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飼料銷售人員四大出路
2016/3/30 9:00:5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014年畜牧業營銷市場大規模的人海戰術戛然而止。其實從2013年開始,市場上銷售人員數量已經呈逐年減少的態勢,從業務員在其出差地的住宿情況就明顯可以看出。調2014年畜牧業營銷市場大規模的人海戰術戛然而止。其實從2013年開始,市場上銷售人員數量已經呈逐年減少的態勢,從業務員在其出差地的住宿情況就明顯可以看出。調查發現,一些常年接待畜牧行業人員的賓館,在2012年以來,入駐人數一年不如一年,有的甚至關門停止營業。在第六屆華益傲峰農牧企業品牌營銷峰會上,趙國峰老師指出在2015年一年飼料行業銷售人員退出的人數大約在28%左右,這些數據足以證明飼料行業銷售人員人數的急劇下降。
一方面,低價電商模式大規模跟進,一些轉型慢且沒有品牌的企業難免遇到瓶頸,另一方面,傳統意義營銷方法方式已不能適應現階段的營銷市場趨勢。業務員何去何從成了行業一大難題,盡管舉步維艱,稍微有能力的業務員都會有他的出路,大致分四個方向。
第一條定向加工
先不說這條路能不能走的通,能走多遠,是符合相關的生產標準,但至少目前他還是一條可以走的路。前些年,飼料代加工式的操作相對隱蔽,也是很多代理商做大之后的選擇,基本還是按照正規公司來運營的。而今年某些生產企業給出的定向加工,是一個大撒把式的,揭底且不留余地的公開化模式,養殖場,經銷商,業務員,來吧,你要你想干,你有資金又有資源,你就過來大顯身手吧。企業只收個加工費,原料,配方,銷售,運輸全拋給了其他公司,真英雄可終于找到了用武之地。
第二條包干代理
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撐,代理一個品牌不錯的公司產品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包干也好,裸價也好,如果有老戶,有人買帳,就可以生存。從理論上來看,業務員做代理比經銷商做代理更高一個層次,區域可能會大,營銷理念比經銷商要強,還有最重要一點應該是“外來的和尚好念經”,你自己看著理解吧。在這種政策下,一個月預混料如果賣個20來噸以上,日子也還是不錯的。
第三條轉業
這里說的轉業,并不是轉行,是在畜牧圈里換個工種而已。在這個行業干了這么多年,已經挖了一個大坑,再轉到別的陌生行業,去挖另一個大坑,那得多么不容易呀。銷售飼料這個不做,完全可以做其它的工作嘛。
大致分兩大塊,一是做電商服務站工作人員,因為飼料企業電商崛起,肯定還需要線下這部分支撐。第二是到養殖圈的其他環節。
第四條,保守留職
如果不喜歡折騰,或者是又買了房,資金不寬裕,那就老老實實跟著公司干吧。盡管行業處于大混亂時期,但只要公司不倒閉,就有平臺,公司肯定有智囊為以后出謀劃策。行業的變革和整頓過后,肯定帶來一段時期的繁榮,在新的標準和秩序未建立之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