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全球及中國鈷概況及未來投資規劃前景分析預測
2016/6/5 10:34:3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鈷,鐵磁性金屬,表面呈銀白略帶淡粉色。熔點1493℃、比重8.9,比較硬而脆。鈷在硬度、抗拉強度、機械加工性能、熱力學性質和電化學行為方面與鐵和鎳相類似,加熱到1150℃時磁性消失。由于大多鈷資源伴生于銅鈷礦、鎳鈷礦、砷鈷礦和黃鐵礦礦床鈷,鐵磁性金屬,表面呈銀白略帶淡粉色。熔點1493℃、比重8.9,比較硬而脆。鈷在硬度、抗拉強度、機械加工性能、熱力學性質和電化學行為方面與鐵和鎳相類似,加熱到1150℃時磁性消失。
由于大多鈷資源伴生于銅鈷礦、鎳鈷礦、砷鈷礦和黃鐵礦礦床中,而獨立的鈷礦物極少。所以相對于其他有色金屬,鈷是一種非常稀缺的小金屬資源,素有“工業味精”、“工業牙齒”之稱。在歐盟委員會發布的《對歐盟生死攸關的原料》的報告中,鈷也被列入了“緊缺”名單。
鈷在地殼中的平均含量為0.001%,自然界中已知含鈷礦物近百種,但沒有單獨的鈷礦物,大多伴生于銅鎳等金屬礦床中,產量受銅鎳礦的產出影響巨大。據美國USGS數據統計顯示,2015年全球鈷儲量為710萬噸,略低于2014年的720萬噸水平。
鈷資源主要分布在剛果(金),澳大利亞等國家。中國鈷資源儲量很低,2015年儲量水平僅為8萬噸,僅為全世界儲量水平的1%,屬于鈷稀缺國家,但中國又是鈷精煉及鈷的使用的大國。
2015年全球鈷礦儲量地區分布(%)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未來潛力無限的鈷應用
鈷具有很好的耐高溫、耐腐蝕、磁性性能,鈷被廣泛地用于航空航天、機械制造、電氣電子、化學、陶瓷等工業領域,也成為生產鋰電池、耐熱合金、硬質合金、防腐合金、磁性合金和各種鈷鹽的重要原料。
鈷資源的廣泛用途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A、傳統硬質合金、高溫合金需求
鈷金屬是合成硬質合金以及超級合金的重要原材料,廣泛用于軍事以及航天航空領域。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軍事國防、航天航空技術,對鈷的需求明顯增加。預計未來鈷資源的需求量也會隨著這一趨勢而穩步增長。與此同時,中國硬質合金刀具市場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大。2015年,硬質合金市場規模已達到了300億元,預計未來該趨勢也將繼續保持。
B、新能源領域需求
鈷作為電池原材料,廣泛地應用于消費類電子,從手機、平板電腦到新能源汽車電池均有應用。在傳統3C電池領域,手機、平板電腦的使用需求量保持著較為平緩的增長率,相應的對鈷的需求也維持穩定增長。近兩年隨著國家大力倡導環保并且積極發展新興戰略產業,新能源汽車的產量不斷攀升,帶動了鈷需求量的飛躍。
2015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33萬輛,同比增長340%,預計16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會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對鈷的需求帶動明顯。
鈷的主要用途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美國USGS的最新數據統計,全球鈷資源總儲量截止到2015年為710萬噸。其中剛果(金)是全球鈷儲量最豐富的國家,其儲量高達340萬噸,占全球鈷儲量的47.9%。而剩下的則主要來自于澳大利亞、古巴、菲律賓和俄羅斯等國,中國鈷儲量僅為1.1%,幾乎可以忽略。
鈷資源儲量分布: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雖然短期內,全球范圍內鈷礦產較為豐富,并能夠滿足供給。但從長期來看,隨著新能源電池需求的不斷增長,鈷資源將面臨緊缺的風險。根據研究,鈷將在2020年成為嚴重短缺的九大礦種之一。
從已有數據來看,鈷礦資源極少來源于純鈷礦,主要來自于銅、鎳伴生礦。數據顯示其中41%來自于銅鈷礦,36%來自于鎳銅鈷硫化礦,15%紅土型鎳鈷礦,8%來自于其他礦。占比最高的銅鈷礦主要是砂巖型銅礦床,主要分布在剛果(金)幾贊比亞。其次的巖漿型鎳鈷銅硫化礦主要分布于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中國等國家。
全球鈷礦來源分布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可以看出鈷主要來源于銅鎳伴生礦,在銅鎳礦產中,銅的含量通常為鈷的5-10倍,所以鈷作為副產品其產量受銅鎳產量的影響顯著。
據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鈷礦產量為12.4萬噸金屬量,同比增長約為10%,超過過去十年的平均8%的增長。15年精煉鈷產量為10.2萬噸,超出需求9.2萬約1萬噸的量。剛果(金)是鈷產量最高的國家,其2015年鈷礦產量與上一年持平,均為近十年內的最高點,占據全球產量的51%。
2004-2015年全球鈷礦產量(噸)及增速(%)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鈷在全球范圍內主要用于鋰電池、合金等,鋰電池在鈷的需求占比為44%,其余主要用于硬質合金、高溫合金。
中國受新能源汽車發展帶動,鋰電池出貨量大幅增長,對鈷的需求也出現了快速增加,在中國約76%的鈷用于鋰電池生產,是鈷的主要用途。
