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樓市將加劇分化:一線不封頂 四線不見底
2016/2/23 8:42:0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015年,土地出讓金總額達5105億元,北京的土地出讓金首次突破20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從宅地溢價率來看,深圳、北京、上海分別以94%、42%、41%[2015年,土地出讓金總額達5105億元,北京的土地出讓金首次突破20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從宅地溢價率來看,深圳、北京、上海分別以94%、42%、41%的平均溢價率位列前三。]
[2015年,三四線城市共推出土地面積69762萬平方米,同比減少14%;共成交土地面積49652萬平方米,同比減少18%;土地出讓金6554億元,同比減少19%。]
[2016年1月上海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3.59萬元/平方米,環比上漲6.9%,同比上漲24.9%。創出了上海商品住宅均價的歷史新高。1月深圳新房成交均價達4.65萬元/平方米,同比上漲74.27%,環比增長9.51%;二手住宅1月共成交15159套,同比上漲74.12%,環比增長19.43%。]
2月19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住建部聯合發布通知調整房地產交易環節契稅、營業稅優惠的消息剛出,上周末上海各區房地產交易中心即出現了排隊過戶的火爆狀況。同時,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不少房東應聲加價,讓購房者措手不及。
盡管2016年剛剛過去50多天,在節前“降首付”、節后“降契稅”兩波利好政策的刺激下,全國范圍內樓市大分化的趨勢進一步加劇——一線城市出現房價“上不封頂”的漲勢,但亟待去庫存的三四線城市房價卻仍“未見底”。
與劇烈分化的房價相對應,房地產業的“源頭”土地市場也加入大分化之中:房企蜂擁至一線搶地的勢頭在2016年開年更加明顯,部分二線城市的土地市場也隨著樓市交易的復蘇開始趨熱,三四線城市的土地仍然隨著越來越疲軟的房價繼續下探。
2016年的中國樓市將何去何從?
房價:一線不封頂,四線未見底
綜合機構最新數據和受訪業內人士的看法來看,2016年的樓市,將呈現一線堅挺、二線復蘇、三四線持續承壓的局面。而相應的,房價也將在城市分化、區域分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你們看,前幾個月才三萬八,現在就漲到四萬二了。”2月3日,博士畢業后在北京某研究所就職的黎青(化名)掏出手機,打開二手房交易軟件,指著自己相中的西北四環某小區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近兩個月,該小區80多平方米的兩居室房價一直在漲,他在想如果再不出手,春節之后報價會不會更高。
在黎青說這番話的前一天,央行剛剛宣布了房貸新政,通知在不實施住房限購措施的城市,銀行對首次購房者貸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可從25%下浮至20%。對于首套房貸未結清的居民購買第二套住房,其最低首付款比例要求從40%降至30%。
這是央行在4個月內第二次下調首套房貸的最低首付比例要求。
但黎青覺得這跟他無關,因為這項加杠桿、釋放需求的新政,將北上廣等限購城市排除在外了。事實的確如此。庫存難題似乎特指三四線城市,與一線城市沒有半毛錢關系。
穆迪助理副總裁、分析師劉致伶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中國政府將繼續采取措施降低國內住宅庫存總體水平。”穆迪還在報告中指出,三四線城市面臨的庫存風險較高,這體現為這些城市的房價承壓,住宅銷售緩慢。
在政策暖風中較早受益的,并不是三四線城市。穆迪注意到,在政府過去12~18個月放松限制之后,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仍面臨壓力,2015年12月同比繼續下跌2.5%。而與之相比,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逐步復蘇。二線城市2015年12月的平均房價出現了2014年8月以來首次上漲,同比上漲0.6%。
“和三四線城市相比,二線城市從首付比例下調中受益更大,因為當地自住和升級置業需求更強勁。”穆迪分析師楊柳對記者如是說道。實際上,一些二線或者準二線城市的樓市已經表現出了強勁態勢,如珠海。廣東省房協近日發布的《2015年度廣東房地產市場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珠海以約1.4萬元/平方米的房價水平,緊隨深圳和廣州之后,排在了第三位。另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今年1月珠海房價環比上漲2.75%,達到14075元/平方米。這樣的房價水平與漲價速度,在同類城市中引人注目。
類似的還有蘇州。2月1日,蘇州的首場土地拍賣會上,5塊土地共計拍出53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土地溢價率均超過了140%,“面粉”價格決定“面包”價格,市場明顯開始升溫。蘇州一名開發商負責人甚至告訴本報記者,他所在公司開發的一樓盤,去年價格約1.9萬元/平方米,今年初已上調至2.2萬元/平方米。
從今年1月份的數據看,遠離庫存難題的一線城市,房價還在延續去年年尾的漲勢,繼續“高開高走”。亞豪機構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北京純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與自住房)共實現成交6462套,成交面積67.37萬平方米,環比分別下滑34%、37%,同比分別增加28%、16%。與此同時,1月北京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3.04萬元/平方米,環比、同比均出現下滑。雖然相比2015年年底的成交旺局,1月成交量有所下滑,但是與去年同期相比卻處于高位水平。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分析認為,每年的1月與2月份由于受到“春節大遷徙”的影響,北京房地產市場均處于一年內的低位水平,但是從同比數據來看,2016年的1月成交情況可以稱得上是“高起點”。
來自上海鏈家的數據顯示,1月上海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3.59萬元/平方米,環比上漲6.9%,同比上漲24.9%。這個數據也創出了上海商品住宅均價的歷史新高。
深圳房價繼續高歌猛進。根據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發布的數據,1月深圳新房成交均價再攀新高,已達4.65萬元/平方米,同比上漲74.27%,環比增長9.51%;二手住宅1月共成交15159套,同比上漲74.12%,環比增長19.43%。
針對一線城市房價走勢,郭毅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預計,雖然在高地價倒逼之下,北京房價也將迎來新一輪的上漲周期,但購房需求的穩健,將會淡化市場風險。
戴德梁行華東區綜合住宅服務主管伍惠敏則預計,未來兩年上海整體住宅地產市場呈上升趨勢,2016年成交均價的上升幅度在8%左右,上海高端住宅市場表現將繼續高于整體水平。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