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軌道交通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
2018/7/17 11:21:3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 行業基本概況1、 軌道交通定義及分類(1)軌道交通的定義軌道交通是指運營車輛需要在特定軌道上行駛的一類交通工具或運輸系統。最典型的軌道交通就是由傳統火車和標準鐵路組成的鐵路系統,隨著火車和鐵路技術的不斷創新發展,軌道交通越來越多元化(一) 行業基本概況
1、 軌道交通定義及分類
(1)軌道交通的定義
軌道交通是指運營車輛需要在特定軌道上行駛的一類交通工具或運輸系統。最典型的軌道交通就是由傳統火車和標準鐵路組成的鐵路系統,隨著火車和鐵路技術的不斷創新發展,軌道交通越來越多元化,逐漸出現地鐵、輕軌、有軌電車、磁懸浮軌道系統、單軌系統(跨座式軌道系統和懸掛式軌道系統)及自動旅客捷運系統等。
(2) 軌道交通的分類
根據服務范圍差異,軌道交通一般分成鐵路軌道交通、城際市域軌道交通和城市軌道交通三大類。 其中: 鐵路軌道交通分為普速鐵路、快速鐵路和高速鐵路,其建設和發展直接推動國民經濟發展, 是國家基礎設施重點投資領域;城際市域軌道交通介于鐵路軌道交通和城市軌道交通之間,主要用于解決城市與城市之間互連互通問題,對于優化城市格局,緩解城鎮密集地區的交通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城市軌道交通是指在城市中使用車輛在固定導軌上運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運的交通系統,一般包括地鐵、輕軌、有軌電車等,具有節能、省電、 運量大、全天候、無污染(或少污染) 、 安全等特點, 是城市公共交通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2、 軌道交通行業概況及發展趨勢
(1)全球軌道交通行業概況
伴隨全球經濟發展和工業復蘇, 軌道交通行業景氣周期正處于新一輪上升階段。在能源危機與環保壓力日益加大的今天,綠色軌道交通將成為世界首選的交通方式, 軌道交通行業將在全球開啟新周期快速發展篇章。
①全球鐵路行業概況
全球鐵路行業市場空間廣闊,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全球經濟體之間互連互通程度的加深,鐵路作為經濟環保的交通運輸模式會得到持續發展。鐵路行業 2018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1.48 萬億元。其中, 高速鐵路作為引領鐵路行業迅猛發展的軌道交通之一,其發展經歷了如下三次浪潮:
階段發展階段時間特點第一階段發展初期2 80 0 世紀 年代 60 年代至日本、法國 速鐵路近 3,、意大利、德國等國家相繼建成高 000 公里第二階段歐洲形成修建高速鐵路的熱潮20 世紀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中期修建高速鐵路的國家擴展到英國、西班牙、比利時、荷蘭、瑞典等國,這一時期建成高速鐵路約 1,500 公里第三階段第三次浪潮2 期至今 0 世紀 90 年代后正在修建和規劃修建高速鐵路的國家和地區達 20 多個,亞洲、美洲、澳洲等地掀起了世界范圍內建設高速鐵路的熱潮,多國政府制定了全國性的整體修建規劃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進入 21 世紀后,世界高速鐵路建設得到了快速發展,其中中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增長最快1。 中國高速鐵路雖然起步較晚,截至 2016 年底,全世界高速鐵路運營里程總計約 3.5 萬公里,其中中國大陸高速鐵路運營里程 2.2 萬公里,占全世界的 62.8%,位居第一,遠超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高速鐵路運營里程總和。西班牙、日本、法國、德國、意大利分列第二至第六位,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分別為 2,871 公里、 2,734 公里、 2,142 公里、 1,451公里、 963 公里。
全球高速鐵運營里程(萬公里)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②全球城市軌道交通行業概況
城市軌道交通具有運量大、效率高、能耗低、集約化、乘坐方便、安全舒適等諸多優點,是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實現城市空間布局調整及城市均衡發展的重要途徑。城市軌道交通自誕生至今已有 150 多年歷史,但國際上大規模修建城市軌道交通確始于 20 世紀 70 年代。目前, 世界上有 50 多個國家的 150 多座城市開通了地鐵,線路總長超過 1 萬 km3,紐約、倫敦、東京、巴黎等大城市已建成發達的地鐵設施:
A.紐約作為首屈一指的國際大都市,建設了放射狀的軌道交通線路網引導市中心曼哈頓地區的人口向外圍地區轉移,其地鐵全長 373km,是全球唯一晝夜24小時運營的地鐵。
B.倫敦作為全世界城市地鐵運輸的典范,長期以來將倡導公共交通作為交通管理的最主要內容,其核心為軌道交通。 1863 年投入運營的倫敦地鐵是世界上第一條地下鐵路,擁有 408km 的線路長度、 11 條線路和 275 座車站。
C.東京由于人口密度大,公路交通明顯不能滿足龐大客流需求,故其軌道交通出行比重高于 86%,高峰期超過 90%。東京軌道交通系統包括 JR 線、地鐵和私營鐵路, JR 線主要服務范圍為東京站 50km 半徑的都市圈;地鐵共 13 條運營路線,線路里程為 312km。
D.巴黎地鐵網包括 14 條主線(M1~M14)和 2 條支線(M3b、 M7b),但全長僅為 212.6km,大多數走向與塞納河垂直, 并盡可能服務于整個中心城區,在巴黎交通換乘樞紐中實現與其他軌道交通系統的互通直達。
