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醫藥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
2016/4/20 10:39:2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5 年醫藥制造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 25537.1 億元,同比增長 9.10%,實現利潤 2627.30 億元,同比增長 12.87%。2011 年~2015 年,醫藥制造業銷售規模的復合增長率約為11.95%。 如果到2020年實現每2015 年醫藥制造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 25537.1 億元,同比增長 9.10%,實現利潤 2627.30 億元,同比增長 12.87%。2011 年~2015 年,醫藥制造業銷售規模的復合增長率約為11.95%。 如果到2020年實現每年10%增長,則將實現銷售收入 41127.76 億元。醫藥商業在未來 5-10 年將保持 10%-12%的年復合增速增長,預計2020 年我國醫藥流通產值將達到 22000 億元左右。
2011-2015年醫藥制造業收入和增長情況
2011-2015年醫藥制造業利潤和增長情況
“十二五”時期,基本醫療保障制度要由擴大范圍轉向提升質量。各地醫療衛生部門為適應社會醫療保險制度不斷發展的要求,已初步構建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實現持續穩定發展,著力發展新農合制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在拓展深化服務內容的同時,努力提升服務質量。從廣度上保障基本衛生公共服務的覆蓋范圍,更重視管理率、控制率、覆蓋率等體現均等化程度的指標;從深度上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精細化管理。
2012-2015年主要醫改政策梳理
醫藥行業近年并購事件頻發,自從 2013 年開始,到 2015 年,并購案例數年年攀升。2012 年醫藥生物行業共發生并購案例 100 件,而到了 2015 年,一共發生 320 件并購案例,并購案例發生是 2012 年的 3.2 倍。2012 年并購涉及總金額只有 595.81 億元,2015 年并購涉及金額達到 1411.01 億元, 并購涉及金額總數是 2012 年的 2.4 倍。在發生的并購案例中,細分領域里面,制藥、生物科技與生命科學行業占比最高,在 2011-2015 年這五年中,比例均超過 60%。
2011-2015年醫藥生物行業的企業發生并購案例數
2011-2015年醫藥生物行業的企業發生并購總金額
中經先略數據中心發布的《2016-2022年中國醫藥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中顯示: 2015 年醫藥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為 25,537.1 億元,同比增長9.1%,利潤總額為 2,627.3 億元,同比增長 12.9%,收入與利潤增速均有所放緩,主要是受醫保控費、新版 GMP改造檢查以及國內外經濟增速下滑等因素的影響。包括藥品批發企業、藥品零售連鎖企業和零售單體藥店在內的藥品流通企業 2014 年藥品流通市場銷售規模繼續提高,全年藥品流通行業銷售總額達15,021億元,同比增長15.23%。
2006-2014年我國藥品銷售企業商品銷售額和同比增速
一、我國 IVD 行業市場規模大,細分領域風景各異
我國體外診斷產業伴隨著全球體外診斷產業的快速發展, 近幾年均以 16%左右的速度在增長。在亞太地區,中國是增長最快的國家,也是除日本之外最大的體外診斷產品生產國。目前中國的人均體外診斷消費約為 2 美元,而歐美發達國家則達 28 美元(市場規模/人口數) ,其差距是巨大的。根據新加坡 Clearststate 的數據分析顯示,中國在未來的若干年內其體外診斷產業增長將持續保持在亞太地區的領先地位,其增長速度將保持在 20%左右。
IVD年復合增速超過 16% ,2015年市場規模316億元
化學發光免疫診斷以在技術上的優勢對傳統的酶聯免疫診斷進行替代,同時國產廠家憑借在價格上的優勢對進口產品不斷進行替代。從預測規模及增速來看,2015 年國內化學免疫發光診斷的市場將達到 69 億元,2010-2015 年復合增速高達 28%,同時傳統的酶聯免疫市場將逐步下滑。
免疫診斷中化學發光對酶聯免疫替代優勢明顯
