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中國汽車行業電動化發展趨勢分析
2018/7/11 10:18:5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電動化是行業發展方向之一,長期高增長確定性強,短期受到政策變化擾動。政府力推決心堅定,雙積分接棒補貼政策,助力新能源汽車長期持續健康發展。國家從2002年開始逐步建立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市場化的基礎,2014年以來相關支持政策陸續出臺,目前主電動化是行業發展方向之一,長期高增長確定性強,短期受到政策變化擾動。
政府力推決心堅定,雙積分接棒補貼政策,助力新能源汽車長期持續健康發展。國家從2002年開始逐步建立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市場化的基礎,2014年以來相關支持政策陸續出臺,目前主要以補貼政策為主,預計在2020年前后退出。作為接棒補貼的雙積分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積分設置一定要求,從2019年開始考核,2019、2020年分別達到10%、12%。
短期行業景氣度受政策擾動較大,預計明年銷售節奏同2017年類似,上半年市場調整,下半年逐月回暖。2016年經歷一年核查騙補后,年底發布《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規定2017、2018年補貼按照新制定的標準執行,2019退坡20%。目前預計2018年補貼重新做出調整是大概率事件,短期銷售節奏將受到影響,具體涉及補貼考核指標變化后產品的調整、補貼車型目錄的重新申報以及電池采購成本的談判
2015-2017年新能源汽車銷量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5-2017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及相關情況
年度銷量YOY其他201532.89萬——市場開始啟動,銷量大幅增長201650.7萬53.0%年初開展核查,全年銷量表現一般,年底公布核查結果及調整后續補貼政策2017(1-10)49.0萬45.4%受16年底補貼和車型目錄調整,17年上半年銷量增速較弱,下半年開始回暖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5至今新能源汽車月度銷量(單位:輛,%)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5年新能源市場開始啟動,銷量大幅增長,協會銷量統計公示陸續成為常態;2016年初,國家開展對前期補貼下發進行核查,所謂的“騙補核查”經歷一年,當年底正式披露核查結果,對相關企業采取處罰等措施,2016年全年銷量呈現平穩增長;2017年上半年,由于開始執行新的補貼及產品目錄政策,市場正常銷售受到影響,下半年逐步恢復。
一、新能源乘用車乘用車供給市場發展
新能源乘用車目前驅動力來自三個方面:一是限購城市牌照優惠,二是雙積分政策,三是供給端車型創新與改善。
1、驅動力一:牌照優惠是目前市場主要驅動力限購城市貢獻過半銷量
受牌照優惠政策驅動,新能源乘用車銷量主要來源于一線城市。2016年新能源乘用車銷售36萬輛左右,其中,北京、上海、深圳一線限牌城市銷量約14萬輛,占比38.8%左右;根據統計:2016年個人用戶銷量前10城市中,限牌城市占了6個。
個人用戶銷量前10城市(國產+進口)(單位:輛)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牌照對銷量帶動作用未來有限,新能源乘用車發展有賴需求向二三線城市拓展。北京、上海、廣深等主要限購城市汽車牌照總量有限,目前新能源汽車牌照的占比已經比較高;即使極端情況,未來傳統牌照額度均劃分給新能源汽車,總量也有限;新能源乘用車銷量貢獻有待二三級市場的啟動。
2、驅動力二:雙積分接棒補貼政策政策考核倒逼車企推進新能源發展
9月28日,《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正式發布。政策要求:對傳統能源乘用車年度生產量或者進口量達到3萬輛以上的企業,從2019年開始設定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2019、2020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10%、12%。
具體計算考核中,一方面CAFC積分計算中,新能源車由于有一定的折算系數,增大了積分計算的分母,降低了實際油耗值及油耗積分;另一方面NEV積分,就是新能源車產量與對應積分乘積。新能源車的生產可以同時在兩個積分計算中受益。
3、驅動力三:供給端車型改善與創新推動需求由限購城市向二三線城市拓展
車企加速新能源汽車產品布局,車型的豐富和性價比的提升有望推動新能源汽車在二三線城市的推廣。各車企在已有新能源汽車的基礎上,積極規劃新車型,新車型在續航里程、性價比等方面將不斷提升,供給端的變化是新能源汽車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
