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2018/3/19 13:38:3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新能源汽車進入從1%到10%新能源汽車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能源汽車被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一直以來受國家相關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是國家堅定支持的戰略方向。根據2016年9月《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的規劃,新能源汽車未來市場空1、新能源汽車進入從1%到10%
新能源汽車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能源汽車被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一直以來受國家相關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是國家堅定支持的戰略方向。根據2016年9月《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的規劃,新能源汽車未來市場空間巨大,我們國家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有了長足的進步。
新能源汽車從進入1%到10%的新階段,核心驅動力在轉變,商用車看“ 經濟型”,乘用車看“爆款”。新能源汽車已經完成了從0 到1%的過程,目前進入的是從1%到 10%的快速成長期。在該階段,直接補貼的政策支持逐漸退出,補貼政策已經不是行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因素,積分政策接力補貼政策為產業從 1%到 10%保駕護航,驅動行業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在于產業成熟度和技術進步所帶來的新能源商用車的“經濟性”和新能源乘用車的“爆款”。
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及滲透率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新能源汽車規模到2020 年有望超200 萬,乘用車占比重,專用車市場空間大 。純電動乘用車作為新能源乘用車的主力,2016 年純電動乘用車總計銷量 24.9 萬,接近占到新能源車總量的一半。2017 上半年產業根據新政進行車型調整,預計銷量同比比較低迷;2017 下半年企業密集推出新車型,市場逐步開始回暖。純電動乘用車占比大,未來銷量依靠爆款車型推動,可以帶動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增長。新能源商用車中,專用車潛在市場空間非常大,預計未來增長較快,電動客車相對穩,但仍有一定增長空間。總量來看,預計 2017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 70 萬,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快速增長,在 2020 年有望達到 200 萬輛。
2、新能源客車:率先普及,利好龍頭
受益于補貼政策,新能源客車率先普及,目前增速趨緩。據統計,新能源客車的主要替代目標大中客車銷量近五年穩定在 16-19 萬輛。2016 年新能源大客車銷量達到 5.70 萬輛,新能源中客 2016 年銷量為 4.93 萬輛,合計 10.62 萬輛,新能源大中客車滲透率達 56%。目前公共交通是新能源客車的主要需求領域,從 2015 年開始對公交車的燃油補貼變為電動車運營補貼,拿到運營補貼的前提是完成當年新能源公交的更新指標,各地方政府在公共領域積極推廣新能源汽車,2016 年全國新能源公交銷量大增,當年銷量滲透率接近 80%。據統計,2016 年全國新能源公交保有量共 14.4 萬輛,滲透率約 30%。由于新能源客車滲透率較高,預計未來新能源客車的增長將趨緩。
2012-2016 年大中客車近年銷量(萬輛)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6 年新能源客車銷量滲透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6 年新能源客車保有量滲透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政策收緊,新能源客車市場向龍頭集中。2016 年12月31 日,多部委聯合發布《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的通知》,客車補貼方式調整較大,新的補貼政策不僅大幅降低了補貼金額,而且提高了技術要求,非個人車輛需要運行 3 萬公里才能獲得補貼,對資金墊資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管控更加嚴格。2017 年5月17 日,工信部對“2016 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初步審核情況”進行了公示,僅 8.5 萬輛通過審核,車企資金壓力明顯。政策收緊有助于淘汰行業內低端競爭者,技術儲備充足、資金實力雄厚的新能源客車龍頭有望率先受益,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宇通客車近 3 年一直處于行業領先,市場份額也不斷攀升,2017 年前三季度市場份額達到 21%。新能源客車市場集中度穩步提升,2017年1-9月新能源客車銷量Top3企業占比已達47%,Top5已達62%,市場將進一步向龍頭企業集中。
2015-2017 新能源客車市場集中度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新能源物流車:市場空間巨大,供給端升級推動行業爆發
新能源物流車潛在市場規模近接近290 萬輛。物流運輸近 75%的貢獻來自公路方式,公路物流按照配送距離可分為區域物流和城市物流。電動物流車受限于里程問題,主要定位于城市物流。根據不同車型在城市干線,城市支線和派送線三種距離上的物流用途比例,我們測算出 2016 年電動物流車潛在可替代市場規模約為 278 萬輛,2020 年預計可達到 290 萬輛。近幾年我國網購快遞業的蓬勃發展以及同城食品生鮮和醫藥快遞需求量的釋放都將保障城市內物流業務在未來五年的增長。總量來看,預計未來幾年電動物流車銷量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在 2020 年有望達到 41 萬輛的銷量,城市內物流車的電動化滲透率達到 15%左右,電動物流市場規模超 500 億元。
新能源物流車潛在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電動物流車銷量預測(萬輛)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經濟效應和路權優勢推動需求。得益于政策補貼和電費相對于油費的價格優勢,電動物流車相對于傳統燃油車的經濟優勢十分明顯。我們選用 2017 年電動物流車典型車型電牛二號與同車身尺寸的燃油物流車長安之星 9 作比較進行經濟測算。測算結果表明,現行補貼政策下電動物流車總成本相比燃油車節省 29%。除經濟優勢外,以路權為核心的全方位政策支持也將進一步推動電動物流車的滲透。地方相繼出臺的路權政策讓電動物流車暢行無阻,在城市支線的運送不受燃油貨車限行的限制,在派送線運行上也將在未來逐步淘汰三輪車等非正規車型。
電動物流車爆發的瓶頸:供應端缺好電池、消費端缺乏優質產品。在高額補貼激勵下,大量低端企業涌入電動物流車市場,造成產品良莠不齊,質量問題諸多。高工電動車通過對多家運營平臺實地調查和跟車,發現存在以下問題:1)產品與市場實際需求脫節;2)續航不夠,電池壽命衰減;3)品質參差不齊,多種零部件出現故障;4)售后不完善,技術跟不上;5)充電樁少,站點與實際需求不匹配,車輛充電時間過長;6)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電動物流車的高故障率帶來的維修成本削弱了電動車的運營成本優勢,用戶體驗差,給電動車市場口碑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動力電池系統是電動物流車的核心部件,成本占整車的40~50%,動力電池的優劣直接關系著電動物流車的性能。國內絕大多數電動物流車企業選用的的動力電池來自二、三線電池供應商,落后的電池供應嚴重拖累了電動物流車產品質量。
競爭格局尚不穩定,供給端升級助力行業爆發 。與新能源客車和乘用車市場不同,純電動專用車市場起步較晚,市場規模小,門檻相對低,2015 年至今各企業市場格局一直在不斷變化。2017 年 1-9 批目錄專用車入選車型中,東風汽車有 96 款,遠超其他車企,領航新能源專用車發展。除行業龍頭東風汽車穩定占據 20%份額外,電動物流車市場 Top5 企業名單及份額不斷變動,總體競爭格局尚不穩定。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動力電池技術在近幾年突飛猛進,價格持續走低,隨著一線動力電池企業的技術提升和產能擴張,高品質電池供給有望逐步滲透到電動物流車供應鏈。供給端的產品升級將助力電動物流車行業爆發,能研發出優質電動物流車產品的企業將把握機會占據市場主導地位。主流新能源客車企業積累了深厚的新能源商用車研發經驗,掌握三電核心技術,同時資金實力雄厚,供應鏈完善,議價能力強,有望在電動物流車優質產品的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進一步推動行業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