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零售市場電商化趨勢分析
2018/4/2 13:15:3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國內零售市場電商化趨勢不可阻擋,電商產業鏈仍然是最值得關注的成長渠道2017年國內實物網購市場規模同比增長28%至5.48億,社會零售總額/百家重點零售公司(線下為主)銷售同比增長10.2%/2.8%,實物網購在社會零售總額中占比提升至一、國內零售市場電商化趨勢不可阻擋,電商產業鏈仍然是最值得關注的成長渠道
2017年國內實物網購市場規模同比增長28%至5.48億,社會零售總額/百家重點零售公司(線下為主)銷售同比增長10.2%/2.8%,實物網購在社會零售總額中占比提升至15%,線上線下渠道消費增速剪刀差依然明顯,電商依然是國內最為重要的零售成長渠道。
從成長動力來看,網購規模可以分解為網購用戶數和單用戶消費金額的乘積。電商行業發展初期以絕對價格優勢吸引8090后消費者,享受用戶規模紅利;而發展至今,年輕一代消費習慣已徹底養成,對網購的依賴程度持續增加,表現為單個用戶網購消費在個人消費中的占比大幅提升。以阿里巴巴用戶數據為例,FY2017,阿里一年內的新用戶(2016年注冊)人均消費38單、涉及9個品類、年消費金額約3000元;作為對比,阿里五年老用戶(2012年注冊)人均消費123單、涉及24個品類,年消費金額約1.2萬元。
隨時間積累,阿里用戶消費頻次快速增加(FY17)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社零總額、實物網購、百家重點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實物網上零售額與占社零總額比重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國內電商兼具效率和規模優勢,是引領消費渠道整合變革的核心力量
在2017年中期策略《白馬與成長綻放,電商充滿想象空間》中詳細對比了中美電商行業現狀、競爭格局以及微觀龍頭公司表現。中國人口密度大、人工成本低的大環境促使電商發展領先全球,以滲透率衡量(電商在社零中占比),中國電商領先美國2-3年,且從微觀龍頭公司來看,美國市場線上亞馬遜和線下沃爾瑪、好市多等零售龍頭是同等體量競爭對手,而中國市場阿里巴巴3.8萬億元(FY2017)、京東6582億元(2016)的交易規模碾壓線下玩家,中國電商業態領先,且兼具效率和規模優勢,使得中國電商具有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而以阿里巴巴和京東(騰訊)為代表的電商龍頭公司頻頻入局線下亦表明,除線上之外,電商龍頭積聚的用戶、資本、規模和數據優勢,使其已具備進一步推動國內零售市場整合變革的能力。
國內電商是引領消費渠道變革的核心力量,電商細分紅利業態是高成長公司集中營。品牌電商、電商服務、內容電商、跨境出口電商等重點細分領域仍處于高速成長的紅利階段,前景值得期待。伴隨著互聯網巨頭對線下的滲透,線下資產價值確實在重新定義,但對于大多數的品牌和業態而言,如何在巨頭賦能生態下積極擁抱電商浪潮仍是當前最重要的思考。2017-2018年海外上市的中概電商公司持續上漲印證全球電商化大趨勢,也進一步凸顯A股電商公司的估值優勢,海外映射下也有望推動相關A股公司的價值重估。建議重點關注南極電商、蘇寧云商以及跨境出口電商領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