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智能汽車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前景分析
2017/1/15 10:26:1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汽車智能化浪潮來襲 勢不可擋谷歌無人駕駛車帶來的智能汽車主題投資機會并非曇花一現,汽車智能化浪潮來襲,勢不可擋。2015 年谷歌無人駕駛車亮相并實施路測,智能化風潮開始蔓延,汽車行業充滿了無人駕駛、ADAS、V2X 等字眼,雖然主(一)汽車智能化浪潮來襲 勢不可擋
谷歌無人駕駛車帶來的智能汽車主題投資機會并非曇花一現,汽車智能化浪潮來襲,勢不可擋。2015 年谷歌無人駕駛車亮相并實施路測,智能化風潮開始蔓延,汽車行業充滿了無人駕駛、ADAS、V2X 等字眼,雖然主題投資熱情有所減退,但不可否認,全球汽車產業已經站到了從傳統汽車到智能汽車的浪潮中。
為什么當下的智能汽車會成為勢不可擋的浪潮?我們認為,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因素交織共同發揮作用:一是汽車電子化開啟智能化大門,電子化發展的積累從量變轉向質變;二是消費升級和購車人群年輕化的趨勢下推動汽車智能化發展;三是各國的支持政策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第一,汽車智能化的基礎是電子化,汽車電子在技術進步和多方支持下,從一開始的簡單元器件,逐步向越來越龐大和復雜的系統級零部件演進。
第二,消費升級和購車人群年輕化成為汽車智能化發展的強大動力。目前購車需求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首購需求,對應人群主要集中在四五線城市以及 85 后左右的年輕群體;另一類是換購需求,按照用車周期 5-7 年估算,主要為 2010 年前后購車的人群。
隨著消費水平的提升,四五線城市的首購人群和 85 后左右的年輕群體,對汽車電子相關的配置需求度逐步提升。此外,據統計顯示,30 歲以下的年輕人用戶逐步成為中國車市的新生力軍,跟隨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一代更加關注智能互動。
30 歲以下年輕人用戶逐步成為中國市場新生力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第三,各國政府對智能汽車的支持為其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發達國家如美國、歐洲、日本等都出臺了不同的標準和規范支持智能汽車的發展,我國在《節能與智能汽車技術路線圖》中也再次明確提到2020年輔助駕駛/部分自動駕駛車輛的市場占有率要達到50%的目標。
各國對 ADAS系統的政策要求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單車智能提速 ADAS 是實現無人駕駛的前提
1 、汽車智能化是系統工程 ADAS 是無人駕駛的前提
汽車智能化的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無人駕駛是汽車領域的終極目標。汽車智能化的發展軌跡預計沿著“車載娛樂—汽車安全—輔助駕駛—人車交互—智能交通—車聯網—無人駕駛”的路徑發展,無人駕駛將是終極目標,目前包括互聯網公司和傳統車企都在實驗自己的無人駕駛車輛。
無人駕駛汽車推出計劃表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無人駕駛是循序漸進的過程,ADAS 實現單車智能駕駛,是無人駕駛的第一步。
根據劃分,無人駕駛分為五個階段,從完全不具備自動駕駛功能汽車的L0階段到完全自動駕駛汽車L4階段;ADAS,是利用安裝于車上的各式各樣的傳感器,第一時間收集車內外的環境數據,進行辨識、處理,從而能夠讓駕駛者在最快的時間察覺可能發生的危險,以引起注意和提高安全性的主動安全技術,分為識別預警類和主動干預類,基本上預警類對應 L0,逐步過渡主動干預類對應 L1+L2,單車智能化提速的過程中,交織車與 X(人、車、路、云端等)智能信息的交換等,最終達到 L3、L4 的階段,呈現無人駕駛的形態。
ADAS 是實現無人駕駛的前提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 、ADAS 由三個層面構成 建立在底盤控制技術上的執行層是關鍵
ADAS 由感知、判斷規劃、執行層三個層面構成。感知層如同五官,通過攝像頭、雷達等多種傳感器感知收集車輛行駛中的實時狀態;判斷層如同人們的大腦,通過智能算法、地圖、導航等立體式設備和信息整合給出對于感知的判斷及路徑的規劃,輸入到執行層人機交互界面;執行層如同人們的四肢,在底盤控制技術的技術上發展而來的如 LKS、AEB、ACC 等。
ADAS 不同層面相關設備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層面組成的 ADAS功能模塊舉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執行層是整車實現智能化的關鍵要素,認為卡位執行端的企業,未來有望整合環境、感知等模塊獨立推出相關產品,成為一級集成供應商。現在汽車智能化的執行層通常有 ECU 通過電機等控制器實現對汽車各種系統的控制,所以執行層的產品不同于感知和判斷層面的產品,不僅需要有電子行業方面的積累,也需要有強大傳統汽車零部件技術的積淀。認為底盤控制技術是感知層傳感器公司、判斷層軟件算法公司缺乏的,只掌握在車企或者核心零部件手中,控制執行端的企業,未來有望整合環境、感知等模塊獨立推出相關產品,成為一級集成供應商。
(三)單車智能- 網聯汽車 汽車作為平臺潛在市場巨大
汽車智能化的路徑從單車智能化起步,未來向整車聯網化發展。如同手機,首先是手機自身具備智能化的功能,然后發展到便捷的上網和享受云端的各種服務。
汽車聯網后作為平臺潛在市場巨大。車聯網將開拓新盈利模式,在傳統模式下,主要是以前向收費的 TSP 盈利模式。以通用汽車(GM)的安吉星(Onstar)為例,每年收取服務費,費用在 199-799 美元之間。其它車廠下屬的 TSP 同樣依靠這種模式盈利。但這種模式的弊端十分明顯,很多車主的續費意愿不強。而車聯網將產生后向收費的可能。此外,車聯網運營盈利模式豐富。
車聯網拓展汽車產業盈利模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車聯網運營盈利模式豐富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