2011-2015年全球鈷消費量(噸)及增速(%)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1-2015年中國鈷消費量(噸)及增速(%)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消費區域來看,過去幾年鈷消費的增量也主要集中在中國,全球鈷消費增長中大概有60%的比例來自中國,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鈷消費國。2015年中國市場鈷消費量為5.04萬噸,同比增長 29.7%,增速大幅提升。下游需求領域的主要增長點逐步從 3C 電子類的產品向新能源汽車方向轉換。
2015年中國鈷消費結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5年全球鈷消費結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0-2015年國內硬質合金用鈷量(單位:噸)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鈷在鋰電池中的用途主要用于鈷酸鋰電池、鎳鈷鋁酸電池。三元電池的正極材料。在電池行業中,鈷酸鋰電池占據了82%的鈷的用量(主要是3C電池),三元動力電池占據了14.3%鈷用量(主要是鎳鈷錳酸鋰電池)。
不同鋰電池對鈷的需求情況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5年全球鋰電池出貨量達到100GWh,同比增長39%;全球正極材料出貨量達到24.54萬噸。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出貨量11.29萬噸,同比增長76.68%,是對整個鈷需求拉動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1-2015年中國正極材料出貨量(萬噸)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鋰電池用鈷同樣保持快速增長,15年中國消耗鈷約為5.04萬噸,其中約76%的鈷用于鋰電池。
2011-2015年國內電池用鈷增長情況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3-2018年3C產品出貨量(億臺)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5年動力電池出貨量激增達到15.7Gwh,同比增長3倍之多。動力電池產品主要分為磷酸鐵鋰與三元電池(鎳鈷錳酸鋰),其中磷酸鐵鋰類電池在中國市場占據了主要地位,但其不需要用鈷金屬。雖然三元材料在整個動力電池中的占比僅為27%,但隨著乘用車對行駛里程要求的提升,其占比也將會得到快速的增長,從而帶動鈷需求的增長。
2015年中國動力電池產品占比(%)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有兩個主要的因素制約三元電池的發展,從而影響其對鈷的需求。一方面是國內禁止三元電池用于電動大巴,另外一方面新的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還未落地,影響汽車銷量。但三元電池具有更高的比容量,是乘用車主要的發展方向,一旦限制政策放開,將會快速拉動鈷需求。另外新一輪的補貼政策落地也將進一步刺激電動汽車銷量,同樣會對鈷的需求有明顯的拉動作用。
從國內擴充的動力電池產能來看,國內目前有大量的企業在擴充三元電池的產能,包括磷酸鐵鋰龍頭比亞迪也有2GW的產能是鎳鈷錳酸鋰。
根據我們不完全統計,2016年底中國動力電池產能將達到58GWh;按照其中20GWh生產三元動力電池計算,目前主流動力電池仍然為532型號,短期內很難快速普及622及811型號,其對四氧化三鈷的需求量達到8600噸,遠高于15年的1600噸的需求量,拉動明顯。
不同電池對鈷需求測算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5年全球精煉鈷供給10.2萬噸,需求9.2萬噸,供大于求明顯。隨著16年供給收縮以及需求的增長,我們預計17年鈷的供大于求的格局將發生改變。 按照目前我們跟蹤的信息顯示,鈷金屬供應量今年預計將減少1.5萬噸,而需求量將繼續保持10%以上的增長,在17年將會出現鈷的供應缺口。
2015-2018年精煉鈷供需預測(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鈷產品價格自2008年創造出歷史最高86萬一噸的價格以來一路走低。2016年三月觸及近一年最低價格21500美元/噸,現價為23000美元/噸,同比下降23.3%。鈷價處于歷史低點。
2006-2014年電解鈷價格走勢圖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鈷礦主要生產國剛果(金)工業及基礎設施相對落后,澳大利亞較少有專業的鈷冶煉及深加工企業,因此全球精煉鈷的生產并不與鈷礦產地并不一致。我國精煉鈷產量增長非常迅速,中國鈷精礦產量2008年到2015年年復合增長率達13.65%,在6年的時間里產量增長超過了2萬噸產量。2015年中國精煉鈷生產量4.87萬噸,占全球精煉鈷產量的56.26%。
2006-2015年全球精煉鈷產量(噸)及增速(%)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精煉鈷產量占比(分地區)(%)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除中國以外,全球精煉鈷生產主要集中在Freeport Cobalt、Sumimoto、Umicore等少數幾家礦業巨頭,2015年5家國際礦業公司的精煉鈷生產量占全球產量的26.7%,相比前一年有所下滑,但仍占據較大份額。
2008-2014年全球主要精煉鈷生產企業(單位:噸)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鈷的生產主要集中在金川集團、華友鈷業、凱力克等少數企業。如果產品價格出現上漲,精煉鈷企業營收將會增加明顯,在毛利率保持不變的情況,其毛利將會增加。另外庫存鈷原料也會分享價格上漲的紅利。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