單位:公里
類別紐約倫敦東京巴黎地鐵373408312217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由上表可知, 就地鐵規模而言,上述四大全球城市的保有的地鐵線路長度均不及上海已有地鐵的線路總長(567km) 。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與發展和我國高鐵行業發展特征基本相同, 屬于起步較晚、 發展較快。截止 2015 年底,我國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的城市共 26 座,運營線路共 116 條,線路總長約為 3,612km,其中地鐵約 2,658km、城市快軌約412km、輕軌約 239km、有軌電車約 161km、單軌和磁浮及 APM 線共約 142km4。目前,全球擁有城市軌道交通線路最多的地區分別為歐洲、亞洲和美洲。運營線路最長的國家分別為中國、美國、日本和德國,上述國家運營里程數合計占全球運營里程近 45%。發達國家的主要大城市如紐約、華盛頓、芝加哥、倫敦、巴黎、柏林、東京等已基本完成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建設,后起的新興國家和地區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正方興未艾,亞洲地區包括中國、印度、伊朗、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在內的多個國家均有多個城市在建或規劃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線路5。
(2)全球軌道交通行業發展趨勢
①高鐵擴建及升級已成為諸多國家大力發展區域經濟的必然選擇
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不再是單一經濟體的發展,而是追求資源整合、合作共贏,謀求區域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的共同協調發展。高速鐵路網的全面規劃和布局無疑將帶動高鐵經濟及沿線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高鐵擴建及升級工程正在悄然進行。 到 2020 年,日本高鐵里程將從目前的 4,000 公里增加到7,000 公里,歐盟高鐵里程將從 7,000 公里增加到 1.6 萬公里。美國也提出,要在25 年內建立一個覆蓋 80%美國人的高鐵網絡6。 我國作為全球高鐵運營里程最多的國家, 預計到 2020 年, 我國鐵路網規模目標達到 15 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 3 萬公里;到 2025 年,我國鐵路網規模目標達到 17.5 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 3.8 萬公里。高鐵擴建及升級已然成為各國大力推動本國經濟向區域性、全球化發展的重要動力。
②大力擴展城市軌道交通成為各國梳緩交通壓力、改善職住平衡重要途徑
眾所周知,各國超大城市、大城市等由于原有規劃城區面積有限,隨著經濟發展吸引大量外來人口涌入后,存在不同程度現有城市軌道交通網絡不能滿足人們交通出行需求的困境。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城市人口數量的激增以及城市公路交通的擁堵使得城市軌道交通日益得到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 面對日益突出的交通擁堵、出行耗時等民生問題,世界各國諸多超大城市、 大城市等紛紛正在通過或規劃借助大力發展城市軌道交通來緩解現有交通壓力、改善職住平衡,如東京都市圈(70km,約 1.35 萬 km2)構建了多種模式、層次清晰、分工更明確的軌道交通網絡;巴黎大地區注重沿軌道交通走廊設立新城來實現軸向的職住平衡,以此改善潮汐交通擁堵問題;紐約注重提高地鐵運力,使 90%的居民能在 45min內完成通勤。
③軌道交通路網的快速延伸必將帶動全球軌道交通裝備市場的快速發展
軌道交通是由軌道及在軌道上運行的車輛形成的一種運輸系統。各國大力發展鐵路軌道交通、 城際市域軌道交通和城市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擴展運營線路里程都將帶動其配套產業的快速發展。軌道交通裝備產業作為軌道交通行業發展的重要配套產業, 也必將實現產業快速升級和擴張。 目前,全球軌道交通裝備市場規模由 2006 年的 838 億美元已增長至 2012 年的 1,165 億美元,復合增長率達 5.7%, 2018 年全球軌道交通裝備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 1,400 億美元以上。
(3)我國軌道交通行業概況
①我國鐵路行業概況
2016 年全國鐵路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 8,015 億元;投產新線 3,281 公里、其中高速鐵路1,903 公里;新開工項目 46 個,新增投資規模 5,500 億元。截至 2016 年末,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 12.4 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 2.1 萬公里以上。這標志著我國鐵路投資連續 3 年達到 8,000 億元以上,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年度鐵路建設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實現了“十三五” 的良好開局。 2017 年全國鐵路投資額度將會保持在8,000 億元左右,與去年相當, 計劃投產新線 2,100km,安排擬新開工項目 35 個,前期儲備項目 30 個。
