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乘用車市場發展趨勢及競爭分析
2017/7/19 11:44:3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 、我國乘用車行業發展背景(1)經濟總量持續快速增長近年來,我國經濟規模持續快速增長。2010 年我國名義 GDP 總量達到 41.30 萬億元,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原有以出口主導型拉動經濟增長方式放緩的形勢下,我國積1 、我國乘用車行業發展背景
(1)經濟總量持續快速增長
近年來,我國經濟規模持續快速增長。2010 年我國名義 GDP 總量達到 41.30 萬億元,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原有以出口主導型拉動經濟增長方式放緩的形勢下,我國積極調整國民經濟結構,持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各環節的改革進程,加快培育消費新增長點,著力優化消費環境。2016 年我國名義 GDP 總量達到 74.41 萬億元,較 2015 年同比增長 6.70%。從經濟增長結構來看,2016 年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 38.42 萬億元,占 GDP 總量的比重為 51.63%,較 2015 年提高 1.43 個百分點;最終消費支出自 2015 年以來,對 GDP 增長的貢獻率持續保持 60%以上,最終消費已經超過投資和出口,成為我國經濟增長最主要的推動力量。經濟規模的快速穩定增長為我國汽車市場創造了良好的經營環境。
(2)城鎮化進程持續推進,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
城鎮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我國城鎮化率已從2006 年的 44.34%提高至 2016 年的 57.35%,截至 2016 年底,我國城鎮常住人口已達7.93 億。伴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及城鎮化進程的持續推進,我國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步增加,居民購買力不斷增強,推動汽車消費市場的持續發展。2006 年至 2016 年,全國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從 11,759 元增長至 33,616 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1.08%;全國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從 3,587 元增長至 12,363 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3.17%。
(3)交通網絡持續完善
我國交通網絡規模不斷擴大, 2006年至 2015 年,我國公路建設投資額、公路里程數和高速公路里程數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為 11.44%、3.17%和 11.79%。截至 2015 年末,我國高速公路總里程數達到 12.35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位。2016 年,我國新增高速公路 6,000 多公里,總里程突破 13
萬公里。交通設施的不斷完善拉動了國民經濟增長,并促進了我國汽車行業的發展。(4)社會融資規模快速增長,汽車金融市場發展空間廣闊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社會融資需求也快速增長。截至 2016 年末,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已達 155.99 萬億元,同比增長 12.92%。我國消費信貸市場的發展更為迅速,全國消費信貸余額從 2006 年的 2.40 萬億元增長到 2015 年的 18.95 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 25.81%。我國消費信貸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體現了汽車金融市場廣闊的發展空間。
2 、我國乘用車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1)我國乘用車銷量持續上升,但仍存在較大的市場空間
乘用車是汽車市場的重要構成部分。近年來,我國乘用車市場總體規模持續擴大。2016 年,我國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 15.28%,達到 2,437.69 萬輛,2006 年至 2016 年乘用車銷量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16.76%。自 2009年以來,我國乘用車銷量已連續八年蟬聯世界第一。
盡管我國乘用車市場規模迅速擴大,但乘用車千人保有量還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2014 年,我國汽車千人保有量為 102 輛,而同期全球乘用車千人保有量達 180 輛。盡管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乘用車消費市場,但車輛的千人保有量距離世界平均水平還有很大差距,我國的乘用車市場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居民收入水平將進一步提升,乘用車千人保有量規模也將進一步擴大。
