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農藥出口、滌綸長絲產能及有機硅進出口量分析
2018/5/8 23:42:0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農藥 1、國內外需求回暖,行業景氣處于上升通道 歷經近2014年下半年至2016年2年多行業景氣低迷期之后,2016 年下半年以來全球農藥行業需求有所回暖,同時海外農化巨頭去庫存基本接近尾聲。從海外情況看,六大農化巨頭的經營情況顯示一、農藥
1、國內外需求回暖,行業景氣處于上升通道
歷經近2014年下半年至2016年2年多行業景氣低迷期之后,2016 年下半年以來全球農藥行業需求有所回暖,同時海外農化巨頭去庫存基本接近尾聲。從海外情況看,六大農化巨頭的經營情況顯示出改善趨勢,庫存也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伴隨海外需的逐步提升,我國農藥出口增長恢復良好增長,2016 年二季度起我國農藥出口量逐步提升,全年出口量約 140 萬噸,同比增長約 19%;2017 年 1-9 月合計出口量達 121 萬噸,同比增長約 14%。
全球最大農藥企業先正達庫存偏低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農藥出口持續復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方面,生產企業伴隨負荷逐步提高、貿易商及下游制劑企業拿貨積極性提升以及出口同比增長,農藥行業整體營收和利潤情況有所好轉。環保監管力度空前,農藥行業受重點關注農藥大多數是有機化合物,農藥及其中間體的生產常具有品種多、生產歷程長、反應步驟多、合成工藝、產品化學結構差異大等特點,因此農藥企業的環境問題突出,成為環保監管重點關注的行業。
從全國化學農藥原藥產量分布來看,國內化學農藥地域集中度較高,主要在江蘇、山東、河南、湖北、浙江等省份。而在 2017 年的環保督察工作中,江蘇、山東、浙江等化工大省環保督查整治力度尤為突出。如江蘇省開啟“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治污行動,山東省印發了《2017年環境保護突出問題綜合整治攻堅方案》,浙江省出臺《浙江省工業污染防治“十三五”規劃》等,對農藥企業生產造成顯著影響。環保要求趨嚴有助于提高行業壁壘、推動產能向大中型優勢企業集中,促進國內供給格局的持續改善。
2016年全國化學農藥原藥產量分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農藥生產過程中“三廢”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農藥板塊投資價值凸顯,聚焦行業細分領域龍頭
價格有望持續上漲的大品類農藥產品:草甘膦、吡蟲啉、菊酯
2016年以來,草甘膦全球需求平穩提升,伴隨海外企業逐步恢復正常采購,加之國內企業開工受制于環保、資金、人員等方面的壓力,供給端進一步有序,產品價格逐步企穩回升。
國內草甘膦生產企業集中度提升(按產能)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草甘膦及主要原料價格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吡蟲啉:旺季來臨,原料大幅上漲、環保因素開工受限,價格有望持續上行
今年以來環保因素致吡蟲啉原藥企業開工受限,市場供應量減少:我國吡蟲啉原藥產能主要集中在江蘇、山東,其中江蘇省生產企業較多,而山東則集中了產能較大的生產商,環保督察、安全檢查等影響當地企業開工。由于四季度為傳統旺季需求增加、大氣污染整治力度加大以及部分中間體開工受限,9 月份以來吡蟲啉價格持續上漲。
國內吡蟲啉主要原料價格走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吡蟲啉價格走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滌綸長絲
1、長絲行業市場化去產能持續進行,產能增速顯著放緩
金融危機后,長絲行業進入產能擴張周期,2011-2014年間,產能同比增速在 10%左右。但從2011年四季度開始,國內外經濟增速下滑,紡織行業需求隨之放緩,供給過剩現象日益嚴重,行業進入低迷時期;自 2014年7月至 2016年2月,國際原油價格由100美元/桶以上快速下跌至不足 30 美元/桶,滌綸長絲產業鏈價格重心大幅下跌,景氣持續下行,這進一步導致了成本較高的落后產能出清,并且壓制了化纖行業投資意愿,化纖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自 2011 年以后持續下降。在長絲行業低迷的 2012-2015 年間,部分高成本切片紡產能逐步被淘汰;近兩年行業新增產能有限,2015、2016 年間,長絲產能增速分別為 6.6%、3.6%,明顯放緩。
滌綸長絲產能增長放緩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化纖行業固定資產資產投資持續回落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伴隨全球經濟復蘇,滌綸長絲需求穩步增長,行業供需格局顯著改善
滌綸長絲下游主要為紡織服裝,與宏觀經濟關聯密切,2008 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機,行業需求大幅下降,近年來伴隨全球經濟好轉,滌綸長絲需求得以健康增長,未來需求有望維持 5%左右增長,行業供給過剩現象得到緩解。2018-2020 年間,行業內總規劃產能 413 萬噸,均屬于前五大龍頭企業,產能集中度將繼續顯著提升,長絲定價機制有望得到進一步完善。
滌綸長絲消費穩步增長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滌綸長絲出口量逐年增加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有機硅
1、國內外有機硅產能增速放緩
我國是硅產業大國,有機硅單體產量約占全球產量的70%,2011年以后,由于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有機硅需求增速下降,但行業產能持續擴張,導致國內有機硅行業結構性產能過剩問題較為突出,行業持續低迷,產品價格下降,價差縮小,企業盈利狀況惡化。
行業持續低迷導致部分企業產能逐步關停,行業產能增速放緩。截至 2016 年年底,在國內有機硅單體約280萬噸產能中,山西三佳本部 8 萬噸已于 2015 年 6 月份停產,其子公司佳輝硅化工 10 萬噸產能也處于停產狀態,另外江蘇弘博 10 萬噸已經停產,山東金嶺 15 萬噸由于設備原因僅具備 12 萬噸產能,新安股份白南山生產區 6 萬噸有機硅單體和下游配套高溫膠等產能搬遷,浙江中天 8 萬噸產能長期開工率不足 50%,江西星火 40 萬噸產能長期未開滿。2016年,除了四川硅峰 10萬噸技改開始試生產外行業內并無新增產能投產。
此外,目前國內已經禁止新建單套規模小于 10 萬噸/年的甲基氯硅烷單體生產裝臵,較高的行業準入門檻也從政策上限制了有機硅行業產能的增加。
我國有機硅單體產能變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DMC價格及金屬硅格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有機硅需求穩定增長,進口逐漸下降,出口持續增長
需求方面,有機硅下游包括硅油、硅橡膠、硅樹脂和硅烷偶聯劑,廣泛應用于建筑、汽車、紡織、電子電氣、電力等領域,行業需求與宏觀經濟關聯密切,目前需求增速雖然有所放緩,但仍保持逐年增長。此外,隨著國內有機硅生產能力提高,而國外企業產能萎縮,有機硅進口量逐步下降,而出口量逐步增長。
聚硅氧烷下游消費領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有機硅單體需求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有機硅進口量逐漸下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有機硅出口量持續增加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