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分級診療行業發展概況分析
2017/1/18 10:36:1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5年“兩會”首提“健康中國”,“全民大健康”時代降臨。2016年國家衛計委在衛生計生工作要點中提出了要在70%的地區開展試點。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和信息不對稱導致2015年“兩會”首提“健康中國”,“全民大健康”時代降臨。
2016年國家衛計委在衛生計生工作要點中提出了要在70%的地區開展試點。
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和信息不對稱導致“看病難、看病貴”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城鄉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城鎮顯著高于農村。
地區之間醫療資源需求很不平衡。直轄市和中東部經濟發達省市人口老齡化的程度比較嚴重,西部經濟欠發達省份老齡化程度相對較小。
多部委高度關注,醫改重點地位驅動分級診療推動。
分級診療政策密集,從上到下各省市相關政策逐步落地。
政策指明社區醫療建設方向,家庭醫生或打開分級診療新局面。
近期分級診療主要政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4年平均每機構每年就診人次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4年醫療機構分布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分級診療的三級體系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分級醫療核心:
首診與轉診制度。
全科醫療與專科醫療的分工合作。
最終實現將每個病人置于最為適合的醫療層級中,達到病人醫療需求與診療手段的高效率的匹配。
分診醫療最基礎的部分就是首診體系,以最為完善的英國NHS體系為例,以GP診所(全科醫生診所)作為基層醫療的主干。
國內家庭醫生人均遠低于英國,英國每10萬人口,有5-10個全科診所,50個左右的全科醫生,12個社區護士,10個藥劑師。我國每10萬人衛生技術人平均不足3人。
未來家庭醫生建設空間很大:1)人員數量和素質提升。2)對醫療信息化和只能醫療終端需求增加。如電子血壓計、遠程心電圖等會普遍配備。
首診體系示意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情決定國內難以達到與發達國家一致的醫療資源配置,但分級診療不能以降低醫療質量為代價。
第三方診療平臺可兼顧質量與效率:通過第三方診療平臺,結合醫療信息化,可形成一個診斷中心兼顧若干個基層醫療服務中心的格局,以點帶面,可兼顧質量與效率。
第三方診療服務平臺與各級醫療關系示意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