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資產品市場供求狀況及變動趨勢分析
2016/9/7 11:05:1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全球農資產品的供求狀況及變動趨勢農資是重要的農業投入品,是連接工業與農業生產的橋梁,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物資保障和基礎。其中,化肥的施用是解決糧食生產安全,實現農業穩產、增產的最直接、最快速的措施,對農業生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全球農資產品的供求狀況及變動趨勢
農資是重要的農業投入品,是連接工業與農業生產的橋梁,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物資保障和基礎。其中,化肥的施用是解決糧食生產安全,實現農業穩產、增產的最直接、最快速的措施,對農業生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賴H化肥供需情況
A、國際化肥供給情況
近年來,全球化肥供應量總體呈現小幅上漲態勢,由 2010 年的 21,350 萬噸上升至 2015 年的 24,100 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 2.45%。
2010 年至 2015 年全球化肥供應量
以 2014 年為例,全球肥料總養分銷售量達到 2.37 億噸,同比 2013 年增長2%,其中農業用肥料占據供應量的 78%,比 2013 年增長 0.5%,達到 1.84 億噸,工業用肥料及未分配肥料達到 0.53 億噸。國內交貨銷售是驅動全球化肥銷售的主導因素,2014 年,全球化肥國內交貨量達到 1.83 億噸,占總銷量的 77.4%,而出口銷量占 22.6%。
據預測,到 2019 年,全球氮肥供應量將達到 1.74 億噸,將大大超過增長的需求量,預計每年潛在的過剩產能將從 2016 年開始加速擴大,從每年 1,000萬噸增加到每年 1,800 萬噸;磷肥方面,短期內將保持供需平衡狀態,到 2018年末及 2019 年初時將呈現平緩增長態勢,并具備潛在的過剩產能;鉀肥的產能將持續擴張,預計到 2019 年,鉀肥供應量將增長至 5,180 萬噸,較 2014 年(4250萬噸)增長約 21%。鉀肥供應增量主要由北美、東歐和中亞貢獻,其中北美(加拿大)約貢獻 700 萬噸,東歐和中亞(俄羅斯)貢獻 100 萬噸,此外,東亞(中國)預計貢獻 100 萬噸增量。
B、國際化肥需求情況
據統計,2014 年,全球肥料需求增長僅 0.6%,達到 1.838 億噸,其中,全球氮肥和鉀肥的需求量增長均不到 1%,分別達到 11,190 萬噸和 3,040萬噸,全球磷肥需求量則連續第三年停滯在 4,150 萬噸水平。在化肥消費的地域方面,東亞、拉丁美洲以及非洲的需求強勁,而北美、歐洲和西亞則對化肥的需求較弱。
全球肥料需求量
年份全球肥料需求量合計氮肥磷肥鉀肥2010102.639.927.2169.72011104.540.727.8173.02012107.541.128.2176.82013107.640.4281762014111.941.530.4183.8預計,未來五年(2015 年-2019 年)全球肥料需求的年增長率大約為1.5%-2%之間,到 2019 年全球肥料需求量預計將達到 1.994 億噸。三個主要肥料品種都將錄得增長,其中氮肥預計年增長率 1.3%,磷肥預計年增長率 2.1%,鉀肥年增長率預計 2.4%。
�、趪H農藥供需情況
A、 國際農藥供給情況
世界人口和糧食的需求不斷增加,使得全球對農藥的剛性需求不變,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化學農藥仍將是植物保護的主體。據報道,2019 年全球植物保護市場將達到 759 億美元。全球農藥產量將從 2013 年的 230 萬噸增加到 2019 年的 320 萬噸,2014—2020 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 6.1%。
B、 國際農藥需求情況
近年來,世界農藥市場持續增長,2014 年全球作物用農藥市場銷售額為566.55 億美元,同比增長 4.5%;而 2015 年,受美元走強、農產品價格下滑以及天氣不利(厄爾尼諾現象導致的弱季風氣候)等因素影響,全球作物用農藥市場完成銷售額 518.35 億美元,同比急速下行 8.5%。