2012 年至 2016 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萬公里)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2 年至 2016 年全國高鐵營業里程(萬公里)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隨著我國“一帶一路” 戰略的深入貫徹實施,以及貿易全球化的深入發展,鐵路裝備企業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出口總額持續不斷增長。目前,我國鐵路裝備產品已經出口到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南非、阿根廷、東盟等國家和地區。2016 年我國企業境外的鐵路建設項目約為 350 個,累計簽訂合同額達 260 億美元。 2015 年,中國中車收到土耳其伊茲密爾市的中標通知,這是中國鐵路裝備業打開歐洲市場的進一步動作。 2016 年,中國中車獲得南非機車市場維保訂單、塞爾維亞機車訂單和捷克動車組訂單等10。
②我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概況
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是從北京地鐵開始的,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用 15 年走過了發達國家 100 年的發展歷程。 縱觀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歷程可發現如下特點:A.建設速度快。 2016 年全國城市軌道線網總規模已達 4,152.8 公里,創歷史新高, “十三五” 期間,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在建的城市將超過 80 個以上,在建線路達到 6,000 公里左右。 預計到 2020 年, 我國將有超過 50 個城市建設軌道交通, 未來十年,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平均年需求將超過 5,000 輛。B.制式多樣。雖然采用地鐵制式的城市較多,公里數占 75%以上,但輕軌、單軌、有軌電車、磁懸浮等其他制式也不同程度地根據需要存在,如長春擁有輕軌和有軌電車,重慶地鐵二號線采用的是單軌鐵路,廣州地鐵四號線采用的是直線電機系統。C.由單線向網絡發展。多個主要大城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已建成多條線路,并已形成基本框架。這標志著我國的城市軌道交通已形成網絡化趨勢。同時我國的城市軌道交通批建也已由原來一條線路單獨批建,轉變為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建設規劃的審批。D.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及機電設備等中的國產比例不斷上升,產業初步具有了一定規模。E.城市軌道交通從中心市區逐漸擴展到城市邊緣和衛星城。為了實現城市空間轉移和衛星城的建設要求,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大城市正在規劃或建設市郊線路或城際快速軌道交通。如今,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已進入急速、全面發展新時期。2016 年國內累計 30 個城市建成投運城市軌道交通線路 133 條,運營線路 4,153 公里,新增 18 條運營線路 535 公里。 2016 年,中國大陸地區城市軌道交通完成投資 3,847 億元,在建線路總長 5,636.5 公里。
2012 年至 2016 年城市軌道交通營業里程(公里)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6 年我國大陸地區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 4,153 公里,其中地鐵 3,169 公里,占比 76.3%;其他六種制式(包括輕軌、單軌、市域快軌、現代有軌電車、磁懸浮交通、 APM 等)共計 984 公里,占比 23.7%。 2016 年新增的 534.8 公里運營線路中,主要以地鐵為主,新增地鐵線路 510.7 公里,占比 95.5%。其他制式新增為單軌線路和有軌電車線路,共占 4.5%。
2016年城軌運營線路制式結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6年城軌新增運營線路制式結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由上圖對比分析可知,地鐵為我國目前城市軌道交通領域主流制式運輸工具且在新增運營線路和未來城市軌道交通市場中已基本占據絕對主導優勢。與此同時, 借勢全球軌道交通行業新一輪發展契機,面對國際廣闊的城市軌道交通市場, 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產業在國家各項利好政策推動下, 在穩固國內現有市場前提下,踐行國家“走出去” 發展戰略, 積極搶占國際市場。據 2016 年 3月 10 日芝加哥交通管理局發布消息稱,中國中車中標芝加哥 7,000 系地鐵車輛采購項目,該項目金額為 13.09 億美元,中標數量約 850 輛,該項目是目前為止中國向發達國家出口的最大一筆地鐵車輛訂單,也意味著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已向全球大步邁進。
(4)我國軌道交通行業發展趨勢
①強化軌道交通行業領先發展優勢, 加快“走出去” 步伐,提升國際競爭力
