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電總局副局長田進:解析廣播電視節目創新總思路
2016/9/29 10:52:54 來源:光明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9月27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山西太原召開廣播電視節目自主創新座談會。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和各省級廣播電視臺負責同志,以及部分社會節目制作機9月27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山西太原召開廣播電視節目自主創新座談會。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和各省級廣播電視臺負責同志,以及部分社會節目制作機構、節目嘉賓、專家、媒體代表共90人參加這次座談會。會上,中央電臺、中央電視臺、山西廣播電視臺、北京衛視、上海東方衛視、遼寧廣播電視臺、唯眾傳媒7個廣播電視機構介紹了開展節目自主創新的做法和體會。《走進大戲臺》《歌從黃河來》等節目嘉賓和北京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高校教授提了意見建議。
田進副局長講話透露了廣播電視節目自主創新的新思路。要點如下:
當前廣播電視節目創新創優已經形成了良好的氛圍
2015年5月召開的廣播電視節目創新創優研討會,和2016年6月印發的《關于大力推動廣播電視節目自主創新工作的通知》,在全系統和社會產生強烈反響,應該說,當前廣播電視節目創新創優已經形成了良好的氛圍,無論政策措施、輿論環境還是從業人員的心態都進入了良好狀態。廣電機構從業人員創新熱情高漲,主動策劃提案,全身心投入創作,這一良好的局面的確前所未有。《我有傳家寶》《等著我》《中國詩詞大會》《致我們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記》《走進大戲臺》《我是演說家》《歌從黃河來》等高質量的創新型節目,讓人耳目一新。特別是《人說山西好風光》《超級老師》《有請主角兒》《開課啦》等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的廣播電視節目,深受廣大受眾歡迎,并初步形成了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營養和力量、到火熱的現實生活中獲取靈感和素材等好經驗。
推進廣播電視節目自主創新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節目自主創新是廣播電視履行職責使命的必然要求。廣播電視是宣傳思想工作的前沿陣地和重要領域,廣播電視節目是大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以堅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覺實現文化自強,大力推動節目自主創新,努力創作生產出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秀節目,自主研發出具有中華文化基因和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原創節目模式。
——節目自主創新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提高節目質量,推出精品力作,創新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適應廣大人民群眾求新求變的精神文化需求,創新是必備的品格和素質。落后于社會發展,落后于審美變化,受眾就不愛聽、不愛看,廣播電視就難以起到應有的作用。我們必須積極適應廣大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點新變化,牢固樹立創新意識,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把更好更多的創新型節目奉獻給人民。
——節目自主創新是促進廣播電視事業繁榮發展的必然要求。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推進節目自主創新,關系廣播電視核心優勢的發揮和核心競爭力建設,關系廣播電視的未來發展,是應對媒體格局變化、提高核心競爭力、把握融合發展自主權的戰略抉擇,也是在新形勢新條件下鞏固提升主流媒體、做強做大主流媒體的必然選擇。
推進廣播電視節目自主創新的五個維度:使命、靈魂、根基、精品、環境
——堅持正確方向,明確創新使命。必須始終堅持媒體的黨性原則,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文藝觀,牢牢把握正確導向,緊緊圍繞忠實履行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文藝工作的職責使命,來推進節目自主創新。要正確處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努力實現二者相統一、共增長。
——弘揚中國精神,堅守創新靈魂。推進廣播電視節目自主創新,必須大力弘揚中國精神。要把中國精神貫穿進自主創新全程,體現到主題選擇、情景設置、規則制定、人際互動等各環節,形神兼備地表達中國人、中華民族的世界圖景、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和道德觀念,潛移默化地展示“中國人的獨特精神世界”,傳遞“百姓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讓中國精神更廣泛深入地在全社會落地生根。
