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外依存度維持高位 二季度原油進口量將穩步上揚
2018/6/1 10:12:05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今年以來,我國原油進口量快速增長。業內人士表示,中國經濟快速發展,能源需求及需求前景穩健,原油方面由于受到“貧油”的限制,對外依存度始終維持高位。近今年以來,我國原油進口量快速增長。業內人士表示,中國經濟快速發展,能源需求及需求前景穩健,原油方面由于受到“貧油”的限制,對外依存度始終維持高位。近年來,國內原油開采難度加大、原油產量不斷萎縮,導致國內煉油企業陸續增加原油進口數量來填補煉油空缺。
(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互聯網)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4月中國原油進口3946.1萬噸,同比增長14.7%,同比增速較3月高14.1個百分點;4月中國原油日均進口量131.54萬噸,趕超1月131.10萬噸的數據,刷新紀錄高位。“十年來我國的原油進口量在持續攀升,且近幾年的增速明顯加快。月均原油進口量從2000萬噸級別到3000萬噸級別用了6年,而以目前的增速,未來突破4000萬噸級或總共只需要4年,明年很可能就將達成這一目標。”隆眾資訊原油分析師李彥表示。“除了自產原油萎縮的原因之外,煉化行業市場化改革穩步進行,依舊是推動中國原油進口數量穩步增加的原因之一。”中宇資訊分析師桑瀟表示,2018年國家繼續下放獨立煉廠進口原油使用權限以及非國營貿易進口資質,導致積極參與到原油進口貿易活動中的獨立煉廠越來越多,而2018年國家下放的原油進口配額、成品油出口配額均大幅增加,極大地促進了國內煉廠煉油活動及原油進口。2018年國際油市不斷回暖,尤其是進入二季度后,地緣風險因素導致的國際油價以及國內石化產品價格穩中上行,進一步提升國內煉油企業加大進口、補充庫存的積極性。
李彥強調,2015年之后,山東地區的原油加工量占比出現了明顯抬升,主要受國家向民營地方煉廠開放進口原油使用權的支撐。目前山東地區的原油加工量已占全國的五分之一以上,山東地煉無疑是最大的拉動力量。目前山東地煉獲批的進口原油配額已達8379萬噸/年,考慮到部分新獲批煉廠還未大量操作,未來使用率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煉廠高額加工量的背后,是經濟和交通運輸條件改善帶來的紅利。”李彥指出,汽油和柴油是煉廠產出體量最大的產品,而汽油的下游主要是終端的中小型汽車,柴油的下游消費中、交通運輸占比也高達60%以上。中國的高速公路已連續4年穩居世界第一,同時已有道路的翻修和擴建也持續進行,道路條件的改善對燃油車輛的促進作用非常明顯。此外,最為根本的是我國的經濟環境在不斷改善,無論是PMI還是PPI等指標均呈良性,經濟復蘇對石油消費的推動是決定性因素。由于原油下游產業鏈延伸的范圍非常廣,居民消費帶來的衣服、塑料、橡膠及建材等拉動,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推動力。“進入2018年以來,全球原油庫存下降趨勢明顯,已跌至過去5年均線附近,除了OPEC減產的因素之外,也跟全球經濟復蘇帶來的消費增長密不可分。”李彥表示。
“數據顯示,2018年1~4月中國原油進口1.51億噸,較去年同期增長8.9%,預計二季度原油進口將繼續穩步攀升。”桑瀟表示,來自于統計局的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原油產量繼續萎縮,而受到國內煉廠開工情況相對平穩的影響,4月份原油加工量增長較快。數據顯示,2018年4月原油生產1551萬噸,同比下降2.3%。1~4月份原油產量6225萬噸,同比下降2.1%;2018年4月原油加工量4958萬噸,同比增長11.5%;1~4月原油加工量19912萬噸,同比增長9.1%。“國際油市回暖推升國內煉廠煉油積極性,考慮到需求平穩的局面,預計成品油出口也將大幅增加,以避免國內供需狀況出現失衡的局面。”桑瀟表示。(劉葉琳)
轉自:國際商報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