靜待供給端創新下市場的爆發,尋找熱銷車型是新能源乘用車領域重點需要關注的。如果企業均加大新能源車的供給,競爭就會加劇,在新能源細分市場的競爭也許會重復傳統車領域的競爭模式,企業的競爭力會是品牌、產品、價格、渠道等多因素的綜合,那么參考傳統車領域的競爭結果,最終原有品牌、渠道優勢的企業勝出的概率最大,強者恒強。
二、新能源客車產銷量分析
補貼調整影響銷售節奏,2017年行業銷量增速預計呈現下滑。2017年受補貼退坡和去年底提前購置的影響,新能源客車行業銷量大幅下滑。2017年1-7月新能源客車產量1.93萬輛,同比下滑54%,6月以來回暖趨勢明顯。明年隨著各地公交公司的剛性置換需求、新能源公交車運營補貼及用戶對新能源客車的認可度提高,2018年行業銷量有望企穩回升。
2017年新能源客車產量(單位:輛)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6年歷經騙補核查后,對2017年補貼政策作了重新調整,從單純按照長度來補貼,增加了系統能量密度、快充倍率、節油率水平等多項參數,標準更加嚴格。目前2018年補貼再次調整為大概率事件,預計相關技術指標進一步趨嚴、度電補貼和補貼上限進一步減少。政策趨嚴,扶優扶強的導向明顯,真正有競爭實力的企業才能持續發展,龍頭企業的價值更加凸顯。
2017年較2016年新能源客車補貼已經大幅度下調,技術考核指標也更加嚴格,2017年客車相關上市公司銷量和業績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是龍頭明顯適應能力更強。預計未來政策再次調整,行業去偽存真,龍頭的競爭優勢更加明顯,市占率穩步提升。
客車企業2017Q3業績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7Q3客車企業收入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7Q3客車企業歸母扣非凈利潤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新能源客車競爭情況分析
龍頭競爭力強,強者恒強,持續推薦宇通客車。1)短期仍受益新能源公交滲透率、公司市占率的持續提升;2)中期短途新能源公路客車以及物流車滲透率提升為公司發展提供持續動能;3)長期海外市場拓展、縱向產業鏈延伸為公司發展打開新的空間。
1、新能源公交車行業年增量預計在10萬輛左右,宇通的市占率預計從目前的25%持續提升到35%以上。新能源公交車年增量分為保有量的更新替換和城鎮化發展的新增量,目前全國公交車保有量約為60萬輛,按照更新周期6-8年來計算,預計年更新量為9萬輛;隨著城鎮化發展,公交車增速以5%左右穩步增長,年增量預計在3萬輛左右;按照目前置換與新增量中,新能源公交車占比80%左右的比例來計算(2016年公交車銷售11.65萬輛,其中新能源公交策劃為9.9萬輛),年新能源公交車增量預計在10萬輛左右。
2、短途公路客車新能源滲透率逐步提升,隨市場發展逐步開拓新能源物流車領域,宇通中期發展增加新動能。目前座位客車隨著高鐵的替代,大部分以短途載客運輸為主,2016年座位客車銷量14.61萬輛,其中新能源座位客車為1.76萬輛,目前滲透率為12%,隨著用戶對其經濟性認知的提升和車企的著力推動,未來新能源占比有望持續提升。
3)公司海外客車銷售穩步增長,單車售價和盈利高于國內;長期縱向產業鏈的整合都將為公司發展打開新的空間。
三、新能源物流車市場發展規模走勢
目前城市物流車規模尚未有權威統計,除廂式汽車外,部分微面、輕客、低端MPV產品也用于城市物流運輸。預計到2020年,國內物流車年產量將達330萬輛到370萬輛,其中城市物流車年產量達260萬輛到290萬輛。
物流車具有行駛路線相對固定、對續航里程要求不高、使用頻率較高等特點,與純電動物流車的特性較為匹配。同時,純電動物流車可以享受國家和地方補貼,并且在稅收減免、信貸支持、免費牌照、不限行限購等方面享受國家和地方扶持政策,使得純電動物流車相對于傳統物流車在全生命周期上的成本優勢體現得更為明顯。
受騙補事件影響,2016年新能源物流車銷量表現較弱,2017年以來,市場呈現逐步回暖態勢。
新能源專用車銷量情況(單位:輛、%)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物流車的用戶分為兩類:集團用戶和私人用戶。其中集團用戶占比高是主流。集團用戶主要指京東、超市、郵政等企業,他們市內物流是比較適合采用電動物流車的,他們運輸定點、定距。私人用戶主要是外來務工人員,承擔散貨運輸,占比已經很少。
市場迅速發展的預期路徑:路權開放-需求增加-產品研發加大-供給增加。物流車用戶注重運輸效率,尤其是集團用戶,購車經濟性相對不太關注,更關心運輸效率問題。路權的開放將大幅提高用戶的購置需求;此外,目前電動物流車的車輛設計不符合需求,現在電動物流車多是微客改裝過來的,載重、空間均不達需求,路權開放帶來的需求推動車企加大研發,供給增加,進而進行良心循環,推動市場發展。
目前,多個城市已經對新能源物流車的路權給予一定程度的便利,更多城市路權的開放將推動需求的爆發。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