(2)我國各區域乘用車市場發展不平衡,二線、三線及以下城市有望成為主要乘用車市場
由于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同區域乘用車市場發展呈現不同特征。其中,因一線城市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居民消費水平較高,乘用車市場起步較早,汽車保有量相對較高,目前已進入相對穩定的發展階段;另一方面,隨著一線城市紛紛出臺汽車限購限行政策,導致趨于飽和的一線城市汽車銷量增長愈加受到抑制。對于二線、三線及以下城市,因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乘用車市場起步較晚,目前正處于快速增長的發展階段。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二、三線及以下城市交通環境逐步改善、居民收入逐步提高,中國乘用車市場的重心開始加速向該區域轉移。
(3)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首次超過千萬輛,市場占有率逐年提高
我國乘用車市場主要包括中國品牌和合資品牌, 2016年,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為 1,052.86 萬輛,同比增長 20.50%,占我國乘用車銷量市場份額達 43.19%,比上年同期提升 2 個百分點;合資品牌銷量總計為 1,384.83 萬輛,市場份額為 56.81%。
受經濟發展階段、居民消費能力等因素的影響,中國品牌乘用車更加適合我國二、三線及以下城市居民的購車需求,隨著一線城市乘用車市場增速放緩,二、三線及以下城市乘用車市場成為未來乘用車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中國品牌乘用車作為該市場的主力,將顯著受益于該市場的快速發展。
(4)汽車保有量的提升推動二手車的交易,我國二手車市場潛力巨大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和汽車保有量的迅速提升,我國二手車市場進入快速發展通道。2016 年,我國二手車市場累計交易量為 1,039.07萬輛,同比增長 10.34%。但我國二手車市場仍處于較為初級的發展階段,存在巨大的發展潛力。隨著汽車保有量的提升、車輛更換周期的縮短及政策環境的不斷完善,我國二手車市場將持續快速發展。
3、我國乘用車金融市場
(1)我國乘用車金融市場發展現狀
汽車金融可分為廣義汽車金融和狹義汽車金融。廣義汽車金融指在汽車的生產、流通、購買與消費環節中融通資金的金融活動。狹義汽車金融通常指汽車銷售過程中對汽車經銷商或者消費者所提供的融資及其他金融服務,可以分為汽車消費金融和汽車批發金融。汽車消費金融主要包括對終端客戶的消費信貸、融資租賃等;汽車批發金融主要包括對汽車經銷商采購車輛貸款、零配件貸款、展示廳建設貸款以及維修設備貸款等。
乘用車是汽車市場的重要構成部分。我國乘用車金融市場服務于我國乘用車市場,為其提供乘用車消費金融服務及批發金融服務。其中,乘用車消費金融業務主要通過汽車貸款、信用卡分期及融資租賃的方式為乘用車消費者提供購車融資服務,并從消費者支付的利息或租金當中獲取收入;乘用車批發金融業務主要為汽車經銷商提供采購車輛貸款、零配件貸款、展示廳建設貸款以及維修設備貸款等。
2014 年我國汽車金融市場規模超過 7,000 億元,2015 年我國汽車金融整體市場規模約為 8,000 至 9,000 億元,隨著汽車銷量及汽車金融滲透率的不斷提高,汽車金融市場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盡管考慮到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可能導致乘用車金融市場的規模增速亦有所放緩,但隨著居民消費水平的提升、年輕化消費群體占比的不斷提高、個人信用征信體系以及相關法規政策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等,我國乘用車金融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
(2)乘用車消費金融市場
乘用車消費金融指乘用車銷售過程中對消費者所提供的融資及其他金融服務,包括乘用車消費信貸和融資租賃。其中,乘用車消費信貸是指由商業銀行、汽車金融公司等貸款提供者向消費者發放的用于購買乘用車的貸款,主要包括乘用車消費貸款產品和信用卡分期產品。得益于汽車金融在產品豐富度、服務水平、產品布局、審批效率及風控能力等方面的綜合優勢,我國乘用車消費金融市場汽車金融滲透率持續提升。2015年我國汽車金融貸款車輛292.60萬輛,比上年末增加 67.07 萬輛,同比增長 29.74%,占 2015 年我國汽車銷量的 11.90%,同比增長 2.30 個百分點。
隨著我國二手車交易規模的擴大及居民對二手車接受程度的提升,我國二手車消費金融市場亦快速發展。2016 年 3 月,中國人民銀行與中國銀監會聯合下發《關于加大對新消費領域金融支持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將二手車貸款的首付比例要求從 50%降低至 30%,大大增強了二手車貸款產品對于購車客戶的吸引力。
(3)乘用車批發金融市場
