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落地與產業破局 中醫藥發展再迎契機
2016/2/17 8:57:1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016年新年伊始第一個工作日,國務院將目光聚焦于醫藥領域。2月1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部署推動醫藥產業創新升級,更好服務惠民生穩2016年新年伊始第一個工作日,國務院將目光聚焦于醫藥領域。
2月1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部署推動醫藥產業創新升級,更好服務惠民生穩增長,并確定進一步促進中醫藥發展措施,發揮傳統醫學優勢造福人民;決定開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推進外貿轉型增強服務業競爭力。
據有關部門當天會議上匯報的數字顯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醫藥產業收入和利潤復合增長率長期保持在20%以上;“十二五”期間,中藥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超過26%。從國際經驗看,許多發達國家醫藥產業占GDP比重普遍在8%以上,個別國家這一比重更高;而我國僅占4%-5%。
在業內人士看來,上述數字正是醫藥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佐證,有助于加速醫藥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產能企業,讓競爭力強的企業獲得更大盈利空間。北京鼎臣醫藥咨詢負責人史立臣分析稱,原來醫藥產業淘汰進程太慢,現在需要提高速度,增加產業集中度和創新能力,促進我國醫藥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產業升級加快
醫藥行業是受政策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2016年新藥審批提速、仿制藥有效性評價、GMP認證管理體系、上市許可人制度等一系列重要政策將陸續落地。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又為醫藥產業帶來政策利好。
據了解,此次會議部署了多項舉措,對推動醫藥產業創新升級起著積極作用。包括加強原研藥、首仿藥、中藥、新型制劑、高端醫療器械等研發創新,加快腫瘤、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多發病和罕見病重大藥物產業化,支持已獲得專利的國產原研藥和品牌仿制藥開展國際注冊認證;健全安全性評價和產品溯源體系,強化全過程質量監管,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實施藥品、醫療器械標準提高行動,尤其要提高基本藥物質量等。
會議提出探索實施產品質量安全強制商業保險,結合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加快臨床急需藥物和醫療器械產品審評審批;支持醫藥企業兼并重組,培育龍頭企業,解決行業“小散亂”問題等方面措施。
北京鼎臣醫藥咨詢負責人史立臣分析認為,此次會議內容對推動醫藥產業發展有顯著利好,醫藥產業的淘汰升級也會隨之提速。
據介紹,西方一些發達國家,醫藥產業占GDP比例達到了8%,中國占GDP比重遠低于發達國家,美國占GDP比重超過15%,加拿大、日本等國占GDP比重超過10%,而我國僅占GDP的4%~5%。工信部數據顯示,2014年醫藥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4553.16億元,同比增長13.05%,高于全國工業整體增速6.05個百分點。若按當年GDP計算,占比為3.87%。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分析認為,近十年來醫藥行業穩定增長,但醫藥行業周邊行業壓力大及醫保費用控費要求強烈,將導致今后兩年醫藥行業增長幅度比較低,必須通過轉型、升級改變企業在市場中的地位、提高競爭能力,這也是我國醫藥行業面臨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
中醫藥發展再迎契機
此次會議的重點還包括對中醫藥產業的政策支持,包括傳統資源的繼承保護、中西醫結合、放寬服務準入、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等多個方面。
在廣發證券研究員張其立看來,本次會議將中醫藥板塊單獨列出,明確了扶持方向。如會議指出加強重大疑難疾病、慢性病等中醫藥防治和新藥研發,完善中醫藥標準體系,強化中藥材資源保護利用和規范種養,利好天士力、康緣藥業等中藥研發型企業,以及香雪制藥等中藥材全產業鏈企業;而要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促進中醫藥與健康養老、旅游文化等融合發展,推動“互聯網+”中醫醫療,傳統中醫中藥企業,同仁堂、東阿阿膠等企業將受益;另外,將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增加中成藥品種數量,更好發揮“�;尽弊饔谩碛谢帾毤移贩N的企業,包括華潤三九、以嶺藥業、康緣藥業等企業將受益。
此前,我國也曾經制定了多部保護、扶持、發展中醫藥的政策,構成了中醫藥發展的政策體系,如2015年12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中醫藥法(草案)》,草案獲得表決通過后,我國將有第一部關于中醫藥的國家法律;2016年1月18日,中國國家認監委與國家中醫藥局18日簽署合作協議,將共同推動中醫藥健康服務認證工作,建立中醫藥健康服務認證體系。
不過,史立臣認為,盡管中醫藥一直受到政策扶持,但長期以來標準不清晰,習慣國內銷售,沒有走出國門,不能與國際標準接軌,導致中醫藥發展始終沒有產業化、規�;�,希望可以通過相關政策把很多關鍵問題明確下來。
事實上,目前國產原研藥和品牌仿制藥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并不順利,尤其是對中成藥國際化更為艱難,審評體系不同,使得國際注冊認證困難較大,而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從政府層面支持開展國際注冊認證,將推進中國醫藥市場走向海外,推動醫藥產業創新升級,促進醫藥經濟的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