2012 年分子診斷占我國體外診斷行業的比重約為 5%左右;近年來分子診斷行業整體增速超過 30%,快于整體體外診斷行業的增速,其在行業內的收入占比也逐步提高至 10%左右.從分子診斷項目的數量來看,根據《醫療機構臨床檢驗目錄》,2007 年我國的分子診斷項目僅為 28 項,2013 年增加至 148 項,增速遠高于生化診斷及免疫診斷。我們預計未來分子診斷技術將會大范圍應用到腫瘤個性化治療、昂貴藥物治療監測、藥物代謝基因組學、法醫診斷、人群健康篩選與體檢、重大疾病預警與診斷、公眾分子基因檔案建立等方面,市場空間巨大。
《2012 中國腫瘤登記年報》表明,我國每年新發腫瘤病例約 312 萬例,市場上癌癥基因測序價格 1 萬-5 萬,據 2015 年 4 月 21 美國癌癥研究協會年會(AACR)調查顯示 59%癌癥患者愿意接受“腫瘤基因檢測” ,假設其中有 1/2 患者最終可以選擇基因檢測,假設平均每次花費 2.5萬元,因此每年中國腫瘤基因測序的治療市場約為 160 億人民幣。
我國分子診斷快速發展(單位:億元)
2011年全球 POCT 市場規模為 138 億美元,2016 年有望增長到 165 億,年均增長 3.7%。不包含血糖監測系統,全球 POCT 占體外診斷市場份 額預計在 8%左右。在慢病管理方面,POCT 發展迅速,2014 年全球市場份額已達 190 億美元,而其中增幅最快的是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腫瘤、結核、心臟類疾病。我國的快速診斷熱度有增無減,至 2014年末我國的市場規模已接近 60 億元人民幣(約 58 億元) 。快速診斷設備進一步普及解決了檢驗結果可存檔和直觀的問題,再加上中國有 1.6-1.7 億的高血壓人口,9240 萬的糖尿病患者,血脂異常 1.6 億人,脂肪肝 1.2 億人,乙肝病毒攜帶者 1.2 億人,慢性乙肝 3000 萬人,222 萬涉毒人員, 84萬艾滋病毒攜帶者及8萬艾滋病患者, 因而為POCT市場份額的提升起到了助力作用,2014 年快速診斷增長顯著。
截至 2016 年 03 月 24 日,新三板醫藥行業公司數量 385 家,其中醫療器械占比 33.2%,在醫療器械中占比最大的是 IVD 公司,共 43 家(占醫療器械比重為 34.6%) 。
醫療器械是醫藥行業最大的子行業
IVD是醫療器械最大的細分
二、醫藥電商: 關注“醫藥分開”改革,看好擁有醫藥資源的電商創新
截止 2016 年 3 月,藥監局已頒出 529 張互聯網藥品交易許可證書,其中 A 證和 C 證持有公司都可直接向 C 端提供服務。在醫藥領域完成醫藥分開改革后,公司可利用對上游的議價能力和下游的獲客能力,整合其他資源,向 PBM 型的大型醫藥集團轉變。
醫藥電商類型
醫藥電商類型主要企業交易平臺服務(互聯網藥品交易A證)我的醫藥網,天貓醫藥,醫流天下,京東商城,1號店&2B醫藥電商(互聯網藥品交易B證)九州通,仁和集團,藥藥好&2C醫藥電商(互聯網藥品交易C證)壹藥網,好藥師,7樂康……藥品O2O叮當快藥,去買藥,藥給力……我國互聯網藥品交易證書頒發張數
在醫藥行業二級細分領域中,制藥、生物科技與生命科學行業占比最高,超過 60%,而在三級細分領域在,制藥行業獨占鰲頭,2015 年制藥行業企業發生并購事件 198 起,占整個醫藥生物行業并購數的 61.88%,數量多于其余細分領域并購數之和。
2012-2015年制藥行業企業發生并購數
2015年醫藥生物細分子領域發生并購數
近兩年來,國內醫藥生物企業海外并購案例猛增,2015 年發生的并購案例 31件,而在 2012 年只有僅僅 3 件,海外并購案例數占醫藥行業的 10%。其中 2015 年 12 月,綠葉醫療集團收購澳大利亞最大的私立醫院運營商之一 Healthe Care,成為迄今為止中國藥企海外并購金額最大的一起,交易金額為 6.88 億元。Healthe Care 在澳大利亞的主要城市和地區擁有 17家醫療機構,現有近 2000 張床位、50 多間手術室和 4500 名員工,年銷售額約 30 億人民幣。Healthe Care 的 17 家醫院包括三級醫院、精神健康、專科和地區醫院四大類,優勢專科涉及骨科、心血管、精神神經、腫瘤、康復、婦產以及綜合醫學服務等領域。在收購 Healthe Care 股權后,綠葉醫療也有一系列規劃,如保障 Healthe Care 每年 30 億元的基本盤不丟,借鑒和引進國際先進醫療技術、運營模式以及管理體系,促進中國醫療服務市場發展。
2011-2015年醫藥生物行業的企業發生海外并購總金額
2015 年醫藥生行業發生的并購案例中,67.94%是橫向并購,其次是多元化戰略,占比 7.62%。緊接著是資產調整、戰略合作和垂直整合。未來一段時間內,橫向并購仍然是醫藥生物行業的重中之重,而跨界的多元化戰略,打通上下游的垂直整合也會越發頻繁。
2015年醫藥生物企業并購支付方式比例
2015年醫藥生物企業并購類型比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