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三問“中醫藥走出去” 將發布國際標準進入主流
2016/3/2 9:03:4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中醫藥,堂堂正正走出去(民生三問·中醫藥走出去②)對話人: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 記者 王君平1問中醫藥走出去,走多遠了?記者:目前加強官方合作破除壁壘,發布國際標準進入主流
中醫藥,堂堂正正走出去(民生三問·中醫藥走出去②)
對話人: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 記者 王君平
1問中醫藥走出去,走多遠了?
記者:目前,中醫藥已經傳播到了183個國家和地區。這個傳播范圍是如何統計出來的?
王國強:自古以來中醫藥就是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交流合作的重要內容。中醫藥走出去的歷史悠久,覆蓋面比較大:從官方層面來說,包括與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標準化組織、東盟、歐盟等多邊組織交流與合作。
根據世衛組織統計,截至2012年,具有傳統醫學政策的會員國已經69個,具有監管草藥的會員國為119個;103個會員國認可使用針灸療法。從政府層面來說,我國已與86個國家和地區政府簽署了專門的中醫藥合作協議。
中醫藥傳播到的國家、地區數量,是研究機構通過海關出口情況逐一統計出來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中藥類產品進出口額46.30億美元,同比增長9.79%。
記者:怎樣才算“走出國門”?如何讓中醫藥在海外落地生根?
王國強:推動中醫藥多角度、全方位地走出去,具體形式包括:開展合作醫療(在外辦醫院、開診所)、合作辦學(在外提供中醫藥學歷教育或者培訓)、聯合研究、并購辦廠或開藥房等。此外,還有中醫藥服務人員個人出國提供中醫藥服務、開展草藥貿易等。
企業和機構走出去的典型案例更多。2015年,中醫藥管理局通過國際合作專項工作,以“政府支持、機構運作”的方式,重點支持甘肅衛生計生委、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等多家機構,分別在吉爾吉斯斯坦、美國、法國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10個中醫藥中心。上述中心已經在場地建設、醫生選派、當地藥品注冊、中醫藥文化宣傳方面取得了可喜進展,部分中心已開始運轉,并吸引了大批當地患者。
2問如何克服水土不服?
記者:在海外,中醫會遇到哪些壁壘?怎么破?
王國強:由于文化背景和理論體系的差異,中醫藥走出去面臨文化、政策和技術準入壁壘。中國古語講:“君子和而不同。”首先,應該正視、尊重這種不同。同時,我們也要積極消除障礙和壁壘,改善中醫藥的發展環境,提升它的國際影響力和認可程度,使中醫藥更好地惠及當地民眾,打造健康事業發展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世界范圍內,目前是以西方醫學為主導的,中醫藥基本處于補充地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