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家整車企業九成盈利:經銷商庫存消化業績回暖
2016/2/20 8:46:2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015年,我國汽車市場增幅比上年同期雖然有所減緩,但產銷穩中有增,平均每月產銷突破200萬輛,全年累計產銷超過2400萬輛。得益于此,大企業集團產銷規模基本2015年,我國汽車市場增幅比上年同期雖然有所減緩,但產銷穩中有增,平均每月產銷突破200萬輛,全年累計產銷超過2400萬輛。得益于此,大企業集團產銷規模基本保持穩定,整體業績保持上揚,汽車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截至2月16日,據同花順統計數據顯示,滬深兩市共計16家上市的整車企業公布了2015年年報業績預告。其中,14家車企預告凈利潤盈利,達到總數的近九成。按照預告凈利潤的最大變動幅度來看,凈利潤同比上漲前三名為曙光股份、比亞迪和東風汽車,其增長幅度分別達到了1015%、557.39%和150%。
此外,長城汽車、江鈴汽車公布了2015年業績快報。其中長城汽車2015年度實現營業收入760.33億元,同比增長21.4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0.40億元,與去年基本持平。而江鈴汽車同樣表現不俗,2015年凈利潤為22.22億元,同比上升5.42%
值得一提的是,與此前“整車企業吃肉,經銷商企業喝湯”的境況不同,在《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的9家上市的汽車經銷商企業中,只有漳州發展和國機汽車預計凈利潤和業績會出現下滑,其余7家企業均表示將實現扭虧或預增。
近九成車企凈利潤上漲
去年第四季度,在購置稅優惠政策和冬季購車熱潮等因素的推動下,汽車行業回暖,市場銷量實現快速增長,這在各家車企2015年的年報預報中也得到了體現。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統計數據獲悉,在這16家已經公布2015年年報業績預警的企業中,6家業績預增,4家略增,4家扭虧,2家預減。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預告凈利潤最大變動幅度來看,凈利潤同比上漲前三名為曙光股份、比亞迪和東風汽車,其增長幅度分別達到了1015%、557.39%和150%。
對此,曙光股份方面表示,今年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政策的不斷加碼,從財政補貼、免征購置稅到不限行、不限購,電動汽車在前行的道路上利好不斷。公司抓住市場機遇,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2015年實現新能源汽車銷售1705臺,同比增長3688.89%,是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同時,通過出讓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土地使用權、也獲得了房產征收補償費共計約1.67億元的收益。
一直以來,上汽集團始終穩坐整車企業凈利潤貢獻的第一把交椅,而在2015年的業績預報中,作為大企業集團的代表,上汽集團產銷規模基本保持穩定,凈利潤增長幅度維持在6%左右。公司方面表示,2015年度,公司整車銷量達到590.19萬輛,同比增長5.01%。
而比亞迪方面,500%的利潤增幅備受關注。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比亞迪2015年預計實現凈利潤268000萬元至285000萬元,增長幅度將有望達到518.18%至557.39%。
對于業績預喜的原因,公司方面表示,2015年第四季度,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呈現爆發式增長,公司所推出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秦”、“唐”于2015年第四季度因其優良的產品性能和產品競爭能力使其在同類產品中銷量處于領先地位;公司K9、E6等公共交通領域的電動汽車產品訂單火爆,推動了公司新能源汽車業務于第四季度取得高速增長,帶動了公司利潤水平的大幅提升,使得公司經營業績好于預期。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也肯定了這一點。他表示,“比亞迪、江淮等自主車企利潤的大幅增長,除了借助于SUV銷量的走俏,更是趕上了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東風”。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