乘用車批發金融是指在汽車銷售過程中對汽車經銷商所提供的融資及其他金融服務,主要包括對汽車經銷商提供采購車輛貸款、零配件貸款、展示廳建設貸款以及維修設備貸款等。其中,采購車輛貸款是經銷商貸款業務的主要構成部分。隨著乘用車市場的快速增長及汽車經銷行業的持續擴張,我國乘用車采購車輛貸款規模亦快速增長,并將隨著乘用車市場的發展及汽車經銷商融資需求的進一步增加,而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汽車經銷商采購車輛主要通過向商業銀行和汽車金融貸款。其中,汽車金融通過與汽車經銷商簽訂循環借款協議的方式向其提供采購車輛貸款,在循環借款額度內,汽車經銷商根據實際資金使用情況支付利息。
由于在經銷商采購車輛貸款模式方面具備靈活性,汽車金融的經銷商采購車輛貸款規模不斷增長。2015 年汽車金融全年累計發放的經銷商批發貸款對應車輛 365.20 萬輛,比上年末增加 17.88 萬輛,同比增長 5.15%,占 2015 年我國汽車產量的 14.90%。
考慮到經銷商采購車輛貸款規模的持續增長、汽車金融與汽車經銷商之間的密切關系及整車廠商對于汽車經銷商支持力度的增強等,汽車金融的經銷商采購車輛貸款規模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4、我國乘用車金融市場發展趨勢
(1)汽車金融滲透率持續提升
“先儲蓄后消費”是我國居民傳統的消費習慣,與歐美國家比較,我國居民對于貸款購車方式的接受程度還處于較低水平。隨著消費群體的年輕化,80 后、90 后逐漸進入汽車消費的高峰,他們的消費觀念和生活理念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更易接受貸款購車方式,將進一步促進汽車消費金融市場的發展。隨著居民消費觀念的持續轉變,我國汽車金融滲透率將持續提升。
(2)汽車金融在汽車金融市場的份額進一步增長
隨著融資成本的下降,汽車金融的產品定價將更具市場競爭力。同時,由于汽車金融產品在資質要求、首付比例、貸款期限、還款方式及利率設置等方面更為靈活,且審批速度更快,服務更為專業化,隨著產品價格競爭力的增強,汽車金融的產品競爭能力將進一步提升。
(3)二手車金融業務快速增長
由于二手車貸款單筆貸款金額小、操作成本高、車輛風險較高、二手車鑒定評估體系不夠健全等,長期以來,汽車金融的二手車金融業務占比較小。目前,部分汽車金融已在二手車消費金融領域積極布局,二手車金融產品首付款的降低以及未來汽車保有量的提高、換車周期的逐漸縮短、二手車鑒定評估體系的逐步完善等因素將有效促進二手車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該部分汽車金融公司有望率先獲益。
(4)汽車消費金融產品進一步豐富
2016 年,《指導意見》提出鼓勵汽車金融公司業務產品創新;允許汽車金融公司在向消費者提供購車貸款(或融資租賃)的同時,根據消費者意愿提供附屬于所購車輛的附加產品融資。隨著我國汽車消費金融市場的發展、創新能力的提高、從業經驗的積累以及相關法規的健全與完善,汽車消費金融產品線將不斷豐富,并有望沿汽車產業鏈進一步向下延伸。汽車消費金融各參與主體也將更加注重產品設計的市場適應性,設計出個性化消費金融產品,在貸款利率、貸款期限、首付款比例、擔保條件等方面更具靈活性,以適應不同層次客戶群體的多樣性需求。
(5)信用體系進一步完善助推汽車金融市場發展
近年來,我國在信用體系建設方面取得長足進步,現已建立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以統籌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并建成了全國集中統一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等。 “到 2020 年,社會信用基礎性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基本建立,以信用信息資源共享為基礎的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基本建成,信用監管體制基本健全,信用服務市場體系比較完善,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全面發揮作用。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市場和社會滿意度大幅提高。全社會誠信意識普遍增強,經濟社會發展信用環境明顯改善,經濟社會秩序顯著好轉”。未來我國征信體系建設將進一步完善,為汽車金融市場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
5、行業地位和競爭優劣勢
(1)乘用車消費金融市場
我國乘用車消費金融市場的參與者包括商業銀行、汽車金融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和小額貸款公司等。
①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是中國汽車消費金融市場的最早參與者,其廣泛布局于全國一線、二線、三線及以下城市,主要提供汽車消費貸款和信用卡分期產品。
商業銀行的汽車消費貸款產品,通常具有利率較低、涵蓋車型范圍較廣等特點,但商業銀行汽車消費貸款資質要求較高、申請手續比較繁雜、審核時間較長。
信用卡分期是商業銀行以信用卡為載體向個人客戶提供的中短期融資服務,并收取占貸款總額一定比例的手續費。與商業銀行提供的傳統汽車消費貸款相比,客戶信用卡分期購車的成本略高,但資質要求低、審批速度相對較快,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近年來,各商業銀行大力發展信用卡分期購車業務,信用卡分期購車已成為商業銀行零售汽車貸款的重要產品。②汽車金融公司