國家“十三五” 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推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輕量化、系列化、標準化、平臺化發展,加快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研制先進可靠的系列產品,完善相關技術標準體系,構建現代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創新體系,打造覆蓋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的全產業鏈布局。形成中國標準新型高速動車組、節能型永磁電機驅動高速列車、 30 噸軸重重載電力機車和車輛、大型養路機械等產品系列,推進時速 500 公里輪軌試驗列車、時速 600 公里磁懸浮系統等新型列車研發和產業化,構建完整產業鏈。加強產品質量檢驗檢測認證綜合能力建設。加快“走出去” 步伐,提升國際競爭力。與此同時,面向大城市復雜市域交通需求, 推動時速 120-160公里、與城市軌道交通無縫銜接的市域(郊)鐵路裝備,適應不同技術路線的跨座式單軌,自動導軌快捷運輸系統等研發與應用,構建時速 200 公里及以下中低速磁懸浮系統的設計、制造、試驗、檢測技術平臺,建立完善產品認證制度,建立新型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技術標準和規范,領跑國際技術標準。 伴隨全球軌道交通行業新一輪發展現狀,我國將繼續強化在國際軌道交通領域領先發展優勢,加快“走出去” 步伐,提升國際競爭力。
②高端裝備、新材料及智能制造產業將實現突破發展,引領中國制造新跨越
圍繞“中國制造 2025” 戰略實施, 順應我國制造業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國際化發展趨勢,加快突破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與核心部件,推進重大裝備與系統的工程應用和產業化,促進產業鏈協調發展,塑造中國制造新形象,帶動制造業水平全面提升,預計到 2020 年,我國高端裝備與新材料產業產值規模將超過 12萬億元。此外,國家著力提高智能制造核心裝備與部件的性能和質量,重點打造智能制造體系,強化基礎支撐,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開展集計算、通信與控制于一體的信息物理系統(CPS)頂層設計,探索構建貫穿生產制造全過程和產品全生命周期,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優化自決策、精準控制自執行等特征的智能制造系統,推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建設,提供重點行業整體解決方案,推進傳統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建設測試驗證平臺,完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未來,我國高端裝備、新材料及智能制造產業的突破式發展,將引領中國制造在國際舞臺實現新跨越。
③我國軌道交通行業市場容量大, 前景廣闊, 可實現跳躍式快速增長
目前,我國城市邊緣化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人口流通量急劇增加,交通擁堵現象日益嚴重,傳統的公共交通工具已經無法滿足城市人群日常需求,因此運量大、速度快、污染小的綠色交通已成為各大城市解決交通日益緊張問題的必由之路。 2016 年我國鐵路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 8,015 億元;投產新線 3,281 公里、其中高速鐵路 1,903 公里;新開工項目 46 個,新增投資規模 5,500 億元。截至 2016年末,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 12.4 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 2.1 萬公里以上; 2016 年國內累計 30 個城市建成投運城市軌道交通線路 133 條,運營線路 4,153 公里,新增 18 條運營線路 535 公里。 2016 年,中國大陸地區城市軌道交通完成投資 3,847億元,在建線路總長 5,636.5 公里。此外,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于 2016 年 5月印發的《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中明確指出: 2016-2018 年擬重點推進鐵路、公路、城軌等項目 303 項,涉及項目總投資約 4.7 萬億元,其中鐵路方面明確要完善國家高速鐵路網絡,提升中西部鐵路通達通暢水平,加快推進城市群城際鐵路建設,重點推進 86 個項目前期工作,新建改擴建線路約 2 萬公里,涉及投資約 2 萬億元;城市軌道交通方面要加強規劃建設管理,有序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逐步優化大城市軌道交通結構,重點推進 103 個項目前期工作,新建城市軌道交通 2,000 公里以上,涉及投資約 1.6 萬億元。伴隨鐵路軌道交通、城際市域軌道交通和城市軌道交通三線全開,我國已進入軌道交通全面提速時代,全國各地都在籌劃高鐵、地鐵、城際軌道等建設工作,將極大擴充軌道交通市場容量,帶動軌道交通行業及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實現跳躍式快速增長。
3、 軌道交通裝備行業概況及發展趨勢
(1) 全球軌道交通裝備行業概況及發展趨勢
①伴隨全球軌道交通行業技術創新更迭,全球軌道交通裝備市場呈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
