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通用航空行業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
2016/6/26 10:40:4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中國通用航空產業處于發展起步期通用航空以公務機、直升機、運動飛機等機型制造為核心,以航空運輸及租賃為主干,集研發、制造、銷售和運營服務為一體,所涉及的產業鏈長、產業集群廣闊。但是目前來看,通用航空的廣泛商業應用領域并未正式啟動,我們一、中國通用航空產業處于發展起步期
通用航空以公務機、直升機、運動飛機等機型制造為核心,以航空運輸及租賃為主干,集研發、制造、銷售和運營服務為一體,所涉及的產業鏈長、產業集群廣闊。但是目前來看,通用航空的廣泛商業應用領域并未正式啟動,我們認為這是我國改革開放30年來唯一沒有開放的大產業,從通用航空的業務時間、業務類型、通航企業以及機隊規模來看,我國的通用航空發展還有很多的路要走,其市場前景極具想象力。
通用航空是我國現代航空業中尚未發展成熟,但極具想象空間
2005-2015年,我國通用航空器的數量從615架增長到2235架,但與美國20多萬架相比,我國通用航空器的數量僅約為美國的1%。2015年,我國通用機場僅300余個,通用航空企業281家,飛行量達73.2萬小時。
2010-2020年中國通用航空器歷年數量與增速
2015年,在全球36萬架通用飛機的擁有量當中,美國以20.4萬架位居首位,占比達到56.7%;加拿大、法國擁有量均超過3.2萬架,德國、英國、巴西擁有量為2萬架左右。
全球主要國家的通用航空器數量(單位:架)
2016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通用航空器達到5000架以上,通用航空業經濟規模超過1萬億元;“十三五”期間,國內通用航空器數量預計年均增速在18%以上。
2020年國內通用航空作業時間預測
2010-2015年中國通用航空企業數量
全球通用行業器產業年銷售額從1995年的43億美元增長到2015年的約280億美元,年均增速約為11.3%。
1995-2015年全球通用航空器行業歷年市場規模
二、政策利好,通航產業發展將加速
目前阻礙我國通用航空發展的因素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通航制度與政策,二是通用航空飛行作業的基礎保障體系,如通航機場匱乏等,我們認為占據主導地位的仍然是前者,因為后者同樣是前者滯后所造成的結果。我國通航制度與政策對通用航空產業的限制具體包括了空域管制、航行申請審批難、機場使用難及收費雜亂等方面。
作為發展相對滯后的大產業,我國政府已經認識到通用航空對于拉到國家GDP、創造就業等方面的巨大作用,發展通用航空的政策扶持力度相繼出臺。2016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成500個以上通用機場,通用航空器達到5000架以上,通用航空業經濟規模超過1萬億元。
國內通用航空相關政策
發展航空產業對國民經濟發展以及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意義重大,航空產業涉及眾多部門,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不容小覷。
我國人均GDP已經超過6000美元,達到了國際上認定的國民對通航由潛在需求逐步轉化成有效需求的標準,但長期的政策管制造成的市場缺口十分巨大,我國的通用航空產業正處于難得的機遇期。按照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所提出的低空空域管理進程,2016年~2020年是深化改革階段:“要進一步深化改革,使低空空域管理體制先進合理、法規標準科學完善、運行管理高效順暢、服務保障體系完備可靠”,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認識到我國通用航空領域蘊含的巨大機遇,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很可能也將成為我國低空空域深化改革的轉折之年,低空空域改革有望進一步落地,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環境日益成熟,我國通用航空產業的大藍圖大發展正在加快到來。
三、通航飛機與通航產業鏈發展空間廣闊
中國公務機機隊數量將近300架,未來五年有潛力購買公務機的需求為2320架,總價值將超4600億元。北美與歐洲公務機市場分別有12000多架與2000多架,與發達國家比較,中國公務機市場發展空間巨大;2008年-2015年,中國公務機保有量的年均增速約為33%。
2008-2015年中國公務機規模
2009-2015年中國大陸/大中華區直升機歷年保有量與增速
國內無人機行業龍頭大疆創新2015年營業收入約為60多億元,近幾年營業收入爆發式增長。國內無人機市場規模目前僅幾十億元,預計到2025年,國內無人機市場總規模將達750億元;未來十年行業有望將爆發式增長。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