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月煤炭巨頭銷量報喜:神華漲17% 中煤增27%
2016/2/24 8:49:0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煤炭雙雄1月煤炭銷量報喜。2月23日,中國神華公布了2016年1月主要運營數據,其煤炭銷售量為2070萬噸,相較于2015年1月1770萬噸,增長16.9%;煤炭雙雄1月煤炭銷量報喜。2月23日,中國神華公布了2016年1月主要運營數據,其煤炭銷售量為2070萬噸,相較于2015年1月1770萬噸,增長16.9%;同日,中煤能源上月運營數據顯示,其煤炭的銷售量為965萬噸,與2015年1月的758萬噸相比,增幅達27.3%。
對此,中國神華方面表示,本公司煤炭銷售量同比增長幅度較大的主要原因是,去年1月氣溫偏暖、下游需求下降、用煤企業庫存處于高位以及年度合同談判進度的影響,導致去年1月的煤炭銷售量偏低。但中煤能源并沒有給出任何解釋。
中宇資訊煤炭行業分析師關大利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1月是一年當中的消費旺季,加上多數下游用戶都需要為度過春節長假而備貨,所以1月煤企的煤炭銷售量都會增加不少。
中國神華產量下滑
今年1月,中煤能源的煤炭銷售量965萬噸,和2015年1月758萬噸相比,增幅達27.3%;商品煤產量為732萬噸,相較于2015年1月684萬噸,上漲7%;換言之,中煤能源的產銷量雙雙“飄紅”。
與中煤能源的情況略有不同。2016年1月,中國神華的煤炭銷售量為2070萬噸,相較于2015年1月1770萬噸,增長16.9%;商品煤產量為2470萬噸,和2015年1月2570萬噸相比,卻下降了3.9%。
對此,關大利表示,1月并沒有春節因素影響,中國神華的商品煤產量卻下滑,一是可能自身限產,二是為了應對2月初的春節,一些礦井可能將停產檢修提前放在了1月。
實際上,作為煤炭行業一哥,中國神華以及神華集團一直主張通過主動限產等一系列手段,來為化解煤炭行業近20億噸的產能過剩,貢獻一份力量。
日前,神華集團黨組副書記、副總經理、中國神華總裁韓建國在發表的文章中指出,化解煤炭行業產能過剩,應堅持“雙管齊下”,打好“組合拳”。一方面從供給端采取有效措施,淘汰關閉落后產能,引導煤炭企業主動限產、穩定市場;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從消費端入手,大力發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徹底解決粗放式煤炭開發利用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實現煤炭消費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促進煤炭消費總量的合理增長。
但正所謂“獨木難成林”,其它煤企并未與中國神華看齊,也積極采取主動限產措施,反而有的煤企趁機擴大產量,從而搶奪市場份額。
一位煤企內部人士就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神華集團的煤炭產能也就4個億噸左右,在整個國內57億噸的煤炭市場中占比并不高,如果其他煤企不能齊心一致,單憑神華集團自己,難以起到什么作用。
50%以上煤企下調工資
煤炭供需嚴重失衡致使煤價持續大幅下跌。2011年11月,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最高為855元/噸,截至2016年2月17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380元/噸,煤炭價格從歷史的最高點下跌近56%。
因此,煤炭行業“哀鴻一片”,煤炭企業生產經營困難。韓建國就在文章中透露,2015年中國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4.8%,全年利潤總額同比下滑65%,降幅比2014年擴大了18.8%,行業虧損面達到90%以上。
為了節約開支,中小煤企裁員、大型煤企降薪已經成為普遍現象。據統計,約有50%以上的煤炭企業下調了職工工資,許多企業存在緩發和拖欠職工工資問題。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就此詢問關大利等諸多第三方觀察人士,得到的回復是,雖然無法確切到有多少家煤企在裁員、降薪,但這個統計確實符合實際情況。
然而,韓建國還補充道,有的企業還大量拖欠應繳納社會養老、醫療保險費用,拖欠原材料和設備采購款數額大量增加。
據《山西日報》報道,截止2015年9月底,山西省煤企欠發職工工資35億元,欠繳社會保險109億元,這也是山西省首次公布這類數據。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