——扎根人民生活,厚植創新根基。審視近年來在創新表達中有突破、贏得人民認可喜愛的廣播電視節目,從普通百姓故事中提煉真情實感,從火熱現實生活中汲取素材養分,從鮮活的基層實踐中把握時代脈搏,是作品成功的根本之道。脫胎于生活沃土、反映人民真實情感的原創節目,理應比引進模式節目更有活力和生命力,更能得到群眾的真心喜愛,對此,我們要有信心、有勇氣。
——提高能力水平,多出創新精品。開展自主創新,推出更多三性統一的精品節目是核心目標。廣播電視工作者要按照習總書記的要求,不斷提高學養、涵養、修養,努力掌握“幾把刷子”,不斷提高自主創新的能力和水平。要善于借鑒中華美學的藝術理念和表現方法,與現代文藝形式、樣態、手段、技術相結合,打造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原創節目模式,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傳揚中華文化。
——強化激勵約束,優化創新環境。總局將在抓好現有政策和措施執行的同時,根據自主創新的新態勢新需求不斷健全完善相關政策、機制和措施,進一步強化指導創新、規范創新、服務創新的職能。各廣電機構要從實際出發,以自主創新為中心環節,積極規劃設計節目創新制作生產運營體系,積極培育創新機構和創意人才,積極建立健全創新的激勵約束機制,不斷激發節目自主創新的活力和創造力。
推進廣播電視節目自主創新的幾個關鍵詞
——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要善于用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的節目,在平實真摯中傳遞出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實現節目創新的“三個轉變”,即從經濟驅動到創意驅動的轉變,從包裝炒作到內容制勝的轉變,從服務廣告客戶到服務人民群眾的轉變,在創新進取中永遠堅守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初心。
——家國情懷。我們強調社會責任、社會價值、社會效益,并不是要忽視個體和個人的情感。中國文藝歷來富有家國情懷,善于以小見大,展示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個體情感與集體情感的同頻共振,把尊老愛親、敬業修身的個人品質與扶危濟困、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擔當融匯貫通。這方面我們已經有了《我有傳家寶》、《老媽駕到》等一些優秀節目典型。這些節目比那些純粹個人主義的低吟淺唱、自娛自樂要有價值的多,更值得我們鼓勵和表揚。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繼續深入開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要有文化知識的傳播推廣,更要有禮義廉恥等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的傳承弘揚,還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辯證取舍、科學揚棄,推動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僅文化類、科教類節目要傳播文化,綜藝類、娛樂類節目也要有文化含量,要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廣播電視節目的厚重底蘊。
——“四個力量”。在文化體制改革深入推進、制播分離不斷規范的過程中,電臺電視臺必須建立嚴格的導向管理制度,合作、定制、采購、審查、播出等各個環節上都要嚴守導向標準、體現導向要求,嚴防出現導向錯誤,堅決禁止內容虛假和低俗庸俗媚俗等問題。各社會機構也要注意堅持正確導向,把主旋律、正能量融入自主創新節目創作制作中,用價值觀的力量、思想的力量、文化的力量、品質的力量贏得市場、贏得受眾。
正確把握幾個熱點問題:收聽收視率、明星片酬、盜版抄襲、嘉賓職能
——堅決反對唯收聽收視率。決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銅臭氣。各播出機構、制作機構都要本著對國家、對人民、對子孫后代負責的態度,認真嚴肅地考慮作品的社會效果,不偏離正確價值觀,不迎合低級趣味,不搞低俗庸俗媚俗。
——改變部分綜藝節目明星片酬過高的不合理現象。建立科學合理的資源配置體系,人力資金要向節目策劃創意等環節傾斜,把明星片酬控制在合理區間內,切實降低明星片酬在節目成本中的比重。
擺脫過度依賴明星提高收視率的錯誤做法,把人民做為節目表現主體和服務主體,從人民的實踐創造和發展追求中激發創作靈感、汲取創新力量,著力在生活的沃土里培植自主創新的深厚根基。
——防止盜版抄襲、粗制濫造。要發揚首創精神,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防止簡單模仿導致的盜版抄襲、千篇一律。要發揚工匠精神,堅持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克服急功近利心態,防止“快拍、快編、快播”導致的快餐式消費。
——嘉賓要發揮正向引導作用。節目嘉賓是在社會和業界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要注意形象、注意影響,積極傳遞正確的價值觀,積極發揮正向引導作用。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產業互聯網開啟萬億市場空間
- 下一篇:2016年我國煤制乙二醇上下游市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