當今社會,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資源緊缺、污染嚴重等問題突出,造成客貨運力不足、道路交通擁堵、排放及噪聲污染、公交便捷及安全等問題愈發被人們關注。因此,世界各國都將發展安全、高效、綠色、智能的新型軌道交通作為未來公共交通發展的主導方向,發展模式也由傳統模式向互聯互通、可持續、多模式運輸發展轉化。全球正出現以信息網絡、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創新浪潮,全球軌道交通裝備領域孕育新一輪全方位的變革。近幾年, 伴隨全球軌道交通行業技術創新更迭, 全球軌道交通裝備市場呈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2010 年全球市場容量為 1,310 億歐元, 2014年達 1,620 億歐元,預計到 2018 年市場容量將突破 1,900 億歐元,年復合增長率為 3.4%。
2010-2018年全球軌道交通裝備市場規模(億歐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②全球軌道交通裝備市場寡頭壟斷已形成,中國中車位居首位
在舉世矚目的“德國柏林軌道交通展(Innotrans2016) ” 上, 2015 年度世界軌道交通裝備企業的排名,這一排名以軌道交通裝備企業的新造機車車輛的銷售額為標準,中國中車以超過 220 億歐元的銷售收入居于首位,毫無懸念地位居全球軌道交通裝備行業冠軍,且 2015 年的銷售收入大于第二名加拿大龐巴迪、第三名法國阿爾斯通和第四名德國西門子的銷售收入總和14,全球軌道交通裝備市場以中國中車為首的寡頭壟斷已形成。 據中國中車 2016年年度報告可知,中國中車 2016 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約 2,297 億元,其中鐵路裝備和城軌與城市基礎設施合計約 1,340 億元,占比 58.35%; 2016 年度新增訂單 2,626億元(其中國際業務簽約額約為 81 億美元,同比增長 40%),期末在手訂單 1881億元。 中國中車有望繼續穩固全球軌道交通裝備領域世界第一的行業地位。
(2)我國軌道交通裝備行業概況及發展趨勢
①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已成為我國高端裝備制造領域核心競爭優勢之一,是推動我國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動力
我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經歷 60 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自主研發、配套完整、設備先進、規模經營的集研發、設計、制造、試驗和服務于一體的軌道交通裝備制造體系,包括電力機車、內燃機車、動車組、鐵道客車、鐵道貨車、城軌車輛、機車車輛關鍵部件、信號設備、牽引供電設備、軌道工程機械設備等 10 個專業制造系統,特別是近十年來在“高速” 、 “重載” 、 “便捷” 、 “環保” 技術路線推進下,高速動車組和大功率機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我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是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的典型代表,是我國高端裝備制造領域自主創新程度最高、國際創新競爭力最強、產業帶動效應最明顯的行業之一,已成為我國高端裝備制造領域在全球軌道交通裝備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優勢,是推動我國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動力。
②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雙重作用推動我國軌道交通裝備行業快速發展, 市場空間巨大
軌道交通裝備是我國高端裝備“走出去” 的重要代表。 2015 年國務院發布的《中國制造 2025》明確提出通過政府引導、整合資源,實施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智能制造、工業強基、綠色制造、高端裝備創新等五項重大工程,實現長期制約制造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突破,提升我國制造業的整體競爭力。《中國制造 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簡稱《技術路線圖》)對軌道交通裝備提出了目標要求,到 2020 年軌道交通裝備研發能力和主導產品達到全球先進水平,行業銷售產值超過 6,500 億元,境外業務比重超過 30%,服務業比重超過 15%,重點產品進入歐美發達國家市場;到 2025 年,我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形成完善的、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的創新體系,在主要領域推行智能制造模式,主要產品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境外業務占比達到 40%,服務業占比超過 20%,主導國際標準修訂, 建成全球領先的現代化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體系,占據全球產業鏈的高端。在國家利好政策引導和市場強勁需求拉動下,我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正進入高速成長期, 到 2020 年,軌道交通裝備行業銷售產值超過 6,500 億元的市場需求為軌道交通裝備產業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了廣闊前景。2020 年我國鐵路機車車輛及動車組制造業銷售收入超過 3,500 億元,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鏈市場需求保守估計將在萬億元左右。
