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三包規定至今無細則 訴訟及檢驗成本壓垮車主
2016/3/17 8:46:3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汽車質量問題一直是讓消費者頭疼,讓企業心憂的熱點話題。每年“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前后,大批汽車質量問題的反饋和投訴便集中爆發。前不久,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汽車質量問題一直是讓消費者頭疼,讓企業心憂的熱點話題。每年“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前后,大批汽車質量問題的反饋和投訴便集中爆發。
前不久,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了一組數據:2015年度,全國消費者協會投訴與咨詢信息系統共錄入受理汽車產品(含零部件)投訴18863件,同比增長31.18%,投訴解決率71.08%。其中,產品質量、合同爭議和售后服務問題等投訴占投訴總量的70%以上。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投訴眾多,消費者訴求無法順利得到解決呢?為了解答這些疑問,記者特地采訪了幾位汽車行業的專家和律師,由他們為大家作出解答。
法規有待完善,且應當積極執行
對于消費者汽車質量投訴增多,但解決率并不盡如人意的原因,獨立汽車產業評論員夏樹說:“消費者維權的過程要依靠相關機構來完成,這和中國目前的機構安排有關。消費者可以向很多渠道投訴,無論是消協還是質檢總局或是汽車消費網站,但往往得不到明確的回復,這是因為存在一個‘群龍治水’的問題。”
夏樹表示,中國目前需要明確投訴解決機構,專項管理消費者對于汽車質量問題的投訴。而且一旦制定了法律法規,每一個社會個體都應當積極參與執行。這個個體既是消費者也是汽車企業。夏樹說:“企業應當有自己的原則,面對消費者投訴,既要根據規章制度合理解決,也要利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對于消費者來說也是一樣。適度合理地通過法律渠道維權是最有效的解決途徑,而增加投訴通道沒有意義。”
夏樹認為,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也是需要每個社會個體共同完成的。他舉例說:“曾經有人花100多萬元購買了一輛豪車,因出現質量問題,車主屢次溝通未果,一氣之下便把車砸了去廠家門口展示。換個角度講,既然已經決定不要這100萬元了,那么與其選擇把車砸掉鬧事,倒不如花100萬元請律師走法律途徑解決。”
在夏樹看來,既然選擇維權,就一定要用合法的手段。他說:“消費者維權未果可以選擇將廠家告上法庭,利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如果采用非法途徑,反過來廠家也是可以同樣起訴消費者的。因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汽車三包規定至今無細則
針對目前汽車質量問題投訴可參考的相關法律法規,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的田濟民律師稱,目前中國保護車主的法律法規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后者即“汽車三包規定”。
提到“汽車三包規定”,汽車行業知名評論員鐘師說:“汽車投訴是行業熱點問題。每年將近有2000萬輛車投放市場,加上原來龐大的保有量,汽車投訴的基數較大。很多汽車質量投訴的內容都跟三包規定有關,但是這個規定卻不夠細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