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基本金屬銅、鋁、鋅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7/9/20 14:51:3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銅:基本面不悲觀、金融面不樂觀銅礦較預計量收縮超過25萬噸。2016H因Escondida(減 20 萬噸)、CerroVerde(減 5.4 萬噸)和 Grasberg(未影響)等銅礦罷工導致 2017 年全球銅礦供應增量減少超過1、銅:基本面不悲觀、金融面不樂觀
銅礦較預計量收縮超過25萬噸。2016H因Escondida(減 20 萬噸)、CerroVerde(減 5.4 萬噸)和 Grasberg(未影響)等銅礦罷工導致 2017 年全球銅礦供應增量減少超過 25 萬噸。但半年薪資談判主要集中在年底,下半年銅礦增量仍待確定。
冶煉加工費大幅下滑、盈利下滑但仍較好。前五月,中國銅冶煉廠現貨銅礦粗煉費(TC)在 70~90 美元/干噸,較前兩年同期低 20 美元/干噸。基于當前國內銅冶煉的成本,認為銅冶煉盈利能力仍好于鉛鋅冶煉。
全球庫存小幅下降、但內外分化。顯性庫存:截止至 6 月 23 日,LME+SHFE 鋁庫存 175 萬噸,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29%。其中,國外庫存從 243 萬噸降低至 143 萬,創 2009 年以來新低;國內庫存從4 萬噸增加至31 萬噸。隱形庫存:截止至 6 月 19 日,全國鋁社會庫存為 119.4 萬噸,去年同期僅為30 萬噸。綜上,國內增加 89 萬噸,國外減少 99 萬噸,總庫存變化不大。認為雖然國內庫存保持在高位,但沒有進一步增加,且全球庫存增量有限,庫存對價格打壓有限。
電解鋁連續8 個季度保持盈利。2017 年一季度全國電解鋁加權完全成本 12,979 元/噸,長江 A00 鋁價格 13,429 元/噸,噸鋁利潤 450 元/噸,同比上漲 132 元/噸,環比下降 514 元/噸。
鋁加工總體平穩。2017 年上半年,鋁棒加工費持續下降,鋁桿加工費上漲 200 元/噸至 600 元/噸,鋁板加工費穩定在3,500~4,000 元/噸。因產能過剩問題逐漸蔓延到部分高端產品,CTP印刷板基、鋁合金罐料和高鐵車廂鋁合金型材的加工費已經大幅下降。
2017 年一季度電解鋁噸利潤同比增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7年上半年鋁材加工費較平穩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價格平穩上漲概率大:2017 上半年,鋁價主要在 1.35 萬元/噸上下波動。認為雖然基本面過剩,但去產能已經實質性開展,鋁價下有政策底;暴漲違背去產能的初衷,概率也較低;鋁價平穩上漲概率較大,預計在 1.35 萬元/噸~1.45 萬元/噸區間。
2017年上半年鋁價高位震蕩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鋅:中短期不悲觀、長期不樂觀
鋅礦產能及產量增加、但供給仍有缺口。2017 年全球鋅精礦產能增量為 67.6 萬噸,2018 年則主要看 DugaldRiver(17 萬噸)和 Gamsberg(25 萬噸)等項目,兩年合計新增 119.6 萬噸。同時,嘉能可仍有澳大利亞和秘魯的停產產能 30 萬噸。未來兩年,鋅礦供給產能增量預計為 150 萬噸。2017 年全球鋅精礦產量增量預計在 40 萬噸左右。2016年中國鋅消費增加 30 萬噸,預計 2017 年消費增量下降至 20 萬噸,則 2017 年鋅礦供應緊張緩解,但供需仍存缺口。
國產鋅精礦實際 TC 保持在較高水平。7月,國產鋅精礦T/C漲100元/金屬噸至4,050元/金屬噸,名義加工費隨低于去年同期。但考慮到二八分成,國產鋅精礦 T/C 實際在5,000~5,500 元/金屬噸,較去年同期高 500 元/金屬噸左右。
全球鋅礦產能增量(萬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產鋅精礦實際TC走高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精鋅產量下降2.04% 、庫存大幅下降37% 。2017 年前五月,國內精鋅產量 210.8萬噸,同比下降 2.04%。截止至 6 月 23 日,LME+SHFE 庫存為 33 萬噸,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37%,創 2009 年 2 月以來新低。其中,LME 庫存從 41 萬噸下降到 30 萬噸SHFE 庫存從11萬噸下降到不足3萬噸。認為庫存低且需求較好,短期內支撐鋅價反彈。
2017 年前5月精鋅降產量下降2.04%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LME+SHFE庫存同比大幅下降37%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鋅價中短期樂觀、長期仍有回調壓力。2017 上半年鋅價基本保持在 2.2 萬元/噸上下波動。認為,雖然鋅礦增加,但精鋅產量仍保持收縮,庫存處于歷史低水平,鋅價中短期內仍樂觀,下半年鋅價仍將保持在 2 萬元/噸的高水平。但同時,鋅礦最短缺時期已經過去且需求增速放緩,鋅價突破前期高點的可能性較小,長期走勢仍以回調為主。
2017年上半年鋅價仍強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