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首座污水處理概念廠有望今年開建
2016/2/21 8:40:2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污水中的潛能是處理污水所需能耗的10倍,如果把污水中的能源和資源充分地分離、回用,做污水處理將是件很掙錢的事情。”1月26日,在環保領域媒體“蟠桃會”上,江“污水中的潛能是處理污水所需能耗的10倍,如果把污水中的能源和資源充分地分離、回用,做污水處理將是件很掙錢的事情。”1月26日,在環保領域媒體“蟠桃會”上,江蘇省環保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高嵩如是說。
理想豐滿,如何實現?這方面,已經有人開始行動。兩年前,6位國內知名專家聯合提出了建設面向未來的“中國污水處理概念廠”計劃,有人把它稱作“環保產業的特斯拉”。如今,第一座看得見、摸得著的污水處理概念廠終于有望在今年啟動建設。
想象中,它應該是能夠高品質出水、能量自給、資源回收的,終極目標甚至是成為一個“城市生態綜合體”。但現實里,關于它的質疑卻一直未曾間斷,有人認為它脫離實際、曲高和寡,還有人覺得它是“奢侈的環保”,看得見、用不起。
未來,“環保特斯拉”的命運究竟如何,或許只有時間能夠給出答案。
落戶宜興
高嵩的另外一個身份是中國城市污水處理概念廠專家委員會秘書處成員,1月26日,他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國內首座污水處理概念廠最終確定落戶宜興,即將與當地政府簽署框架協議。
為什么是宜興?因為那里號稱“中國環保之鄉”,有著比較好的基礎。2014年底,剛剛建成投運的宜興城市污水處理廠出水可以達到超一級A標準,位居全國前列。
初步方案顯示,概念廠預計將于2016年啟動建設,2018年投入運行,出水水質部分指標將達一級A類水體,日處理規模為2.5萬噸,污泥處理規模將達50噸/日。
在2015中國環保技術與產業發展推進會上,宜興污水處理概念廠技術負責人李彩斌曾表示,概念廠包括三部分建設內容,一是污水處理技術示范廠,二是污泥處理的技術示范廠,三是生產型研發中心。
“整個項目的投資初步測算在1.5億元,全年的運行費用為586.4萬元,合噸水費用0.803元。”李彩斌表示。
啥是概念廠?
事實上,污水處理概念廠的計劃提出已有近2年時間了。
2014年初,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曲久輝、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王凱軍等6位國內知名專家聯合提出了“建設面向未來中國污水處理概念廠”,計劃用5年左右的時間,建設一座面向2030-2040年、具備一定規模的城市污水處理廠。
在中國,由于環境問題集中快速爆發,很多污水處理、垃圾處理設施的上馬都屬于倉促應戰,因此留下一些后遺癥,使得設施面臨“剛建成就落后”的尷尬。
相對于傳統污水處理廠,概念廠提出了四個新的目標,分別為:水質可持續、能源回收、資源循環、環境友好。
高嵩解釋說,水質可持續是指高品質出水,需要什么樣的水質,就輸出什么樣的水質;能源回收的目標是能量自給,不需要外界能源,依靠污水本身的能源,再結合節能降耗的工藝,實現能量的自給自足。
資源循環方面,污水中存在大量的有機質和磷,如果能夠提取出來,有助于解決越來越嚴重的土壤板結問題。數據顯示,全世界的磷儲量只夠使用20年時間,而污水處理中的磷循環量占比全社會磷循環總量的34%,所以必須高效地循環起來。
而在環境友好方面,未來的污水處理概念廠應該是一個“生態綜合體”,就是把環境基礎設施、休閑娛樂、生態景觀等融合在一起,利用污水中的能源、資源改良周邊環境,這是概念廠的遠期愿景。
“概念廠將是一座集科研、示范、教育、生態體驗于一體的‘城市生態綜合體’,污水處理設施將從社會‘負資產’轉變為‘正資產’。”高嵩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概念廠的建設預期是到2018年底,建設數量達到1-3座。
回應質疑
雖然項目即將落地,但關于概念廠的爭議卻從未停止。核心概括起來就是“高大上,不接地氣,效應難實現”。對于商業回報方面的質疑,高嵩回應稱,目前污水處理行業占比社會用電量高達1%,如果未來所有污水處理廠都能按照概念廠那樣運行,將為全社會節約1%的能源,這將是一筆非常大的收入。此外,技術成熟后還可以憑借技術輸出,賣給沙特等水資源缺乏的國家盈利。在高嵩看來,公眾應該以更加長遠的眼光來看待概念廠。
目前,環保企業對于概念廠已經顯示出極大的興趣。高嵩表示,宜興有很多環保企業都找到他們,希望建立生產性研發中心,代理概念廠的一兩個技術。北京市已有2個區政府、3家大企業向概念廠專家委員會提出了意向申請,希望對現有廠網按照概念廠的方向進行改造,有的技術方案都已經做完了。不過,未來哪個項目能夠落地還需進一步溝通。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