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盤點:2016年十大最具影響力的新興技術
2016/2/26 8:50:1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科技蘊含著巨大的顛覆能力,它可能會讓人們原來的生活方式徹底改頭換面,大踏步邁向另一個新紀元,就比如你可能還記得在電腦和網絡普及之前,寫一篇論文需要在圖書館里泡科技蘊含著巨大的顛覆能力,它可能會讓人們原來的生活方式徹底改頭換面,大踏步邁向另一個新紀元,就比如你可能還記得在電腦和網絡普及之前,寫一篇論文需要在圖書館里泡上多少時間,或在微信出現之前,你每個月支出了多少短信費用,還因為打字得了手指肌腱炎。
最近,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科技評論》(Technology Review)評選出2016十大最具影響力的新興技術,快來看看有沒有哪些驚世駭俗、對今后生活影響重大的項目吧。
免疫再造工程(Immune Engineering)
治愈癌癥一直被醫學界視為終極難題之一,美英等國醫學家已經開始嘗試在臨床治療中,用基因工程方式再造免疫細胞,挽救癌癥患者的生命。科學家還發現,通過基因技術制造的人體T細胞,可以識別、攻擊特定的病毒細胞和癌變細胞。這種細胞具有記憶功能,可以永久阻斷“入侵者”的襲擊,“功能性治愈”人體。實際上,不止是治愈癌癥和白血病,通過免疫系統再造治療疾病,是醫學科研人員未來的主攻方向。
植物基因精確編輯(Precise Gene Editing in Plants)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誕生伊始就極為引人注目,通過這種技術篩選蔬果的DNA,能夠提高產量,有效抵御干旱和疾病。過去一年,我國科學家已經用該技術培育出了新型糧食品種,比如抗真菌的小麥,和高產水稻。不過,用這項技術改造和種植的作物,是否和轉基因作物一樣,還沒有明確法規對其進行監管。
語音交互(Conversational Interfaces)
經過不斷升級換代,百度的語音交互技術已經變得相當實用有效。其深度語音識別系統Deep Speech 2,引入了數以百萬計的轉錄語音,以大數據的方式構成了一個具有“深度”的語音識別網絡。這使得它在某些識別漢語語音片段時,甚至比人為識別更加準確。
可回收火箭(Reusable Rockets)
火箭著陸之后通常都會損毀,成為無用的鋼鐵垃圾。藍源公司(Blue Origin)、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已經研發出了可回收火箭。在首航發射之后,這種火箭憑借其內部的特殊構造和引力裝置,能夠垂直著陸。如此一來,發射場的科研人員能夠回收完整的火箭。在為其添加燃料后,火箭不旦能重返藍天,甚至可以成為幾朝元老,幾度成為人類航天事業的重要見證人。當然,更多人感興趣的是火箭垂直著陸的場景,那比火箭發射更新奇一些。
智教型機器人(Robots That Teach Each Other)
布朗大學的計算機科學系教授斯蒂芬妮·泰勒斯(Stefanie Tellex)正在進行一項研究,她要用三至五年時間為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智能機器人建立一個分享網絡。這些機器人學習如何發現和處理簡單的物品之后,將數據上傳至云端,這樣,其他同類機器人也能夠分析、學習和使用這些信息。目前,斯蒂芬妮的研究小組已經收集了大約200個物品的數據,并且“邀請”智能機器人連接網絡,共享這些數據。按照斯蒂芬妮的設想,她希望在網絡上建立一個規模更大的信息庫,今后讓全世界的機器人都能輕松地獲取它們所需要的全部信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