2015-2020年我國鐵路機車車輛及動車組制造業銷售規模預測(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③高鐵動車組和城市軌道交通裝備產業作為我國軌道交通裝備領域重要支柱性產業,將伴隨“一帶一路” 戰略實施, 全面帶動整個產業鏈協同發展,提升全球影響力眾所周知,高鐵已成為我國外交名片之一,是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中軌道交通裝備的重要領航人。隨著我國政府強有力推動“一帶一路” 戰略實施,區域輻射中南亞、南亞、中亞、和西亞等國家,并延伸至東歐、北非,這些區域都對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有迫切需求。 按估算, “一帶一路” 沿線總人口約 44 億,約占全球總人口的 63%,其經濟總量約 21 萬億美元,占全球經濟總量的 29%17。“一帶一路” 作為我國國家戰略,對我國產能轉移、在國際產業分工中的升級和確立中國在世界的話語權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高鐵動車組和城市軌道交通裝備作為我國軌道交通裝備領域重要支柱性產業, 以其特有的綠色環保、大運量交通方式等特點,將成為“一帶一路” 的先鋒, 帶動上游鋼鐵、有色金屬、軌道基建施工、配套設備建設及中下游車輛裝備相關配件、城市運營、物流、客貨運輸等整個產業鏈全面協同發展,提升我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在全球的影響力。
4、軌道交通車輛空調行業概況及發展趨勢
(1)全球軌道交通車輛空調行業概況及發展趨勢
軌道交通車輛市場作為軌道交通裝備領域重要構成部分,伴隨軌道交通裝備市場的蓬勃發展也呈現逐年上漲態勢。據統計, 2015 年至 2020 年全球軌道交通車輛需求為 530 億至 610 億歐元,年復合增長率為 3.3%; 2021 年至 2025 年全球軌道交通車輛需求為 630 億至 730 億歐元,年復合增長率為 3.75%。
全球軌道交通車輛市場容量(億歐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基于上述全球軌道交通車輛市場容量的發展前景,公司的主營業務產品軌道交通空調、變頻控制器等產品作為軌道交通車輛裝備行業的重要配套組成部分,其產值也隨之增長。
(2)我國軌道交通車輛行業概況及發展趨勢
①我國鐵路車輛行業基本現狀
作為軌道交通裝備行業中重要組成部分,軌道交通車輛行業伴隨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的迅猛發展而實現突發猛進的增長。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鐵路網不斷擴大,車輛速度也不斷提高。 2003 年鐵道部提出的跨越式發展戰略及國家后繼陸續出臺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高速列車科技發展“十二五” 專項規劃》等政策規劃都極大地推動了我國鐵路建設的高速發展。2012 年我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 5,215億元,2016 年達到 8,015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 11.34%,年均投資總額達到 7,242.69億元。自 2014 年我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總額超過 8,000 億元以來,已連續三年保持 8,000 億元以上,預計 2017 年也將在 8,000 億元以上。
2012-2016年度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7 年 1-8 月底,我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 4,536.71 億元,其中 8 月份新增投資 731.80 億元,月均新增投資約 617.14 億元。
2017年1-8月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額(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對比分析, 2012 年至 2016 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可知, 2012 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 9.76 萬公里,截至 2016 年底已達 12.4 萬公里; 2012 年至 2016 年期間全國鐵路新增營業里程平均 0.62 萬公里/年。 其中, 2012 年至 2016 年期間我國高速鐵路新增營業里程平均 2,963.25 公里/年。
2012-2016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統計表(萬公里)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2-2016年全國高鐵營業里程統計表(公里)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主要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和軌道交通車輛投資。2011年至 2016年鐵路機車、鐵路客車、鐵路貨車、動車組、動車數量擁有量情況如下表所示:
