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電爐煉鋼比整體呈現下滑的趨勢分析
2016/6/29 10:23:5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電爐煉鋼主要利用電弧熱,在電弧作用區,溫度高達4000℃。冶煉過程一般分為熔化期、氧化期和還原期,在爐內不僅能造成氧化氣氛,還能造成還原氣氛,因此脫磷、脫硫的效率很高。電爐鋼多用來生產優質碳素結構鋼、工具鋼和合金鋼。這類鋼質量優良、性能電爐煉鋼主要利用電弧熱,在電弧作用區,溫度高達4000℃。冶煉過程一般分為熔化期、氧化期和還原期,在爐內不僅能造成氧化氣氛,還能造成還原氣氛,因此脫磷、脫硫的效率很高。
電爐鋼多用來生產優質碳素結構鋼、工具鋼和合金鋼。這類鋼質量優良、性能均勻。在相同含碳量時,電爐鋼的強度和塑性優于平爐鋼。電爐鋼用相近鋼種廢鋼為主要原料,也有用海綿鐵代替部分廢鋼。通過加入鐵合金來調整化學成分、合金元素含量。
以廢鋼為原料的電爐煉鋼,比之高爐轉爐法基建投資少,同時由于直接還原的發展,為電爐提供金屬化球團代替大部分廢鋼,因此就大大地推動了電爐煉鋼。世界上現有較大型的電爐約1400座,電爐正在向大型、超高功率以及電子計算機自動控制等方面發展,最大電爐容量為400噸。
國外150噸以上的電爐幾乎都用于冶煉普通鋼,許多國家電爐鋼產量的60~80%均為低碳鋼。我國由于電力和廢鋼不足,主要用于冶煉優質鋼和合金鋼。
由于大容量的爐子熱效率高,可使每噸鋼的電耗減少,同時,也使噸鋼的平均設備投資也大大降低,鋼的成本下降,勞動生產率提高。如一個容量為320t的爐子與一個l.5t的小爐子相比,生產率相差l00倍以上。在某些特殊情況下,要求大量優質鋼水時,只有采用大容量電弧爐才能滿足要求。所以世界上許多國家采用大容量電弧爐。l80t以上的電弧爐有30座以上,其中最大的為400t。我國寶鋼的電弧爐容量最大,為150t。
一、電爐轉爐化明顯
通過對鋼廠電爐用廢鋼的情況調研發現,電爐采用原料由原來的主要是廢鋼,轉變成了大量采用鐵水,這種又叫電爐轉爐化,現在電爐轉爐化的情況主要存在大鋼廠中。我國容量大于60t的電弧爐70%以上采用了電爐加部分鐵水冶煉技術。大鋼廠因為自身有高爐生產鐵水,他們為降低成本,在電爐原料中,大量使用鐵水。大鋼廠使用廢鋼比例由原來的80%左右,下降到現在的不到40%,沙鋼今年10月份鐵水配比高達80%,永鋼鐵水配比甚至高達95%。中小鋼廠因為技術和缺鐵水的原因,廢鋼配比變化不大,依舊在95%左右。大量使用鐵水,使原來電爐短流程鋼廠的流程不再短,無法體現金屬材料的循環利用,仍需部分短缺的焦煤資源,增加了對環境的負擔。
二、電爐開工率持續下滑
發現無論是大鋼廠還是中小鋼廠都出現了開工率大幅下滑的現象。與往年相比大鋼廠下滑10%左右,中小鋼廠下滑幅度較大在26%左右。大鋼廠與中小鋼廠相比,大鋼廠開工率稍微高于中小鋼廠。中小鋼廠因電爐較小,靈活性比較強,在近兩年行情不佳的情況下,隨時停產,電爐開工率只有一半左右。
鋼廠電爐開工率對比情況
三、電爐鋼比重持續走低
我國電爐鋼比整體呈現下滑的趨勢,從最高23.2%下滑至10.1%。隨著經濟大發展,我國對轉爐流程進行大量投資導致的轉爐鋼生產能力的釋放,使我國轉爐鋼產量大幅度增長,而電爐鋼只有少量投資,電爐鋼的增長速度遠遠落后與轉爐鋼。目前中國電爐鋼產量占比只有10%左右,不僅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9.3%,并且與世界各國逐步提高的比例相比,中國的比例是呈現不斷下滑的趨勢。
1993-2013年我國電爐鋼產量及電爐鋼鋼比例走勢
四、 我國電爐裝備水平雖然有所提高,但依舊落后與世界水平。
我國電爐座數逐年減少,爐容趨向大型化。到2012年底,我國鋼鐵企業擁有近360座電爐,其中70噸及以上電爐能力占電爐煉鋼總能力超過52%,100噸及以上電爐占總能力的近1/3,70噸以上電爐的產能已占到電爐煉鋼生產能力比重的一半多,表明電爐裝備水平的升級工作取得顯著成果,但是仍落后于轉爐裝備水平。目前我國主流電爐容量40-70噸,國內最大160噸,而世界主流電爐容量為80~120t,最大400t,有增至150~200t的趨勢。
符合行業規范大型企業爐容比例
五、生產以冶煉合金鋼為主
目前,國外150t以上的電爐幾乎都用于冶煉普通鋼,許多國家電爐鋼產量的60~80%均為低碳鋼。而我國受廢鋼和電力資源不足的限制,電爐主要用于冶煉高合金鋼、大型鑄鍛件用鋼以及不銹鋼等對機械性能和化學成分要求嚴格的鋼種。隨著技術開發力度的不斷加大,我國電爐鋼質量已有較大提高。一些企業成功開發出氮含量≤80ppm鋼種,最低的氮含量可控制在30ppm以內,達到了轉爐鋼的水平。從現實資源支撐條件來看,電爐普遍生產轉爐鋼種不具備成本優勢。
六、未來發展趨勢預測
電爐轉爐化是中國獨有的發明技術,是從中國特殊國情出發出現的電爐發展變化。從目前中國的電爐發展情況,我們預測后期電爐發展應該會有出現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我國廢鋼鐵原料不足,價格偏高,鐵水是電爐主要原料,鋼廠走高爐(鐵水)+電爐的冶煉方式。第二階段,我國廢鋼鐵出現爆發式增長后,高爐逐步淘汰,我國開始走與國外相同的道路,廢鋼+電爐冶煉方式。從時間節點來看,據卓創資訊預測到2020年我國廢鋼鐵供應量和需求量將基本接近平衡,甚至2020以后我國能夠成為廢鋼出口國,2020年左右將會成為兩種冶煉組合方式的分界點。
總之,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特別是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的發展需要,對我國目前的煉鋼方式提出了挑戰,綠色冶煉、低碳環保成為人們的要求。電爐煉鋼這種綠色冶煉方式未來將受到足夠的重視,在廢鋼量產生爆發式增長后,又將出現引進短流程電爐煉鋼技術的浪潮。雖然我們是鋼鐵大國,但是我們不是鋼鐵強國。發展電爐煉鋼,提高我國高端產品的比例,是我們成為鋼鐵強國的必然選擇,也將獲得國家政策的有力支持,長期來看電爐煉鋼發展前景廣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