014年之前,他們的平均棄風率在20%左右,但進入2015年以來,棄風率直線上揚:1至5月,平均棄風率達30%。進入6月后,平均棄風率都在50%以上,最高的7月達到65.7%。據該負責人透露,粗略估算,僅其所在的企業2015年因棄風限電造成的收入損失約為2.9億元。
另一家寧夏新能源企業負責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寧夏的情況也并不樂觀。他所在的公司從2015年9月起,棄風率開始持續上漲,9月的棄風率為12.68%,10月已漲至36.5%,11月為62%,12月已經達到90%。
“棄風90%,就是一個風電場有30臺風機,只允許開3臺;如果這個風場是裝機10萬千瓦,那就要白白損失9萬千瓦。”這位企業負責人解釋。
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證明,高棄風率在2015年的確不是偶發現象。據《2015年上半年全國風電并網運行情況》,2015年上半年,全國平均棄風率達15.2%,同比上升6.8個百分點。其中,棄風率最高的三個地區依次是吉林(42.96%)、甘肅(30.98%)和新疆(28.82%)。
“2015年應該是史上棄風率最高的一年。”中國風能協會秘書長秦海巖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發改委能源局的官方數據還沒有發布,我們業內估計,全年總棄風電量約為350億度電,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80億元。全年的棄風損失幾乎抵消了2015年全年新增裝機的社會經濟效益。”
然而,真正令業界震動的是,2015年如此高的棄風率并非是由于技術原因,而更多是由于政策原因。“之前風場也會棄風,但一般屬于主動棄風,主要是出于技術或者安全原因。”上述甘肅新能源企業負責人介紹,“但是2015年不一樣了,是明明可以發電,風呼呼刮,但卻不允許你發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