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醫藥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前景預測
2017/1/1 10:36:1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自2011 年起,受到醫保控費、藥品招標降價等因素的影響,醫藥行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增速逐漸下滑,收入增速從20%以上的增速逐漸下滑到2015年底的9.1%,利潤增速也下滑了12.9%。今年以來,行業利潤增速有所回升,1-10 月醫藥制造自2011 年起,受到醫保控費、藥品招標降價等因素的影響,醫藥行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增速逐漸下滑,收入增速從20%以上的增速逐漸下滑到2015年底的9.1%,利潤增速也下滑了12.9%。今年以來,行業利潤增速有所回升,1-10 月醫藥制造業利潤總額為2355.7 億元,累計同比增速達到了15.5%,為近兩年來新高。主營業務收入總額為23348.5 億元,累計同比增速維持在10%附近,行業整體見底回升態勢明顯。
2011-2016年中國醫藥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累計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在子行業方面,根據工信部發布的數據。2015 年以來,在化學藥、中藥和生物制品三大子行業之中,化學藥的收入和利潤增速位居前列。2015 年底以來,受到維生素等大宗原料藥價格上升的影響,化學原料藥行業景氣度大幅度提升,今年1-9 月主營業務收入總額為3580.12 億元,累計同比增速為9.31%;利潤總額為302.30 億元,累計同比增速為32.85%,相比去年同期的14.25%的利潤增速有了大幅提升。化學制劑行業的業績也出現了回暖,1-9 月主營業務收入總額為5486.48 億元,累計同比增速為10.82%,利潤總額為680.37 億元,累計同比增速達到了18.76%,高于去年同期11.15%的水平,預計今年化學制藥行業的收入和利潤增速將比去年進一步提升,行業已經度過了最為困難的時期。
2015-2016年中國醫藥制造業主要子行業收入累計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2015-2016年中國醫藥制造業主要子行業利潤累計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在終端銷售額方面,今年前三季度藥品市場銷售額為11280 億元,同比增速降至7.9%。其中,醫院市場藥品銷售7738 億元,同比增加7.6%;零售市場藥品銷售2525 億元,同比上升8.5%;基層醫療終端藥品銷售額為1027 億元,上漲13.2%;三大終端分占前三季度藥品市場的68.6%、22.3%和9.1%。基層醫療終端受益于分級診療的推進、醫保支付政策的傾斜、社區診療環境的改善以及基層醫療機構允許配備非基本藥物目錄等因素影響,近年來銷售額增速持續大于醫院市場藥品銷售額增速。近日國務院召開會議,通過了“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部署今后五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要求重點加強基層和臨床服務能力,推動醫療服務重心下移和診療資源下沉;以基層首診為導向,在居民自愿前提下大力推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明年在85%以上的地市開展多種形式的分級診療試點。隨著相關政策的逐步落實,我們認為在“十三五”期間,基層醫療終端的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其增速有望超過公立醫院市場。
2011-2016年中國不同終端藥品銷售情況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從各個重要終端市場之中化學藥各類別藥物銷售額所占比例來看,全身抗感染藥物仍然占據了主導地位,在公立醫院和基層醫療終端之中均占據了最大規模的市場份額,但由近年來衛生部門限制抗生素類藥物在臨床上使用的頻率,在各類醫療終端的份額均處于不斷地萎縮之中。而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劑、心血管系統藥物、血液與造血系統藥物和消化系統和代謝藥銷量占比持續增加。其中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劑類藥物的市場份額提升速度較快,在城市和縣級公立醫院的銷售額占比分別從2014 年的11.75%和9.81%提升到2015 年的14.75%和6.34%。近年來我國居民疾病譜逐漸發生變化,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病率逐漸提升。由于人群疾病譜的變化是長期的趨勢,因此在未來這些藥物的需求將持續增長,其增速將超過平均水平,市場份額也將進一步擴張。
城市公立醫院部分藥物類別銷售額占比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縣級公立醫院部分藥物類別銷售額占比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城市社區醫院衛生部分藥物類別銷售額占比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鄉鎮衛生院部分藥物類別銷售額占比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目前,我國醫藥消費主要的支出方仍然是醫保基金。從醫保基金的結存情況來看,三大醫療保險基金之中,新農合的收支平衡情況較為緊張,2015 年其結存率僅為9.79%;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包括職工和居民)情況稍好,為16.81%。2016 年1 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將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保)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農合)兩項制度整合,建立其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并要求充分考慮并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地區差異,保障城鄉居民公平享有基本醫保待遇,以及遵循保障適度、收支平衡的原則,均衡城鄉保障待遇,逐步統一保障范圍和支付標準,為參保人員提供公平的基本醫療保障。相比起其他兩類醫療保險,新農合報銷比例相對較低,由于合并之后,要求報銷標準就高不就低,醫保用藥范圍也有所擴大,因此未來醫保支出將有進一步提升的可能,控費的壓力仍然不小。2016 年6 月國家衛生計生委要求各個地區盡快確定醫療費用增長幅度,提出到2017 年底,全國醫療費用增長幅度要降到10%以下,我們預計未來醫保控費相關政策仍將持續,支出增速難有較大幅提升,預計未來醫保基金支出的復合增速將維持在10%左右。
2007-2015年中國各類醫保收入和支出增速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2007-2015年中國各類醫保結存情況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2015 年7 月起,CFDA 開始對已申報生產或進口的待審藥品注冊的臨床試驗數據進行核查,截止到目前已經進行了多批次的現場檢查;隨后在2015 年11 月,CFDA 發布了《關于藥品注冊審評審批若干政策的公告》,通過提高藥品注冊申請的評審標準、規范改良型新藥的審評審批和實行同品種集中審評等手段來解決長期存在的藥品注冊申請積壓問題,提高藥品審評審批的質量和效率;2016 年2月CFDA 再次對化學藥品注冊分類進行了修訂,其中的亮點在于將新藥的定義由“中國新”提升為“全球新”,并明確提出仿制藥應當在質量與療效與原研藥品保持一致。
這些措施一方面從源頭上限制臨床試驗流程不規范、數據不真實的注冊申請進入評審渠道,同時提高了仿制藥的評審標準,有助于逐步消化積壓的注冊申請,從2015 年4 月起,CDE 每月接受新的藥品注冊申請和受理號數量呈現下降趨勢;另一方面CDE 也加快了評審速度,2016 年1-9 月,國家總局藥品審評中心已經完成審評任務8868 件,是2015 年同期的2 倍。待審注冊申請數量也由2015 年最高峰時的22000 多件下降到今年11 月8 日的10661 件。這些措施為優先評審政策的推出和執行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新的藥品注冊申請和受理號數量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2013-2016年中國待審藥品注冊申請數量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