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中國農業受益CPI 上漲趨勢分析
2018/3/8 14:50:2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農業受益CPI 上漲明顯農業板塊是直接受益CPI 上升影響的板塊,選取電萬農業指數與CPI 變動進行分析后發現,農業板塊與CPI 相關系數高達0.14,是直接受益CPI 上升的板塊。細分子行業中,農產品加工業(相關系數:0.25)、種植一、農業受益CPI 上漲明顯
農業板塊是直接受益CPI 上升影響的板塊,選取電萬農業指數與CPI 變動進行分析后發現,農業板塊與CPI 相關系數高達0.14,是直接受益CPI 上升的板塊。細分子行業中,農產品加工業(相關系數:0.25)、種植業(相關系數:0.22)和畜禽養殖業(相關系數:0.19)是受益CPI回升最強的子行業。
農業板塊有望直接受益CPI 回升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農產品加工業與CPI 相關性最強(0.25)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CPI 與農產品漲價的內在情況分析
從CPI 分項來看,農產品價格提升正向拉動CPI。CPI 上升往往伴隨著農產品價格上漲:CPI 當中主要農產品肉類、糧食、蔬菜、水果等項均占比較大,其中豬肉作為單一農產品占比超過2%,CPI 上升,往往意味著部分農產品明顯的上漲或者超預期表現,就本輪而言,豬肉、黃羽肉雞、玉米等農產品都將會對CPI 起到正向拉動作用。
豬肉價格變動為CPI 提供彈性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鮮菜權重較大,對CPI 影響較大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CPI 提升從需求端帶動農產品價格提升。CPI 上升往往拉動農產品價格上漲:CPI 提升往往意味著農產品需求走強,包括貨幣供應增加,下游食品價格提升,替代品價格提升等,因此,往往會拉動本身供給面支撐較弱的部分農產品,受需求拉動同樣表現為價格的上漲或者好于預期。就本輪周期而言,水稻、小麥等主糧,白羽肉雞、四大家魚等肉類,雖整體上供需格局供給對價格上漲支撐較弱,但超預期的需求增量有望帶動價格表現整體好于預期。
三、 豬肉行業趨勢:環保致供給恢復緩慢,消費增長有望超預期
1、環保壓力致本輪周期下行緩慢,農村扶貧政策有望拉動豬肉消費需求
能繁存欄持續低位震蕩,豬周期下行速度緩慢。10 月生豬存欄環比下降0.2%,同比下降6.6%,能繁母豬存欄環比下降0.3%,同比下降5.3%,能繁存欄自5 月份以來連續下滑,目前數量不足3500 萬頭。由于17 年是全國禁養區豬場完成關閉或搬遷的最后期限,草根調研發現近期多地禁養區內養殖場正加緊關閉或搬遷,8 月以來行業整體補欄緩慢,環保禁養壓力正壓制當前行業產能恢復,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能繁母豬存欄量仍將低位運行。本輪環保壓力導致低效率、高污染散養戶的產能加速出清,預計18 年生豬供給難以大幅提升,本輪生豬養殖高景氣周期仍將持續。
農村深度扶貧有望拉動豬肉需求,豬肉消費增速有望超預期。自1990年至2016 年,我國肉類總產量從2857 萬噸增長至8540 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4.3%,其中,2016 年我國豬肉產量為5299 萬噸,占肉類總產量比重達62.1%。從城鎮化趨勢看,預計到2020 年將有1 億左右農村人口轉換為城鎮人口,而目前農村家庭每年人均豬肉消費量不足城鎮水平的70%,未來消費量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近期中辦國辦印發《關于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對“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加大力度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預計在扶貧政策帶動下,我國農村貧困地區的豬肉需求將被有效拉動,未來豬肉消費增長有望超預期。
能繁母豬存欄持續底部震蕩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當前生豬價格仍處于相對高位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豬糧比和豬料比處于相對高位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豬肉產量占肉類總產量比重達60%以上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四、黃羽肉雞行業高景氣趨勢分析
