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電大佬解密第三代核電技術:能抗最高級別地震
2016/3/11 8:47:1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核電“大佬”解密第三代核電技術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回顧2015年成就時,指出“科技領域一批創新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第三代核電技術取得重大進展,國產核電“大佬”解密第三代核電技術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回顧2015年成就時,指出“科技領域一批創新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第三代核電技術取得重大進展,國產C919大型客機總裝下線,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相比C919大型客機和屠喲喲獲諾獎,排在科技成就首位的第三代核電技術對老百姓來說比較陌生。
昨日,記者專訪我國第三代核電技術的兩位掌舵者——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賀禹,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院長羅琦,他們深入淺出地解密了第三代核電技術。
擁有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
對于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三次提到“核電”,這兩位核電領域的“大佬”都倍感振奮。“我們搞核電的專業人員,都感到非常高興”,賀禹說。羅琦興奮地表示,核電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鼓勵科技工作者繼續自主創新。他坦言,我國擁有第三代核電技術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是我國核電技術發展的最大亮點。
“華龍一號”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核電技術,由中核集團ACP1000和中廣核ACPR1000+等技術融合而成。中國與英國、阿根廷、巴基斯坦等國家簽署了多項核電合作協議。核電成為中國高端制造業走向世界的一張“國家名片”。
羅琦告訴記者:“福島事件讓人刻骨銘心,但福島核電技術是20世紀60-70年代的第一代產品。”羅琦解釋。目前,我國的第三代核電技術在安全性方面已經有了飛躍性的提高。他說,第三代核電技術的抗震能力不僅能覆蓋國內最高級別的地震,還留有余量。此外,還能夠抵御大飛機撞擊。即使在電源喪失的情況下、依然能夠保證安全。
賀禹則坦言,“華龍一號”的研發,在福島核事故之前已經做了大量安全工作;而在福島事件之后,又進行了改進,比過去要求更高。“核事故以后技術考慮得更全面,安全要求更高。”他進一步解釋,核反應堆堆芯融化的概率,以及發生核事故后放射性物質對環境的影響是衡量核電技術至關重要的兩個指標。“第三代核電技術比第二代產品的堆芯融化概率降低了兩個數量級,大大加強了安全性。”
羅琦自豪地說,我國的第三代核電技術得到國際原子能機構評價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設計上最先進,對安全的考慮也是最充分的。經過大量實驗后才開始建設,在建設和運行過程中,國家的監管也很嚴密。國家核安全局和安監局對所有數據都是實時動態管理,各個因素決定了第三代核電技術是非常安全的。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