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頁巖油行業邊際成本及未來油價預測分析
2018/3/26 12:46:4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邊際成本:頁巖油成本重心上行2016~2017年,頁巖油一直是制約油價震蕩區間的核心因素。核心邏輯在于,頁巖油開發周期短,“油價-產量-油價”反饋周期短。鉆機數量比油價有 3 個月滯后期,產量比鉆機數量有 7 個1、邊際成本:頁巖油成本重心上行
2016~2017年,頁巖油一直是制約油價震蕩區間的核心因素。核心邏輯在于,頁巖油開發周期短,“油價-產量-油價”反饋周期短。鉆機數量比油價有 3 個月滯后期,產量比鉆機數量有 7 個月滯后期。相比傳統油氣資源一般 3-5 年的量價反饋周期,頁巖油以月為單位的反饋周期非常短,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傳統資源行業的特征。
我們認為,頁巖油的這一核心特征并沒有變化。發生變化的是:隨著頁巖油產量增加,逐漸接近歷史較高產量水平,頁巖油的成本重心發生了上移。
美國頁巖油的成本 77%來自于兩大部分:1)鉆井相關成本,包括鉆機成本、鉆井液、套管、固井;2)完井相關成本,包括水里壓裂設備、完井液、壓裂砂。
歷史上,頁巖油成本下降來自以下方面:1)甜點效應;2)技術進步;3)服務和物料成本。
隨著一年多以來油價持續反彈,甜點效應削弱、服務價格上行。而技術進步方面,在已經實現多段壓裂、井工廠作業的背景下,繼續降成本的空間非常有限。
服務成本未來呈現小幅上升趨勢。根據數據顯示,2015 年鉆井服務價格同比下降了25~30%,2016 年同比下降 5~10%,2017 年以來,服務價格出現了 20~30%的漲幅。
壓裂砂約占頁巖油成本的 14%。壓裂砂的價格在 2013 年一度高達 100 美金/噸,2016年跌至 15 美金/噸,又上漲到 35~40 美金/噸,漲幅超過 100%。
綜合來看,頁巖油成本上升了10 美金/桶左右。按照邊際成本定價模型, 期貨價格從年內低點的 42 美金/桶上漲至目前的 57 美金/桶,短期來看是合理偏高漲幅。
“油價、活躍鉆機數量、產量”的快速反饋機制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核心分歧:油價能否脫離邊際成本加速上漲?
市場關注油價是否會在 55~60 美金/桶附近出現加速上漲。我們認為,核心判斷,在于頁巖油產量是否還有釋放空間?
從以下三個方面探討這一問題:
(1)頁巖油當前產量與歷史峰值比較。截至 2017 年 9 月,美國下 48 州扣除墨西哥灣石油產量(以此指標代表頁巖油產量變化情況)達到 7.2 百萬桶/天,距離歷史高點 7.67 百萬桶/天已經比較接近。根據 EIA 預測,到 2018 年底將達到 7.8 百萬桶/天,但后續的產量增速將放緩。
(2)頁巖油產出效率變化趨勢。根據 EIA 披露的美國頁巖油單機日產量,2017 年 6~9月,呈現下滑趨勢。可能反映了隨著頁巖油產量逐漸接近歷史峰值,甜點效應的消退。結合鉆機數量見頂,市場對美國頁巖油產量見頂預期增強。
(3)頁巖油已鉆未完井量。美國頁巖油鉆機數量增長停滯,但已鉆未完井量目前處于歷史高位。意味著,通過完井量增長,美國頁巖油還有半年到一年的增長潛力。
結論:短期頁巖油產量仍有釋放空間。但是相比歷史峰值、結合產出效率變化趨勢,2018年的增產可能是最后一波。
美國頁巖油鉆機數量與單機產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油價預測:2018 年保持溫和上漲
截至目前,原油邊際成本定價并沒有改變,頁巖油成本仍然是油價的邊際決定因素。我們的觀點是:
(1)頁巖油產量已經接近峰值,2018 年仍有放量空間,但可能接近放量的尾聲。頁巖油產量見頂后,油價可能脫離邊際成本定價出現加速上漲。
(2)頁巖油成本重心抬升了 10~15 美金/桶。按照邊際成本定價模型,WTI 期貨價格從年內低點的 42 美金/桶上漲至目前的 57 美金/桶,從短期來看是合理略偏高的漲幅。
2018 年油價預測及假設
(1)非OPEC 供給 2018 年增加 150 萬桶/天,其中 110 萬桶/天來自美國。
(2)OPEC 減產延續到2018年底,維持在約 32.9 百萬桶/天水平。
(3)需求增長總體保持健康平穩,2018 年,印度、美國對需求增量貢獻小幅增加,中國、歐洲對增量貢獻小幅下降。
(4)美元指數 2018 年初小幅上行后年內維持穩定。
基于以上基本情形假設,預測 2018 年 WTI 均價 56 美金/桶(同比+11%);布倫特均價63 美金/桶(同比+15%)。
國際油價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