2011-2016年我國鐵路機車、客車、火車數量統計表(萬輛)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2-2016年我國動車組和動車數量統計表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由上述圖表可知, 我國鐵路行業軌道交通車輛保有量中鐵路貨車存量最大,鐵路客車次之,鐵路機車和動車組保有量基本持平。從各種車輛近年來增長趨勢可清晰發現, 動車組和動車數量增幅較大,動車組從 2011 年的 652 組增長至 2016年的 2,586 組,年復合增長率達 31.73%;動車數量從 2011 年的 6,792 輛增長至 2016年的 20,688 輛,年復合增長率達 24.95%,是我國鐵路軌道交通領域重要的后備擴充力量。
2012 年至 2016 年我國動車組及動車車輛新增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有上述圖表可知,作為我國鐵路行業重要增長原動力,動車組及動車車輛年新增額呈現出逐年上漲趨勢。2012 年至 2016 年期間,平均每年新增動車組 386 組、新增動車 2,779 輛。如果剔除 2013 年前因外部環境影響導致的我國高鐵發展滯緩因素,考慮 2014 年至 2016 年正常發展情況后,平均每年新增動車組 527 組、新增動車 3,408 輛。為加快我國鐵路行業中長期健康快速發展,國務院于 2016 年發布《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16-2030) 》 明確提出:到 2020 年,鐵路網規模達到 15 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 3 萬公里,覆蓋 80%以上的大城市,為完成“十三五” 規劃任務、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提供有力支撐。到 2025 年,鐵路網規模達到 17.5 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鐵路 3.8 萬公里左右,網絡覆蓋進一步擴大,路網結構更加優化,骨干作用更加顯著,更好發揮鐵路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作用。展望到 2030 年,基本實現內外互聯互通、區際多路暢通、省會高鐵連通、地市快速通達、縣域基本覆蓋。 上述國策的量化目標極大地推動了我國鐵路建設突飛猛進的發展,有利拉動我國鐵路行業的投資力度。
②我國城市軌道交通車輛行業發展現狀
伴隨國家發展城市都市生活圈理念的推行, 為解決我國城市當前面臨的交通擁堵、流動性差、環境污染、 職住平衡等諸多問題,城市軌道交通以其綠色、環保、大容量、環保便捷等優勢得到廣泛認可。隨著大城市都市生活圈和二三線城市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深入,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將進入黃金發展期。2012 年至 2016 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已開通城市、運營里程及年度投資總額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截至 2016 年底,我國 2016 年相比 2012 年已開通城市軌道交通城市、運營里程及年度投資總額的增幅相近,相比 2012 年分別增長了 76.47%、 81.66%和100.99%。2016 年國內累計 30 個城市建成投運城軌交通線路 133 條,運營線路 4,153公里,新增 18 條運營線路 535 公里。 2016 年,中國大陸地區城軌交通完成投資3,847 億元,在建線路總長 5,636.5 公里。
2012 年至 2016 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新增營業里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由上圖可知, 2012 年至 2016 年期間,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年均新增運營里程453 公里, 2016 年相比以往年度呈現出較高增幅。進一步統計分析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累計規劃獲批城市、在建線路里程及可研批復投資累計額情況可知, 2016 年國內累計 30 個城市建成投運城軌交通線路,運營線路 4,153 公里,當期投資 3,847億元;截至 2016 年末,共有 58 個城市的城軌線網規劃獲批(含地方政府批復的14 個城市),在建線路約 5,637 公里,規劃線路總長達 7,305.30 公里,可研批復投資累計約 34,995 億元。我國城市軌道交通正處于在建、規劃線路規模進一步擴大、投資額持續增長、建設速度穩健提升的快速發展時期。具體情況如下圖所示:
2013-2016年我國城軌累計規劃獲批城市、在建線路里程及可研批復投資累計額統計表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眾所周知,城市軌道交通營運線路的快速擴張,軌道交通逐步成網運行必將帶動城市軌道交通車輛產業的迅猛發展。2016 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車輛保有量達到 23,791 輛,首次突破 2 萬輛,約為 2011 年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數量的 2.39 倍,年復合增長率達 19.06%; 2016 年新增城市軌道交通車輛3,850 輛,年度新增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首次突破 3,000 輛,約為 2011 年車輛數量的2.32 倍,年復合增長了達 18.32%。