全球農藥市場銷售額
(2)中國市場供需情況
�、僦袊使┬枨闆r
A、中國化肥供給情況
我國是農業和化肥生產大國,化肥生產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約 90%的化肥應用于農業生產。我國的化肥結構以氮肥為主,2014 年中國化肥行業產量達到6933.69 萬噸,同比減少 0.7%,其中氮肥產量(折純量)為 4651.65 萬噸,同比減少 3.4%,占化肥行業產量的比例為 67.09%,尿素為氮肥的主要品種,2014 年尿素產量 3217.83 萬噸,同比減少 3.46%,占氮肥比重達到 69.18%。磷肥產量(折含 P 2 O 5 純量)為 1669.93 萬噸,同比增加 2.6%,鉀肥(折純量)為 610.47 萬噸,同比上漲 13.6%。
2010-2014 年中國化肥行業產量(折純量)
2010-2014年中國氮磷鉀化肥產量增長率情況
2007-2014年中國化肥行業產值情況
我國氮磷鉀化肥近年來產量增長率均走出下降趨勢,其中化肥及氮肥產量連續兩年負增長,2014年磷肥產量小幅上漲。鉀肥產量自2010年來整體保持穩步上漲態勢,產量均高于400萬噸,2012年我國鉀肥產量增長率一度達到24.45%的高位,產量也是2010年來首次突破500萬噸,達到521.96萬噸。此后兩年一直保持增量減速的態勢。增長率由2012年的24.45%逐步下滑至2014年的2.94%。在產值方面,我國化肥總產值持續保持上漲趨勢,但其增長率逐年降低,化肥行業總產值占GDP比重較為穩定,維持在1.4%左右的水平。
化肥生產依賴于煤炭、天然氣、磷礦、鉀鹽等礦產資源,我國的化肥生產主要分布在湖北、山東、貴州、青海、河南、四川、山西、新疆等礦產資源豐富的省份。其中氮肥的生產,以尿素為例,主要集中在山東、河南、新疆、四川、湖北、安徽和山西等地。磷肥的生產主要集中在湖北、貴州、云南及四川等地。
2010-2014年我國主要化肥生產省份產量圖
2014年我國化肥生產省市分布情況
我國鉀資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于青海及新疆南部,該地區開采難度較大、運輸不便,導致我國沿海地區長期依靠進口來滿足國內的鉀肥需求。據統計,2014年我國鉀肥進口量為803.11萬實物噸,比2013年同比增長33.19%。但是憑借青海、新疆等省區富集的鹽湖資源,通過加大項目投入和優化產業布局,國內已培育了青海鹽湖工業、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藏格鉀肥、青海中信國安科技等一大批大型骨干企業和企業集團,形成了青海察爾汗和新疆羅布泊兩大鉀肥生產基地,且其產能已達到全國鉀肥產能的75%。近年來,我國鉀肥的對外依存度已經逐漸下滑。截至2013年末,我國鉀肥對外依存度已降低至36.47%,行業自給率已超過50%。
2012-2013年我國鉀肥對外依存度
相較于鉀肥供不應求的情況,我國的氮肥和磷肥供給充足且產能過剩嚴重,近年來,國家政策逐漸放松了化肥的出口政策,通過促進出口緩解國內的過剩產能。
2010 至 2015 年我國氮肥進出口情況
我國氮肥除了滿足國內需求外,也進行了大量的出口。凈出口額近年來在關稅政策放松的環境下也呈現出單邊上揚的態勢。
B、中國化肥需求情況
化肥和糧食產量的高度相關性決定化肥需求增量。化肥作為糧食的“糧食”,是農業生產中的重要戰略資源,據研究,化肥施用量越多,糧食單位面積產量也越多,1978-2006 年間化肥投入對糧食產量增長的彈性值為 0.20,貢獻率達到56.81% 20 ,是所有投入要素中貢獻最大的一項。我國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由2010 年的 5,561.68 萬噸增長至 2014 年 5,995.94 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1.90%。
2010-2014年我國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情況
