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嚴重產能過剩行業3年不上新項目 倒逼煤炭去產能
2016/3/29 8:52:4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近日國家能源局下發特急文件,督促各地方政府和企業放緩燃煤火電建設步伐,以應對日益嚴重的煤電產能過剩局面。此舉波及13省份暫緩、15省份緩建,一大批煤電項目將被近日國家能源局下發特急文件,督促各地方政府和企業放緩燃煤火電建設步伐,以應對日益嚴重的煤電產能過剩局面。此舉波及13省份暫緩、15省份緩建,一大批煤電項目將被取消、緩核、緩建。
“今后還需要進一步加大淘汰過剩產能的力度。”能源局有關負責人稱。參與“十三五”能源規劃的一位消息人士亦向記者透露:“未來會優先考慮水電等清潔能源的項目,煤炭項目能不上堅決不上。”
記者從3月19日的2016年經濟形勢與電力發展分析預測會上獲悉,“十三五”能源規劃正在緊鑼密鼓制定,已經形成初稿,很快就征求意見,三四月份將報到國務院,今年上半年有望出臺。
當日,出席上述會議的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副司長何勇健表示,“十三五”能源規劃首要政策取向是化解產能過剩,對已出現嚴重產能過剩的傳統能源行業,前3年不得上新項目。
3年不上新項目
根據能源局的公開說法,“十三五”期間留給煤電的增長空間不超過1.9億千瓦,但目前在建與核準的裝機容量卻高達3億千瓦,遠遠超過用電需求量。
雖然煤電產能過剩,但煤電建設熱度并沒有降低。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全國基建新增發電能力2228萬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產886萬千瓦。其中,火電1395萬千瓦,比去年同期多投產608萬千瓦,整個行業仍然火熱。
為此,發改委、能源局聯合采取針對不同地區的嚴控政策:對電力盈余的省份,原則上不再安排新增煤電項目;即便是確有電力缺口的省份,也要優先發展非化石能源發電項目,盡量減少對新增煤電項目的需求。
上述能源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不符合能效、環保、安全、質量等要求的火電機組將會被逐步淘汰。其中一個硬性的要求是,30萬千瓦以下運行滿20年的純凝機組和運行滿25年的抽凝熱電機組,必須盡快淘汰。
具體來說,首先要取消不具備核準條件的煤電項目,包括2012年及以前納入規劃的未核準煤電項目必須取消。其次鼓勵取消其他不具備核準(建設)條件的煤電項目,暫緩核準2017年前(含2017年)的自用煤電項目,涉及13個省份;還有暫緩正在建設的、適當調整建設工期,包括15個省份。
能源專家李朝林認為,能源局此次出臺的緊急文件與“十三五”去產能有關,無疑給過熱的煤電建設踩下急剎車。
“‘十三五’能源規劃的政策取向是優化存量、做優增量,化解過剩產能。”正如何勇健所說,對已出現嚴重產能過剩的傳統能源行業,“十三五”前3年原則上不上新項目,而超過合理棄風、棄光率的地區,同樣也不安排新項目。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