汽車金融公司提供的主要產品為汽車消費貸款。該產品在資質要求、首付比例、貸款期限、還款方式及利率設置等方面較商業銀行信貸產品更為靈活,且審批速度更快,逐漸成為汽車消費金融市場的主要力量。與商業銀行和汽車廠商之間的合作關系相比,汽車金融公司更為了解汽車產業鏈,往往能夠全方位地把握購車群體的特點和需求,為其提供多樣性的產品和專業化的服務。而且,主機廠通常會結合市場競爭情況,聯合其授權經銷商及汽車金融公司推出多樣化的貼息購車方案,即由主機廠/銷售公司及其經銷商給予零售貸款客戶一定的利息補貼,使零售貸款客戶享受到零利率或低利率的利息優惠,在維持產品市場價格穩定性的同時,降低消費者的購車成本、促進終端消費。為提高貼息促銷的可操作性,降低客戶收到主機廠/銷售公司及其經銷商的利息補貼后按約支付至汽車金融公司的風險,貼息促銷時通常由主機廠/銷售公司及其經銷商直接向汽車金融公司支付貼息。
③融資租賃公司
融資租賃公司向各行業客戶提供服務,通常沒有特定服務對象,服務覆蓋面較廣。其在汽車金融市場所提供的主要服務即為汽車融資租賃服務。
④小額貸款公司
小額貸款公司主要為購車者提供汽車消費貸款,產品比較單一,服務水平亦不均衡,貸款審批周期相對其他市場參與主體更快。
(2)乘用車批發金融市場
我國乘用車批發金融市場的主要市場參與者為商業銀行和汽車金融公司。商業銀行主要提供經銷商采購車輛貸款、建店融資及流動資金貸款等服務;汽車金融公司主要提供經銷商采購車輛貸款、零配件貸款等服務。其中,采購車輛貸款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商業銀行為經銷商提供貸款的價格依據主要是央行公布的貸款基準利率,以及各家商業銀行根據經銷商的經營和征信情況而制定的利率浮動政策。雖然商業銀行具有資金成本低、資金來源穩定等優勢,但商業銀行對經銷商貸款的審批效率較低,操作較為繁瑣。目前,商業銀行為汽車經銷商提供的融資服務通常為一次性放款,經銷商一般在貸款到期時還款。此外,商業銀行還為汽車經銷商提供票據融資服務。
汽車金融主要為汽車經銷商提供循環貸款產品,以滿足其采購車輛融資的需要,具有審批效率高、放款快速靈活等優勢。相較商業銀行,汽車金融公司更熟悉汽車產業鏈,可以根據經銷商的銷售情況對經銷商的運營能力進行評估,參考主機廠的業務訂單量及經銷商的綜合資質、擔保能力給予經銷商相匹配的授信額度,并在支持銷售的同時及時有效的進行風險控制。
(3)我國汽車金融公司發展概況
2003 年,中國銀監會頒布《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以及《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正式允許在我國境內設立汽車金融公司,標志著我國在汽車金融機構的管理和規范方面跨出了實質性的一步。2004 年 8 月,我國首家汽車金融公司成立。2008年,中國銀監會頒布實施新版《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在汽車金融公司經營范圍上增加了發行金融債券、同業拆借及融資租賃(售后回租除外)等業務,以幫助汽車金融公司解決業務發展中面臨的融資渠道和業務范圍狹窄問題,為汽車金融公司的持續健康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進而推動了我國汽車金融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截至 2016 年底,我國經中國銀監會批準投入運營的汽車金融公司共計 25 家。
自國內首家汽車金融公司成立以來,汽車金融公司快速發展,資產規模不斷擴大,貸款余額也持續增長。截至 2015 年 12月 31 日,我國汽車金融公司期末總資產規模為 4,190.06 億元,同比增長 23.12%;期末貸款余額為 3,910.68 億元,同比增長 22.04%。隨著汽車金融行業的不斷發展及汽車金融公司競爭力的持續增強,汽車金融公司的盈利水平也在不斷提升,2015 年,我國已投入運營的 24 家汽車金融公司共實現凈利潤 74.01 億元。
單位:億元
項目2015.12.312014.12.312013.12.31總資產規模4190.063403.332600.21貸款余額3910.683204.372421.60項目2015年度2014年度2013年度凈利潤74.0158.7947.61從風險控制角度看,我國汽車金融公司的資產管理和風險控制能力優于金融行業整體水平。2015 年,汽車金融公司整體不良貸款余額為 21.22 億元,行業平均不良貸款率為 0.54%,優于同期商業銀行平均不良貸款率 1.67%。
2013-2015年汽車金融公司及商業銀行資產管理及風險控制指標對比
時間不良貸款率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汽車金融公司商業銀行汽車金融公司商業銀行汽車金融公司商業銀行2013.12.310.45%1.00%18.29%12.19%296.55%282.70%2014.12.310.41%1.25%17.34%13.18%303.19%232.06%2015.12.310.54%1.67%19.49%13.45%267.73%181.18%從銷售網絡覆蓋情況來看,隨著乘用車市場由一線城市向二線、三線及以下城市轉移,為進一步貼近消費市場、更好地把握市場動向、消費需求及趨勢并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加速建設銷售網絡并將主要業務覆蓋范圍由一線城市向二線、三線及以下城市市場下沉已成為各汽車廠商布局市場的重要措施。由于汽車金融公司的主要業務模式即是向汽車經銷商提供經銷商貸款方便其采購車輛及零配件,并通過和合作商合作開拓零售貸款的銷售渠道,因此,隨著中國乘用車銷售網絡向二線、三線及以下城市下沉,汽車金融公司也加大了對二線、三線及以下城市汽車金融市場的開拓力度。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