化肥對于糧食的增產有巨大的作用,然而,其弊端也在逐漸顯現。我國糧食作物的用肥量水平遠遠高于發達國家,過度施肥、盲目施肥問題日益嚴重,造成了農業面源污染,影響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增加了農業生產成本。且化肥對糧食增產的效果也在逐漸降低。2015 年 4 月 20 日,農業部下發了《<到 2020 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推進落實方案》,方案提出到 2020 年化肥利用率達到40%,比 2013 年提高 7 個百分點,力爭實現農作物化肥施用量零增長目標。未來,將通過減少不合理施肥、推進精準施肥、調整施肥結構、改進施肥方式以及新型肥料替代化肥等方式來達成此目標,這將對化肥的需求造成一定影響。
我國農用化肥需求主要集中在主要農作物生產大省,其中河南、山東、湖北、安徽、河北、江蘇、廣西、黑龍江、四川及廣東在 2014 年的化肥施用量為全國最大的十個省份,其化肥施用量占全國化肥施用量的 59%。
2014 年我國農用化肥施用量省市分布情況
②中國農藥供需情況
A、中國農藥供給情況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已形成了包括科研開發、原藥生產、制劑加工、原材料及中間體配套的較為完整的農藥工業體系,農藥的生產能力與產量已處于世界前列,產品質量穩步提高,品種不斷增加,為農業增產增收提供了強有力支持。根據防治對象,化學農藥原藥可分為殺蟲劑、殺菌劑、殺螨劑、殺線蟲劑、殺鼠劑、除草劑、脫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等,其中殺蟲劑、殺菌劑及除草劑為主要品種。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藥生產國,據統計,2014 年,我國化學原藥農藥產量達到 374.4 萬噸,同比 2013 年增長 17.39%;殺蟲劑 2014 年產量 56.07 萬噸,同比下降 8.49%;除草劑 2014 年產量 180.35 萬噸,同比小幅上漲 0.21%;殺菌劑 2014 年產量 22.96 萬噸,同比上漲 12.78%。
2010-2014 年我國化學農藥原藥產量情況
化學農藥原藥殺蟲劑除草劑殺菌劑2010234.2074.60105.5016.762011264.8071.10117.3015.032012354.9081.34164.8014.392013318.9561.27179.9820.352014374.456.07180.3522.95我國常年生產260多個原藥品種,3,000多個制劑品種。2014年農藥生產結構中,除草劑占比48.17%,是占比最大的農藥品種,殺菌劑和殺蟲劑分別占6.13%和14.98%。
2014年我國農藥生產結構情況
根據《農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到2015年高效、安全、經濟和環境友好的農藥品種占總產量的50%以上,高毒、高殘留品種的產量由5%降至3%以下。
B、中國農藥需求情況
2014年數據顯示,全國農作物病蟲草鼠害發生面積69.8億畝次,比上年減少3.1億畝次,減少4.25%。全年累計防治面積83.7億畝次,比上年減少2.5億畝次,減少2.87%。我國小麥、水稻、玉米等主要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30%,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 。
2010-2014年農藥使用量
我國是目前農藥施用量最多的國家,約占世界總消費量的30%,年均農藥施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我國粗放型的農藥施用現狀導致我國農業面源污染問題日益嚴峻,研究表明,我國農藥的利用率不到30%,其余70%都進入環境 。迫于農藥施用現狀的壓力,農業部在2015年2月下發了《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主要農作物農藥利用率達到40%以上,比2013年提高5個百分點,力爭實現農藥使用量零增長。未來將通過減少施藥次數、施藥劑量和農藥流失來提高防治效果,農藥的需求預計會因此受到一定影響。而高效、低毒、低殘留的高端農藥需求將會得到增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影響農資流通行業發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析
- 下一篇:國外農資流通概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