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我國建材工業行業回顧及2016年發展現狀分析
2016/12/9 10:28:1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5年,建材工業面對產能嚴重過剩、市場需求不旺、下行壓力加大的嚴峻形勢,認真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努力克服各種困難,行業經濟運行趨于下行但總體企穩。一)產品產量有升有降。2015年12月份水泥產量19,797萬噸,同比下降3.7%;202015年,建材工業面對產能嚴重過剩、市場需求不旺、下行壓力加大的嚴峻形勢,認真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努力克服各種困難,行業經濟運行趨于下行但總體企穩。
一)產品產量有升有降。2015年12月份水泥產量19,797萬噸,同比下降3.7%;2015年1-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水泥產量234,796 萬噸,同比下降4.9%。產能嚴重過剩的平板玻璃產量為7.4億重量箱,同比下降、8.6%,水泥產量是25年來的首次負增長。低耗能低排放的加工產品產量保持正增長,如:商品混凝土16.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1%,鋼化玻璃4.6億平方米,同比增長7.5%。
2015年我國水泥月度日均產量走勢圖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二)主營收入增速大幅下降。規模以上建材企業主營業務收入7.3萬億元,同比增長3.3%,增速同比降低6.8個百分點。其中,水泥制造業8897億元,同比降低9.4%,平板玻璃596億元,同比降低14.3%。水泥制品、建筑陶瓷、玻璃纖維分別完成9248億元、4511億元、165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2.9%、9.7%。
2011-2015年我國建材行業經營數據分析
2015年我國建材行業主要細分產業銷售收入統計
三)經濟效益明顯下滑。規模以上建材企業實現利潤4492億元,同比降低6.9%。其中,水泥行業利潤330億元,同比下降58%,平板玻璃行業利潤12億元,同比下降12.4%。盡管建材行業中玻璃纖維、隔熱材料、衛生陶瓷等行業利潤保持較快增長,其中玻璃纖維行業增速高達18%,但仍難填補水泥行業巨大的下降空間。
四)產品價格五年最低。“十二五”期間建材產品價格呈拋物線走勢,2015年出廠價格總體水平比2014年低3.3%,是五年中最低水平。其中,水泥年平均出廠價格每噸270元,比2014年低29元;平板玻璃年平均出廠價每重量箱63元,比2014年低0.3元。
五)投資增速下降但結構優化。建材工業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5萬億元,同比增長6%。其中:水泥、平板玻璃行業投資不斷下降,但低能耗加工制品業遠高于全行業增速,其中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建筑用石開采與加工、磚瓦及建筑砌塊、輕質建材占據前四位,年投資額均超過1000億元。
六)出口結構向好。2015年建材產品出口383億美元,同比增長6.1%,雖然增速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低的,但從出口產品價格看,建材出口競爭力增強,全年建筑衛生陶瓷出口額達138億美元,同比增長15.8%;從出口產品種類看,建筑衛生陶瓷、建筑用石、建筑與技術玻璃等3類產品已占出口總額的69%。
2015年建材工業經濟運行之所以能夠“降中有升”、“穩中有好”,主要得益于:一是化解過剩產能成效初顯。水泥和平板玻璃行業投資增速持續下降,在各子行業中,水泥退居第五位,全年不足1000億元,平板玻璃位居第十三,有效減緩了效益下滑。二是技術進步明顯加快。脫硫、脫硝、除塵等在業內加速推進,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垃圾和產業廢棄物發展勢頭良好,智能制造、兩化融合加快進行,帶動行業運營成本下降。三是新興產業發展提速。精細陶瓷、閃爍晶體、耐高壓復合材料等高附加值產品日趨成熟,水泥制品、輕質建材、隔熱隔音、技術玻璃等新興產業持續保持10%以上快速增長。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