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裝配式建筑行業需求客戶概述及未來前景趨勢分析預測
2017/6/4 10:27:1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目前,我國裝配式建筑行業需求主要包括:商品住宅、保障性安全工程、政府投資公建等,2016年我國裝配式建筑行業需求結構如下圖所示:2016年我國裝配式建筑行業需求結構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我國早在20 世紀50 年代就提出發展裝配式建筑,目前,我國裝配式建筑行業需求主要包括:商品住宅、保障性安全工程、政府投資公建等,2016年我國裝配式建筑行業需求結構如下圖所示:
2016年我國裝配式建筑行業需求結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早在20 世紀50 年代就提出發展裝配式建筑,但由于當時建設能力和經濟基礎的限制,裝配式建筑發展受到很大阻礙。20世紀90 年代末開始,我國開始關注建筑產品的綜合性能,提出了發展裝配式建筑。1998年我國裝配式建筑辦公室組建成立,即后來的裝配式建筑促進中心,負責全國的裝配式建筑推進工作。近年來,很多城市都出臺了推進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像北京、上海、深圳、沈陽等城市,要求在保障房建設中采用裝配式施工方式來建設。裝配式建筑的發展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市場的導向,很多房地產企業開始自發參與裝配式建筑的探索。
除此之外,行業政策和標準也得到發展。國內制定了部分關于預制裝配式建筑的規范:《CL 結構設計規程》( 2006 年) 、《預制混凝土外墻掛板》( 2008 年) ; 《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技術規范》( 2009 年)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2010 年) 、《裝配混凝土住宅體系設計規程》( 2010年) 、《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2011 年) 。
2014 年,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出臺了行業標準《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于2014 年10 月1 日正式實施。《規程》是在全面總結我國預制混凝土結構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的,并參考借鑒了外國的先進技術,涵蓋了設計、施工、預制構件生產、驗收等環節,主要技術指標設置合理,能滿足當前工程建設的需要,實施后將結束我國在裝配式混凝土領域沒有國家標準遵循的局面,在我國裝配式建筑的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
在2015 年末召開的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確定了2016 年住建部八大重點工作,傳遞了未來城市發展的新動向。“推動裝配式建筑取得突破性進展”被列為單獨一條。
2016年,在裝配式建筑的設計方面,全國標準有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住宅建筑設計示例(剪力墻結構)》、《裝配式住宅建筑設計規程》;在材料構件、施工驗收方面,有《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建筑技術規程》、《集裝箱模塊化組合房屋技術規程》、《輕型模塊化鋼結構組合房屋技術規程》(在編)等。除了全國標準,不乏走在前面的區域如上海市《裝配整體式混凝土住宅體系設計規程》和上海市《混凝土預制裝配式住宅構造節點圖集》等,及企業標準如唐山冀東發展集成房屋有限公司的《裝配式低層鋼結構建筑技術規程》等。
隨著裝配式建筑發展上升為國策,裝配式建筑的結構形式種類不斷豐富,健全、完善的全國標準體系成為裝配式建筑進一步發展的迫切需要。
2017年1月10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第1417號、第1418號、第1419號公告,分別發布國家標準《裝配式木結構建筑技術標準》(GB/T 51233-2016)、《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技術標準》(GB/T 51232-2016)、《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技術標準》(GB/T 51231-2016),三個標準的實施日期都是2017年6月1日。
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政府推動、企業參與、產業化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2013 年工程建設標準規范制訂修訂計劃的通知》(建標[2013]6 號)要求,有關單位研究編制了《工業化建筑評價標準》,明確了相關規定,即申請評價的工程項目應符合標準化設計、工廠化制作、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的工業化建筑基本特征。明確了參評項目的預制率不應低于20%、裝配率不應低于50%的基本要求。綜上可知,我國裝配式建筑正逐步向標準化建設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