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醫藥工業行業細分領域需求規模測算
2016/10/9 10:53:5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藥主要起源于中國,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用于預防、診斷、治療疾病或調節人體機能的藥物。多為植物藥,也有動物藥、礦物藥及部分化學、生物制品類藥物。中藥按加工工藝分為中成藥、中藥材。中成藥是以中草藥為原料,經制劑加工制成各種不同劑型的中藥制品,包中藥主要起源于中國,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用于預防、診斷、治療疾病或調節人體機能的藥物。多為植物藥,也有動物藥、礦物藥及部分化學、生物制品類藥物。中藥按加工工藝分為中成藥、中藥材。中成藥是以中草藥為原料,經制劑加工制成各種不同劑型的中藥制品,包括丸、散、膏、丹等各種劑型。從整個醫藥行業的結構看,截至 2014 年,整個醫藥行業中,中藥行業(包括中成藥制造和中藥飲片加工)的銷售收入約占 30%。具體如下圖所示:
2014年我國醫藥行業結構(按收入統計)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增長趨勢看,根據工信部的數據顯示, 2014 年中藥行業的主營業務收入高于行業平均增長水平,其中中藥飲片行業實現收入 1,495.63 億元,同比增長15.72%;中成藥制造行業實現收入 5,806.46 億元,同比增長 13.14%。據南方藥經濟研究所發布的《 2015 年度中國醫藥市場發展藍皮書》顯示,“十一五”期間中藥行業的年復合增長率為 20.79%。進入“十二五”初期,增速有所提高,最高峰 2011 年增長 34.73%, 但到了 2014 年則有所下滑, 當年完成總產值 6,141億元(見下圖)。
2010—2014 年中成藥工業總產值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盈利能力方面,2016年1-6月,醫藥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449.67億元,同比增長14.61%,高于全國工業整體增速8.41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提高1.76個百分點。各子行業中,利潤增長最快的是化學原料藥、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但與此同時,制藥設備的利潤出現負增長。而利潤占比最高的是化學藥品原料藥和中成藥生產,分別是31.23%和22.52%,利潤占比超五成。
2016年上半年中國醫藥工業凈利潤分布情況
2016年上半年醫藥工業各業務利潤占比
在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形勢下,隨著醫改的不斷推進以及相關政策的實施,藥品流通市場規模穩步增長,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企業創新業務和服務模式不斷出現,運營效率穩步攀升。
國外的醫藥產業經過長期的發展,產業鏈已較為成熟,市場集中度較高,已形成一些跨國藥企集團,包括諾華、輝瑞、羅氏、賽諾菲、默克等,主要分布在北美、歐洲等醫藥產業發展早、容量大的發達國家。與歐美國家相比,我國的醫藥產業起步較晚,產業化發展相對滯后。
在我國醫藥行業發展的初期階段,產業集中度較低,企業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行業產能重復建設、過度競爭及資源浪費等情況。近幾年,我國政府大力支持醫藥行業發展,出臺了多項扶持行業發展的產業政策。在良好的政策環境下,我國的醫藥行業市場建設日漸完善,市場化程度逐漸提高,同時隨著行業兼并重組的不斷加速,市場集中度也逐漸上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