2012-2016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車輛保有量、新增量統計表(輛)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行業競爭格局和市場化程度
中國中車位居全球軌道交通裝備企業新造機車車輛銷售額榜首,其 2015 年的銷售收入大于第二名加拿大龐巴迪、第三名法國阿爾斯通和第四名德國西門子的銷售收入總和。由上可知,全球軌道交通裝備市場以中國中車為首的寡頭壟斷競爭市場已形成。中國中車作為我國軌道交通空調的主要采購商,其對供應商具有嚴格的篩選機制, 在其進行招投標過程中,通常會指定 2-5 家優質供應商,以保證產品的安全性、 穩定性和一致性。因此軌道交通空調制造企業只有通過不斷提升核心技術、保證產品質量、提升售后服務、與客戶密切合作共同進步,才能在軌道交通裝備行業持續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實現健康持續發展,提升市場競爭力。
(三) 行業內主要企業情況
行業內主要企業情況
序 號公司名稱基本情況簡介技術水平1石家莊國祥運輸設備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3 年 7 月,注冊資本4552.6316 萬美元。經營范圍為設計、生產和維修采暖設備、運輸設備、電子儀器、制冷空調通風設備等軌道車輛專用設備及零配件,銷售自產產品。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業內強大的研發隊伍和先進而完備的試驗、檢驗設備,自主研發,自有知 識 產 權 , 已 通 過ISO/TS22163:2017 國際鐵路行業標準認證,并通過歐洲 EN15085 焊接體系認證、 CRCC 中鐵鐵路產品認證、ISO14000 環 境 管 理 體 系 認 證 、OHSAS18000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ISO3834 焊接管理體系認證和 ISO9001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廣州中車軌道交通空調裝備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4 年 9 月,注冊資本7000 萬元。經營范圍為制冷、空調設備制造; 工業設計服務;機電設備安裝服務;通用設備修理;專用設備修理;機械零部件加工;鐵路機車車輛配件制造;汽車零配件零售;摩托車零配件零售;建材、裝飾材料批發;五金零售;紡織品及針織品零售;百貨零售(食品零售除外);貨物進出口(專營專控商品除外);通用機械設備銷售;交通運輸咨詢服務;招、投標咨詢服務;場地租賃(不含倉儲);機械技術咨詢、交流服務。中國鐵路機車車輛空調的三個定點生產廠家之一,也是城市軌道車輛空調系統主要國產化配套廠家之一。已獲得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并通過 ISO/TS22163:2017 國際鐵路行業標準認證、 ISO9001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EN15085 焊接體系認證、CRCC 中鐵鐵路產品認證。3上海法維萊交通車輛設備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4 年 7 月,注冊資本1050 萬德國馬克。經營范圍為研究、設計、生產列車空調機組和其它車用設備;銷售自產產品并進行維修服務。在生產供鐵路干線、城市軌道交通使用的加熱設備、通風設備、空調設備和車門系統等產品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基于專業人才隊伍、高質量工程管理、有力技術支持,為客戶提供從設計到售后服務的一整套優良服務。4金鑫美萊克空調系統(無錫)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8 年 6 月,注冊資本428.6 萬歐元。經營范圍為長途鐵路車輛(高速列車、常規客車、機車)以及軌道交通車輛(地鐵和輕軌)的采暖通風空調設備及其零部件的生產,以及提供售后服務;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主要從事地鐵、輕軌等軌道車輛車載空調系統的設計和制造,向客戶提供高品質和超穩定的技術方案,在歐洲及中國市場有眾多成功的項目。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四)與上下游行業之間的關聯性
1、上游行業與本行業的關聯性分析
目前,軌道交通空調制造行業的上游行業是空調零部件行業和大宗金屬行業,包括電機、壓縮機等等。廠家眾多、上游市場競爭較為充分、產品性能不斷提升、價格差異逐漸縮小。本行業與上游產業的關系主要體現在:上游行業原材料大宗材料金屬,如銅、鋁的價格變動會引起本行業成本波動,帶動本行業銷售價格上漲或下降; 上游行業的產品質量的提升將有利于本行業產品及服務的推廣;上游行業的技術更新和產品升級將促進本行業的產品升級和應用范圍的擴大,有利于促進本行業的快速發展。
2、下游行業與本行業的關聯性分析
軌道交通裝備制造行業下游主要為軌道交通車輛行業,主要客戶包括國內各大整車廠。軌道交通行業中鐵路屬于國民經濟交通大動脈, 城市軌道交通屬于大中城市基礎性公共交通設施。當前,國內軌道交通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我國軌道交通行業在未來 5 至 10 年內仍將保持較快發展,進而拉動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市場需求穩步提升,為公司主營業務發展提供了廣闊市場空間。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