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融資租賃企業數量、租賃市場滲透率及信托行業利潤收入分析
2018/4/25 11:41:3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租賃行業——市場空間巨大,政策利好持續釋放我國融資租賃行業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2000 年被列入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之后迎來了快速發展期。融資租賃市場需求受國內宏觀經濟環境、細分租賃業務領域行業周期等因素一、租賃行業——市場空間巨大,政策利好持續釋放
我國融資租賃行業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2000 年被列入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之后迎來了快速發展期。融資租賃市場需求受國內宏觀經濟環境、細分租賃業務領域行業周期等因素影響。近年來,由于我國經濟進入換擋期,經濟增長動力從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轉移,促進了制造業的升級換代。融資租賃作為集融資與融物、貿易交易與技術更新于一體的新型金融產業,在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模式、調整產業結構所帶來機遇與挑戰中逆勢上揚,保持著較高增速。同時,“中國制造 2025”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也推動了大量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啟動,為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2013年至今我國融資租賃公司的總數增長近8倍,達到8218家。與此相對應的融資租賃市場滲透率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由 2007 年的 0.17%提高至 2016 年底的 7.12%左右。盡管如此,我國當前的租賃市場發展程度距離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在歐美等發達國家,融資租賃行業的市場滲透率大約在15%-30%之間,是除銀行信貸以外的第二大融資方式。像租賃行業最為發達的英國,融資租賃的市場滲透率已經達到了 31%左右。因此,對照國際先進租賃市場,我國的融資租賃行業仍然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
近十年中國融資租賃企業數量變化(單位:家)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外租賃市場滲透率對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國內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趨勢來看,體現了較強的順周期屬性。在過去宏觀經濟高速增長階段,我國融資租賃業務規模也隨之迅速提升,由 2007 年的240億元增長至 2017年的 5.6 萬億元。但從具體階段來看,自 2014 年以后,受宏觀經濟增速趨緩以及金融行業內部資產不良率攀升因素影響,租賃行業的業務增速有所回落,但依然保持了20%以上的業務增速,相較于其他傳統行業來說仍遙遙領先。
2011-2017年中國融資租賃行業業務總量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融資租賃行業中,飛機租賃因資產價值大,資本要求高成為租賃行業中門檻最高的業務。飛機租賃的產生為航空公司提供了解決機隊擴張與資金短缺之間矛盾的有效途徑,目前已經成為國際飛機融資的主要方式。數據顯示,全球超過 40%在服役中的商用飛機是由飛機租賃公司持有或管理,而我國租賃飛機的數量占民航機隊總數更是超過一半以上。
從飛機租賃的市場空間來看,根據最新全球市場預測,未來20年(2016-2035年),全球航空客運量年均增長率將達到 4.5%,需要新增超過 33000架100座級以上飛機,總價值約 5.2 萬億美元。同時,未來 20年還大約有 13000 架老舊客貨機將 由燃油效率更高的新飛機替代。新興經濟體特別是亞洲地區的城市化發展及財富增長是驅動 航空業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中國國內市場將在未來10年內成為世界最大的航空運輸市場。同時,根據預測,在 2020 年時飛機租賃公司擁有的飛機數量將占全球服役飛機數量的50%。因此,隨著飛機保有數量的增加及飛機租賃公司擁有飛機數量占比的提高,飛機租賃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我國的飛機租賃行業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發展并且逐漸成為航空運輸領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國內來自金融機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等各類從事飛機租賃業務的公司超過百家,新增訂單不斷,并且已有多家公司涉足直接訂購飛機,在租金標準、交易結構等方面逐漸形成一套成熟的業務體系,與國際競爭對手的差距也在縮小。數據顯示,截止 2017年 8 月底,我國登記在冊的 3141 家民航運輸飛機中,約 60%為租賃引進。其中,新增的民航飛機中,租賃飛機占比達到 70%。據預測,未來 20 年中國將需要 7240 架飛機,每年引進飛機超過300架,預計超過三分之二的飛機將通過租賃方式引進。航空運輸蓬勃發展為飛機租賃帶來巨大潛力。
全球前十大飛機租賃上機隊數量(單位:架)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民用航空中租賃飛機的數量占比逐年提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信托行業——受益通道回流,牌照價值凸顯
2016年7月底,銀監會下發《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擬要求商業銀行理財計劃只能通過符合銀監會關于銀信理財合作業務相關監管規定的信托公司發行的信托投資計劃投資于非標準化債權資產。這一征求意見的出臺預示著,此前可以做非標資產通道業務的基金子公司和券商資管未來將面臨更大的門檻約束。在強監管政策背景下, 部分融資需求旺盛的企業轉而借道監管相對寬松的信托通道進行融資,使信托資產規模在 2017 年初迎來較大擴張。根據行業數據,信托業資產增速在 2016 年 2 季度觸 底后逐漸回升。在 2017 年上半年資產規模達到 23.14 萬億元,同比增長 33.9%,增速為近兩年來的最高水平。上半年融資類和投資類信托雖然分別同比增長 7.8%和 9.7%,但在信托資產中的占比卻小幅下降,而以通道業務為主的事務管理類信托卻同比大增 67.1%,達到12.5萬億元,在信托總規模中的占比較 2016 年底提高了4.13個百分點,達到 53.9%。
信托資產結構及增速(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信托行業營業收入增長情況(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信托行業利潤總額增長情況(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信托資產的投向來看,截止到 2017 年上半年,信托資產主要投資行業集中在工商企業、金融機構和基礎產業三大方向,合計占比超過 60%,表明當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依然是信托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從趨勢上看雖然信托資產對于資本市場的整體配置比例基本持平,但呈現出股增債減的趨勢,債券資產占比較年初下降了 1.86 個百分點。認為這主要是由于二級市場行情變化所導致。此外,在房地產行業的投向比例上,雖然較年初有所上升,占比達到 9.02%,但考慮到目前地產調控政策日益深化,未來信托資產在房地產行業的配置占比有望回穩。
信托資產投向各行業的比例變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2017年油價走勢分析及預測
- 下一篇:2017年中國焦炭行業發展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