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社會用電量供過于求 電力結構性難題待解
2016/3/14 8:40:1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近年來,東北地區尤其是吉林省發電設備利用率低,發電企業連年虧損�!苯衲耆珖鴥蓵陂g,吉林團代表金碩仁提交《關于提高吉林省占東北新增外送電量份額的建議》(下稱“近年來,東北地區尤其是吉林省發電設備利用率低,發電企業連年虧損�!苯衲耆珖鴥蓵陂g,吉林團代表金碩仁提交《關于提高吉林省占東北新增外送電量份額的建議》(下稱《建議》)中提到。
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擁有經濟風向標之稱的社會用電量開始變得供大于求。
中國煤電行業的產能繼續快速增長,核電、風電、光伏等低碳清潔能源裝機發電利用小時數在持續下降,出現了棄風、棄光和棄核現象。即便情況不太樂觀,中廣核董事長賀禹仍在強調,“用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這是中國能源改革的共識�!�
在全國電力供過于求的情況下,為了增加設備利用小時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收入,不同發電企業之間正展開激烈的角逐,試圖爭取到更多的用電市場。
利用率下降
上述《建議》提到,吉林省電力富余問題在東北三省一區中最為嚴重,吉林省年富余電量超過400億千瓦時。由于供大于求,吉林省內主要發電企業2011~2014年度年均虧損超過10億元。
全國人大代表、國電湖南寶慶煤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定軍在今年兩會期間也對火電企業的生存問題表示關切。他舉例說,云南地區的火電企業虧損仍在進一步加劇,已嚴重影響了火電企業職工隊伍穩定和企業的安全基礎。
中電聯2015年的電力統計數據顯示,受電力需求增長放緩、新能源裝機容量占比不斷提高等因素影響,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繼續下降,2015年全國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3969小時,同比降低349小時,是197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與此同時,2015年是火電“為2009年以來年度投產最多的一年”,也是“核電投產規模創年度新高”的一年。
截至2015年底,全國火電裝機容量9.9億千瓦,設備平均利用小時4329小時,同比降低410小時,是197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而截至2015年底,全國核電裝機容量2608萬千瓦,設備利用小時7350小時,同比降低437小時。
2016年的電力需求也將延續著過去一年態勢。中電聯對2016年中國社會用電量的預測是,在“宏觀經濟增速總體將呈現穩中緩降態勢”下,“總體判斷用電需求仍較低迷”。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