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通用航空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
2016/7/20 11:01:0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年來我國通用航空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截至2015年底,通用機場超過300個,通用航空企業281家,在冊通用航空器1874架,2015年飛行量達73.2萬小時。根據2016年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通用航空業經近年來我國通用航空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截至2015年底,通用機場超過300個,通用航空企業281家,在冊通用航空器1874架,2015年飛行量達73.2萬小時。根據2016年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通用航空業經濟規模超過1萬億元,到2020年初步形成安全、有序、協調的發展格局。
2006-2015年我國通用航空飛行小時數(單位:萬小時)
2006-2020年中國通用航空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元)
《意見》指出到2020年,建成500個以上通用機場,基本實現地級以上城市擁有通用機場或兼顧通用航空服務的運輸機場,覆蓋農產品主產區、主要林區、50%以上的5A級旅游景區。通用航空器達到5000架以上,年飛行量200萬小時以上,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通用航空企業。與美國60%的公務機和私人應用占比結構不同,我國通航用途主要以飛行培訓為主,占比高達63%。
我國通用航空主要用途分布
各省“十三五”通航政策規劃
低空開放穩步推進,政策落地和行業爆發尚需較長時間。通用航空產業鏈按照發展順序可依次分為機場建設、空管設備、飛行器制造、運營服務、維修保障5大產業板塊。從行業發展階段來看,我國通用航空業仍處發展初期,產業規模較小,而且諸多困難短期無法解決,如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落地緩慢、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飛行器國產化制造能力不足、通航運營服務薄弱等,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只能穩步推進,行業爆發式增長為時尚早。
第一,通用機場建設很不完善。通用機場建設是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基礎,用于通航飛機停靠和起降,我國通用機場尚未準備好,以北京市為例,根據規劃北京在2020年建設19個通用機場,目前僅建成4個,且近兩年無新增,并仍未看到通用機場大幅增加的跡象。此外,現有通用機場盈利情況同樣不容樂觀,目前我國70%通用機場運營處于虧損狀態,主要是由于政府形象工程和盈利模式尚不成熟,這種現狀極大程度上導致通用機場建設積極性不高,建設進度低于預期。
第二,低空監測水平存在不足。在雷達系統方面,不論是機載還是地面雷達,從四創電子和四川九州等公司空管產品推進可看出仍無大幅提升放量跡象,我國低空開放基礎設施上尚未準備好。目前我國低空監測水平還無法做到分辨某架飛機是民用飛機還是敵方間諜偵查飛機,一旦低空放開,將極大程度影響到我國的國土安全。我們認為目前主要是放開一些省軍分區,比如沈陽、成都、廣州等地,這是基于軍工集團或者軍區長期存在于此,低空監測具備較強實力。因此,短期來看,低空開放從現有的幾個試點地區覆蓋到全國的大躍進情況是不會出現的。
第三,我國航空器制造工業差距明顯。與國際主流廠商的產品相比,國產制造商的飛機無論在價格還是性能上表現都不盡如人意。在性能方面,國內用戶紛紛選購國際主流廠商產品,其優異性能可以保證用戶更加安全高效的滿足需要。在價格方面,國產飛機性價比較低,核心零部件皆為外購。目前國產飛機的市場占有率非常低,一旦低空大幅度放開,將不利于我國民族通航產業健康發展。
2015年中國大陸通航飛機制造商占比
2015年中國大陸飛行培訓院校運營飛機制造商排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