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我國前10大航空航班量及旅客量分析
2018/3/8 14:50:2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雖然長遠看,中國航空空間較大但我們和美國在管制、資源、競爭等多個方面存在較大差異,無法簡單類比。過去6年,我們看到了行業客座率從80%提高到了83%,而票價持續下降,即使剔除國際線占比提高的影響、也剔除燃油附加費減少的影響,票價依然呈明顯的雖然長遠看,中國航空空間較大但我們和美國在管制、資源、競爭等多個方面存在較大差異,無法簡單類比。過去6年,我們看到了行業客座率從80%提高到了83%,而票價持續下降,即使剔除國際線占比提高的影響、也剔除燃油附加費減少的影響,票價依然呈明顯的下降趨勢。
2006-2016年中國民航業歷史供需增幅和客座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歷史票價vs客座率(2006-2016)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01-2016年中國國航、南方航空、東方航空等三大航市場集中度(以RPK為統計口徑)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06-2016年前10大、前11-20大、前21-30機場起降增幅變化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中國民航局資料,中國航空近10年機隊快速擴張,從2006年的998架,到2016年的2950架,10年復合增幅11.4%;同時,空域放開緩慢,空中飛機密度持續提升,給空管帶來了較大壓力。
對比美國,2016年飛機約7000架,考慮70-80%的空域開放,同等發達的東、西海岸,及較高的國際航班比重,本土上空飛機密度估計低于中國(根據對國內航空公司的調研所得信息,中國空域開放20-30%,但考慮大部分飛機在發達的東部沿海上空,國際航班量也不多,我們預計中國空中飛機密度高于美國)。
2006-2016年中國機隊數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們發現近幾年,中國航空的事故征候明顯增加,而正常性明顯下降。因此,新一屆民航局長上任時,就開始了以提高航班正常性和安全性為目的的運力調整,陸續發布了《航班正常管理規定》,《2017年航班正�?己酥笜撕拖拗拼胧�,《關于把控運行總量調整航班結構,提升正點率的若干政策措施》(即2017年115號文)。
2011-2016年事故征候vs航班量增幅變化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06-2016年航班正常性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2017年9月19日中國證券報官方網站的相關新聞,民航局明確了“最近幾個航季運行總量把控原則”,即“主協調機場和輔協調機場增量控制在3%以內,胡煥庸線(黑龍江黑河至云南騰沖線)東南側機場時刻總量的增量控制在5%以內”。根據對比,我們發現,過去6年,這些主協調機場平均航班量增幅處于6-8%的位置,2016年增幅為6.7%,我們預測未來幾個航季可能都維持3%的增幅,這21個主協調機場的起降架次占全部機場起降架次比例為56%,我們預計將拉低2018年全行業航班量增幅約2個百分點。
21個主協調機場航班量增幅變化圖(2006-2019E)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06-2016年21個主協調機場份額占比變化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過去1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CPI均呈上漲趨勢,但機票價格逐年下降,因此,我們認為,老百姓對機票的購買能力和購買意愿持續上升。
2008-20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CPI、票價增幅變化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0年,經濟回暖疊加6個月上海世博會,需求大幅改善,當年旅客量同比增幅為16.1%,比2007-2009期間復合增長率11.4%,高出4.7個百分點,恢復到經濟危機前的15-16%的水平。此后,因高鐵陸續開通和經濟增幅放緩,旅客量增幅跌至10%以下,2016年旅客量增幅逐步回升至11-12%�?紤]未來新開高鐵公里數減少,而且不少上游企業盈利出現改善,我們預計旅客量增幅有望繼續緩慢回升。
旅客量增幅變化圖(2006-2016)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08-2020E年高鐵開通里程變化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們預計2017年底行業飛機數量達3258架,預計2018年行業凈增飛機307架,行業飛機數量增長至3565架,增幅9.4%�?紤]寬體機占比進一步提高、飛機日用率止跌并小幅回升,行業ASK增幅為10.3%,較2017年的12.3%(此前預測值)放緩2個百分點。
民航業飛機日利用率變化圖(2009-2018E)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基于本次冬春季航班量增幅5.7%,參考近2年冬春季航班量增幅和ASK增幅差4.6個百分點,我們預計冬春季ASK增幅為10.3%。同時,我們預計明年行業航班量增幅約為7.0%,參考2011-2012年間航班量和ASK增幅差約為3個百分點(2010年前國際線投入還未大爆發,不具參考性;2014-2016年國際線投入過快,航距迅速拉長,也不具參考性),我們預計ASK增幅在10.3%左右。
冬春航季實際與計劃增幅變化圖(2010-2017)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07-2016年中國民航業年度ASK與起降架次增幅變化圖
2015-2016年,RPK維持了2年15%的高速增長,除內生增長外,我們認為:1)國際線快速投入,2)票價大幅下降,都提供了額外的動力,因此,RPK增幅和GDP增幅的彈性系數維持在2.2x的歷史高位。2017年,受國際線投入放緩、票價降幅放緩影響,1-8月行業RPK增幅回落1.6個百分點至13.4%,我們預計2017年全年RPK增幅為13.9%,和GDP增幅的彈性系數回落至2.04x。
2014-2017年1-9月三大航ASK、RPK、票價變化分析表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7年PRK增幅和GDP增幅彈性系數收窄基本反映了國際線增幅放緩。展望2018年,我們預計國內、國際投入節奏類似2017年,即國際增幅高于國內,但增速差小于2015-2016年,但我們預計供不應求帶來票價止跌回升,因此部分需求被抑制,綜上,我們進一步壓縮彈性系數,采用過去5年均值1.95。同時,參考彭博對中國GDP增幅的一致預期6.4%,得出2018年RPK增幅12.5%。
RPK計算法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民航業供需增幅和客座率(2006-2018E)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基于以上供需增幅預測,我們預計2018年行業供需增幅差2.2個百分點,帶動客座率提升1.7個百分點至85.4%,參考過去十年供需增幅差帶動的客座率、票價漲幅,也考慮21大機場航班量增幅僅為3%,而旅客量很大概率維持以往9%的增幅,21大機場航班或將出現6個點的供需增幅差。
2006-2016年21個協調機場旅客量增幅變化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此外,我們認為寬體可以騰挪的空間極其有限,在于:1)根據公司公告信息,我們測算2018年三大航寬體機凈增量放緩,導致行業寬體機占比不增反降;2)由于歐美澳國際線需要續航時間長的寬體機才能不經停飛行,北上廣深間航線也占用了不少寬體機。因此,只有短途國際/地區航線,如日韓港澳臺,才能置換出小量寬體機,市場預計的21大機場通過大量使用寬體機置換窄體機,創造更多座位數的想法,實現難度很大。綜上,我們認為21大機場的票價彈性很大。
2014-2018E三大航寬體機占比變化表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北上廣深航班寬體機占比分析圖(2017年11月6日)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們采用中性偏保守算法,假設2018年:1)供給擴張10.3%,2)客座率提升1.7百分點,3)平均票價上漲3%,4)飛機日利用率提升0.5%,5)布倫特均價從53美元/桶上漲7美元/桶到60美元/桶(彭博一致預期為55美元/桶),6)人民幣兌美元從今年升值4%變成貶值1%(彭博一致預期為貶值0.5%)。我們采用敏感性測算,得出,2018年三大航含匯兌影響的總利潤同比增長約10%,扣除匯兌的核心利潤同比增長30%。
油價變化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變化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1大協調機場航班占比分析圖(2017年10月30)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各航空公司航班數量分析圖(2017年10月30日周數據)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前10大協調機場&前11-21大協調機場航班量分布圖(2017年10月月30日周數據)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