1、預計本輪黃雞高景氣有望至少延續至18 年上半年,全年均價維持高位產能逐步出清、H7N9 影響消退,17 年三季度黃雞價格明顯回升。
自16年四季度行業進入虧損期以來,經過半年多時間產能去化,黃雞產能逐步出清,黃雞供給實現有效收縮,17 年上半年在產父母代種雞存欄量同比下降3.6%,黃雞出欄量同比下降7.3%。隨著H7N9 影響逐步消退,雞肉消費逐漸恢復,市場供求持續改善,7 月下旬黃雞價格快速上漲并突破盈虧平衡線,三季度黃雞價格上漲幅度超過70%。
預計18 年黃雞延續高景氣,只雞盈利有望達2-3 元。本輪黃雞價格自7月下旬大幅上漲以來,目前仍處于景氣高位,以中速雞為例,7 月初價格為5 元/斤左右,11 月份價格穩定在9 元/斤以上高點,累計上漲幅度近100%。從生長周期看,黃羽肉雞周期相對更長(父母代培育期25 周左右、商品代孵化期3 周、商品代培育期平均12 周左右,合計40 周左右,約9-10 月)。近期草根調研了解到,當前黃羽雞行業養殖戶生產相對理性,行業整體并未出現大規模補欄現象,預計后續供給增加不明顯,參考行業14 年高景氣周期,預計本輪黃羽雞價格高景氣時間有望延續至18 年上半年,且18 年下半年價格仍有望處于相對高位,預計18 年單羽價格仍可維持13 元/公斤左右的高景氣
7 月下旬中速雞價格突破盈虧平衡線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7 月下旬快大雞價格突破盈虧平衡線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17 年7 月底黃雞價格大漲,當前價格仍處高位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五、 玉米行業價格趨勢
1、國際玉米庫存消費比下滑,價格觸底回升
國際玉米產量減少,需求提速增長。國際玉米產量從種植面積和單產兩方面下滑導致玉米產量下滑。受大豆玉米比價高于2.2 的影響,預測2017/18 銷售年度全球玉米種植面積下滑92 萬公頃,其中產量占比超過35%的美國在2017/18 銷售年度的玉米種植面積下滑132 萬公頃,同比大幅下滑3.76%。玉米單產方面,受去年厄爾尼諾天氣的影響逐步逝去,降水相較厄爾尼諾時期有所減少,美國玉米單產也出現了2.74%小幅下滑,因此國際玉米產量同比出現了3.6%的下滑,達到10.44 億
受種植面積和單產因素影響,國際玉米產量下滑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需求端方面,受益美國生產燃料乙醇和非乙醇FSI 的預期增長,同時我國為促進國內玉米的消耗出臺了一些補貼政策、生豬存欄回升帶動整體飼料需求提升的影響,預計今年玉米需求增速相較往年有所加快,預計今年全球玉米需求有望達到10.84 億噸。
全球玉米需求增速有望加快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產需缺口助力玉米價格起底回升。從全球玉米供需來看,2017/18 銷售年度玉米的產需缺口有望達到4000 萬噸,玉米庫存消費比也有望下滑至17.5%左右,達到2014 年的低位,隨著庫存消費比下行,國際玉米價格有望持續回升。
全球玉米庫存消費比小幅下滑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 國內臨儲玉米影響邊際減小,產需缺口推升玉米價格
臨儲政策取消,國內玉米價格與國際價格接軌。隨著玉米臨儲政策取消,國內玉米價格快速滑落到與進口到岸價基本持平,國內外價差是國際玉米價格影響國內玉米價格的主要途徑,而基于前文論述,玉米價格觸底屬于大概率事件,國內玉米價格有望跟隨國際玉米價格同步回升。
國內玉米現貨平均價和進口玉米到岸價逐步接軌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臨儲玉米影響邊際減弱,庫存消費比下滑推升國內玉米價格。國內不斷出臺相應政策刺激下游玉米消費,今年政策玉米拍賣累計成交5746.3 萬噸,臨儲玉米大量減少,庫存壓力不斷釋放也加快了國內庫存消費比的下滑。而2017/18 銷售年度受益國內玉米種植面積調減的影響,國內玉米也進入了產不足需的狀態,因此預計明年庫存玉米消耗速度有望進一步加快,即使按照今年的拍賣速度,臨儲玉米有望在5 年之內消耗完畢,臨儲玉米國內玉米價格的壓制作用不斷減
玉米臨儲拋儲量不斷加快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