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煉油行業供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2018/3/26 12:46:4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國際煉油行業盈利維持高位1、供需關系方面:根據我們對全球石油產品需求、全球煉廠擴能的預計,全球煉廠開工率 2017~2018 年將基本維持在 81%的高位。2019~2021 年,中國大量民營企業大煉油項目將進入投產密集期。此外,中東(一、國際煉油行業盈利維持高位
1、供需關系方面:根據我們對全球石油產品需求、全球煉廠擴能的預計,全球煉廠開工率 2017~2018 年將基本維持在 81%的高位。
2019~2021 年,中國大量民營企業大煉油項目將進入投產密集期。此外,中東(沙特、科威特、伊拉克)及美國也有新增產能投放。預計 2019~2021 年全球煉廠開工率將下降至略低于 80%的水平。但供需情況仍將好于歷史上煉化低迷時期(比如 2009 年前后)。
2、油價方面:2017~2018 年,供給端仍然是油價的主要驅動因素,受到 OPEC 減產驅動,預計國際油價回到溫和上行通道。供給驅動的油價上行,對裂解價差的影響略偏負面。
綜合判斷,2017~2018 年裂解價差有望維持在 4~5 美金/桶的相對高位。2019 年之后,受開工率下滑影響,裂解價差可能小幅下滑至 3~4 美金/桶的合理水平。
煉化行業盈利驅動因素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煉油行業開工率(右軸)與裂解價差($/b)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煉油能力、成品油需求(mmb/d),及煉油行業開工率(右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煉油行業開工率(右軸)與煉油毛利($/b)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國內園區化趨勢,新建與淘汰并行,龍頭效應顯現
石化和化學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加強化工園區的規劃建設,科學布局化工園區”,以及“有序推進七大石化產業基地及重大項目建設,增強烯烴、芳烴等基礎產品保障能力,提高煉化一體化水平”。
發改委 2015 年針對原油進口配額發放提出要求,地方煉廠需要淘汰 200 萬噸/年以下的煉油產能,并要求“新增用油企業必須簽訂承諾書,承諾嚴格執行國家煉油產業政策,未經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核準一律不得再新建、改擴建煉油裝置”。該政策推動了地煉小產能的淘汰,同時也嚴格限制了地煉新產能投資。
2016~2017 年,國內累計淘汰煉油能力超 3000萬噸。
近兩年新煉化項目具有兩大特征:(1)區域布局向七大煉化基地靠攏;(2)規模在 1000萬噸以上,不再有小產能規劃。未來民營煉化有望改變低小散現狀,呈現向龍頭集中趨勢。山東地煉通過并購整合、淘汰,實現產能向幾家優勢煉廠集中,考慮到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不包括山東,未來山東地煉的新建空間將非常有限。新建的幾家民營煉化項目基本已經布局在七大基地以內,遠期規劃的產能規模都在 4000 萬噸或以上。
七大石化產業基地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